分享

独立设计 · 如鸡尾酒般丰富多元,这个90后设计师做了太多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正午文化 2020-07-17

这是一个用“浮生”征服世界的90后中式服装设计师

6月的沈阳,一个清凉的午后。与中式服装设计师张彦对面而坐,我们的话题自然是从服装开始。他的个人气质,成长经历,包括在设计理念上不断精进的过程,都像极了一杯原味的MOJITO,入口时有些淡,转而微苦,再来是甜,最后还有点涩,回味起来清清爽爽。以此来况味整个过程,很是贴切,尽管他本人未必会承认这一点。


最初的淡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年轻时尚的90后,是怎样与飘逸唯美又倾泻着古色古香的细致工作联系在一起的。

大多数的人知道张彦,是因为15年创办的【三寸盛京】。但事实上,从2013年开始,他就已经在做关于服装设计的事了。

喜欢上中式,是因为在15年前的一场出国比赛,当时的张彦还只是个设计师助理。团队找了很多设计师,都说不太喜欢做中式风格的衣服,最终这个机会给到了张彦。1个月30套衣服,没日没夜的工作,是一时冲劲,也是“因为心里一直都有这个东西”。用他的话说,“可能是因为年轻吧,精力充沛。”

从学习戏剧美术,做担任美术师、化妆师、网站编辑、助理主持人,张彦的每一步,其实都没有离开过服装设计。“因为一直在做,接触的多了,融入的元素就会多,就会进步。”

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一个恰到好处的机遇,再加上年轻的拼劲,才有了接下来的一切可能。

微苦

“我人生的关键词,是无畏,因为没什么值得害怕的。”

最初从事这个行业,张彦的母亲是反对的。能有份稳定的工作,才是作为普通工人的父母最希望看到的。

“安于现状、追求稳定的生活,在我看来就是在浪费人生。明明可以精彩的活着,然后消失都没有问题。”抱着这个想法,张彦最终还是选择走上了自己喜欢的这条道路。不是因为对自己有多大的自信,仅仅是因为那一成不变的生活的一种规避。“当然了,我还是希望自己能继续精彩个八九十年。能在年轻时从事自己热爱的事情,能一直坚持下去,苦一点也没关系。”

除了在学习过程中投入了很多成本,事情也没有想象的那样顺利。最初的很多想法,打版师傅都反馈无法完成。为了和打版师傅交流,张彦专门去学习了打版技术,尽管不够成熟,但至少足够让他更从容地完成自己的创意。



之所以选择中式,发自内心的喜欢当然是第一位的。然而,对文化的传承也责无旁贷。“从汉服开始,到旗装,中国人穿自己的传统服饰已经几千年了,而西装在中国也就70年左右的历史。再穿回自己的衣服,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将更多中式元素融入服装中,其实也是种乐趣,比如说建筑风格。“李玉刚的徒弟演出时穿的西装,上面就有很多中国元素,其中一个是刺绣的沈阳故宫的一角,这样上台大家就不会觉得穿的是古装,也能更充分地感受到中国风。”

相比有形的创意,张彦更喜欢那种无形的、可以体现内涵的部分。在他看来,意境要远胜过材质。“比如西藏的服装,可以用牦牛的毛,或用佛珠来表现民族特点,但纯白色一样能代表西藏。”

基于这一初衷,张彦的创意往往都是唯一的,每件衣服都量身定制,创意也各有不同。从他手中出品的每件作品,都可以用“独一无二”来形容。而这份满满的成就感,从他的语气中就能感觉得到。


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中式”这两个字意味着过去时态。苏绣、满绣之类的技艺,也很难吸引更多的目光。然而美好的东西从不缺乏欣赏者,中式更是有其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

“当然要赚钱,因为中式的服装好看。更主要的是看到好多中式太贵气了,我觉得真正的东方美学应该更为逍遥自在淡雅一点,东方美感和宫廷美学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说到赚钱,张彦也是一脸尴尬。因为酷爱收藏面料,尤其是那种昂贵的老旧面料,比如有上百年历史的那种,所以他把更多的收入都花在了这件事上。

有趣的是,一旦遇到自己喜欢的样式,他会选择留给自己,绝不售卖。“有一卷8米长的面料,大概两万多块钱吧,做出来的衣服我特别喜欢,最后就自己留下来了。这种感觉是难和外人说清楚的,但能够自得其乐,就行!”

回味

与其说是中式风格成就了张彦,倒不如说是张彦造就了一场全新的中式浪潮。

“设计中式服装,当然是为了让大家都能穿上,而不是买回去当工艺品供起来。衣服这种东西,只有穿在身上才叫传承,你看博物馆里展出了那么多的传统服饰,但是去看的人都穿着西装,这个不叫传承。”

传播中国文化,是张彦的兴趣所在,也是他当下正在进行的事业。

“真正的文化应该在更有历史底蕴的中国,每件衣服都有质感有寓意有内涵,每件衣服都有个故事。这才是我想表达的。因为是为了传播,自然就想表达给别人看才对。”

而国外媒体对于张彦的评价,也让他颇感尴尬。”这是一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虽然外国人未必能懂得这些中式服装背后的深刻内涵,但并不妨碍他们表达自己的喜爱程度。“他们觉得这种连脖子都包裹起来的中华立领很有中国特色,其实这东西很多国家都有,但中国的显然最为知名。”

更清爽一点

“像巴黎时装周、伦敦时装周,他们的走秀就是要穿翅膀,表达女性的浪漫什么的,这才是一种文化的展现,这才是时装周该做的事,也是服装设计的意义所在。”

按照张彦的说法,服装设计也是门哲学,只是呈现形式各种各样。在起名【三寸盛京】的时候,张彦也犹豫过这样会不会有些土气,因为很容易就被解读出是沈阳的作品。“你看巴黎世家、LONDON BOY、北京烤鸭、重庆小面什么的,也都是这么命名的,这样想来,也就释然了。”

比起个人的名气和收益而言,张彦更想达到的理想效果,是让人们注意到的是自己的设计,以及通过这些中国风服饰来实现的文化传播的目的。至于他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什么,或是失去了什么,真的没所谓。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恩泽   首席记者│高原

编辑│兰天琦  袁婉怡  穆逸龙  李小树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