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不是办法,理性才是解决之道 身为一名留学生,今年的返校之路走得可谓异常艰辛。我在疫情最严重时回国,可是当国内疫情出现转机时,我却离开了家乡。今年2月,我在重庆与家人过完春节后准备返校,但一条规定却打乱了所有的计划:2月1日起,澳大利亚对中国开启入境限制,多个学校都已延迟开学时间。 不止是我,国内在澳的很多留学生都瞬间炸开了锅,有抱怨计划被打乱的,有害怕耽误学习的,有不知如何才能返校的……所有留学生纷纷退票,每天抱着手机等政策。当时我只觉得迷茫、无奈甚至还有生气。2月中旬,微博上出现“曲线回澳”的话题,阅读量很快破百万。这个话题讨论的是在澳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如何通过辗转去中国周边的亚洲国家,比如泰国、马来西亚等,先在这些国家呆够14天,就可以躲过禁令,顺利完成入澳的目的。 我所在的赴澳留学生群里,也有同学通过去第三国自我隔离后,曲线回了澳洲,这让我觉得也看到了曙光。与家人商议后,我很快就计划走“中国-泰国-澳大利亚”这条周转路线,然而真正实行起来,依旧充满困难。 首先重庆直飞泰国的机票根本抢不到,连刷好几天抢票网站失败后,我放弃了。只能购买重庆到昆明的机票,再从昆明直飞泰国曼谷。这时候我考虑的都不是机票的价格和旅途的奔波了,而是一心想着别错过了开学时间。 通过昆明中转,在2月底的时候,我顺利抵达了泰国曼谷,然后在那里与十多个相约共同返澳的同学汇合。不了解情况的人,会以为我们去泰国是去度假的,每天沙滩、海边很潇洒。可实际上这段日子过得很苦逼。当时泰国也出现了感染病例,加上曼谷街头很少有人戴口罩,我每天都待在酒店里足不出户,顿顿都是靠点外卖维生。 在曼谷隔离的半个月是扳着手指头熬过来的,有些学校的同学已经开学,人家可以每天上网课,我这种学校还没开学的,其实心里很焦虑,担心去澳大利亚的航班被取消,也没心思玩,每天的压力就是很大。 好不容易捱过半个月,到了3月中旬,我终于顺利踏上澳大利亚的土地。曲线返澳的计划,包括机票和在曼谷酒店开销,总共花了24000多块。就在我成功抵澳两天后,被很多留学生视为最佳中转站的泰国宣布暂时取消包括中国在内的18个国家的落地签证资格,同时还取消了意大利等三个国家或地区的免签入境资格。看媒体报道,当时还有约有7.5万名中国留学生未能返回澳洲。 虽然成功返校,但糟心事也是一桩接着一桩。回到墨尔本后,我发现网上传的澳大利亚闹起了“纸荒”是真的。超市里卫生纸的货架上永远是空的,每天早上纸巾一上架,就会立刻被一抢而空,而且鸡蛋、面包这些东西也同样如此。后来我周围的同学也加入了抢纸的队伍,每天早上六点来到超市门口排队。我庆幸自己上学期买的纸还剩一些,不过等这些纸用完,我估计自己也得加入排队‘抢纸’的行列了。 最让我崩溃的是,返校的第七天学校忽然通知停课,改上网课。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都懵了,之前的奔波和多花的钱全白费了。留学生群里也炸了,有人决定立刻回中国,有的在第三方国家接受隔离的同学,也直接回去了。而我还在等学校通知,看今年的考试是通过网络还是需要到校,再决定是否返回中国,其实更多的人是和我一样,都很纠结,在考虑回不回国。 经济问题是影响我做决定的一个因素。我在澳大利亚租房子住,一个月房租折合人民币8000多块,澳洲不能临时退房,如果返回中国这边房子需要继续缴纳房租,每个月都要浪费一笔不小的花销。如果继续留在澳大利亚,又担心疫情持续恶化,作为留学生身体健康安全等状况得不到保障。 尽管还没做出最后的决定,但我已经在纠结中回归冷静,先看校方是否会对课程和考试做出新的安排吧。在那之前我会做好个人防护,好好保护自己。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恩泽 首席记者│乐水 编辑│穆逸龙 李小树 曹欣宇 李佳遥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