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人一生活 · 从17岁放弃高考到隐居终南山,是小龙女还是反叛少女?

 正午文化 2020-07-17

放弃摄影师工作,到山中寻找自然

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按照祥子的说法:“莫过于对自己心动的事情坐视不理。”在终南山里隐居了8年,许多报道都称她为现代终南山里的“小龙女”,但在我看来,她更像是一位为了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停反抗的反叛少女。

高考的时候,祥子的父母希望她读自己不喜欢的财会专业,但这毕竟关系到自己今后的人生方向。这个原本内向、凡事都由父母做主的女孩思索再三,决定反抗。她放弃了高考,这让她和父母的关系差到了极点。不读大学却对摄影感兴趣的17岁女孩,一个人跑去太原的影楼一条街柳巷,想找个摄影助理的工作。由于没有经验,她一次次遭到拒绝。好不容易有家影楼愿意收下她,但一个月只有500块钱的工资。


从太原到北京再到深圳,从一个打杂学习的助理到职业摄影师,祥子的生活终于稳定下来。但她发现,这个原本应该充满创造力的摄影工作,却变成了一条流水线,无论是拍摄方式还是画面呈现,都逐渐被影楼限制、固化了。就在原本对她放弃高考从事摄影工作很不满意的父母试着接受她的时候,祥子竟然向影楼提交了辞呈。

2010年,祥子回到北京,成了一名独立摄影师。当时的她没钱找工作室,就只能在路上摄影,走到哪儿,哪儿就变成她的工作室。32个省,56个城市,甚至更远到尼泊尔、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一路上的美好,都成为她摄像机里最珍贵的照片。


2013年9月,祥子陪好友来终南山清修。她们住在山脚下的一座小泥房里,紧挨着近百亩桃林。桃林里有一条小河缓缓流淌着,每天山间的风都会携带着些鸟鸣与青草气息吹过,阳光透过树影落在院子里。这简直就是她梦想中的院子,于是她决定留下来。

虽然现在看上去,这是一处世外桃源,然而在祥子刚住进来时却并非如此。废弃已久的院子只给她留下一堆废柴,更别提生活必须的水电了。蜡烛代替了电灯,喝的水也要每天步行半小时到村子里拎回来。没有煤气,连做饭都要回归原始的方式——生火。祥子说她清楚地记得来这里后吃的第一顿饭,就是配着野菜下的挂面。

总算是把家收拾得差不多了,却遇到了偷窃。祸不单行的是,两次严重的偷盗让祥子的家仅剩下进门处的一尊观音像。夸张吗?一点也不。被子、凳子、水壶、菜刀、案板、花露水……就连这些看上去根本不值钱的东西都被洗劫一空。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还要从头来过,所幸人没有出事。

“很多人向往山居生活,但很少有人能受住山居生活背后的考验。”祥子说遭到偷窃并不是什么大事,因为食物才是最大的问题。下山不易,买菜成了奢望。作为一名从来没种过地的城市女孩,她要一锄头一锄头的开垦荒地,从小河里打水时也总是弄湿鞋子。房子要重新砌,裂了缝的泥墙、破了的窗子都要自己修补。铺地板,砌灶台,原本年轻的女孩每天都被折腾得灰头土脸。但她说住在自己亲手搭建的家,每次走到自己的田,心中都能被收获的喜悦填满。

如今,祥子的母亲时不时会来这里住上一段时间,陪陪女儿,过一过山中的清静生活。但最初父母对此并不支持。这也再正常不过,毕竟城市里衣食无忧,一个女孩子却非要跑到这种没水没电的穷乡僻壤折磨自己,这一度让父母怀疑自己是不是生了个怪胎。

祥子说自己并不是隐士,也并非在修行,她只是个热爱大自然,想把自己的梦想照进现实的普通人。这里的一切让她感到十分安心。山里的生活,让原本恐高的她甚至走到了嘉午台顶的那条悬崖小路上。她养了一只猫,是秋天时在山里捡到的;她喜欢荷花,夏天会去荷塘逛逛;冬天大雪封山,她会用化了的雪水煮茶做饭。“与自然相处虽然辛苦,但心里轻松,与人相处看似简单,其实更难。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恩泽   首席记者│乐水

编辑│穆逸龙  李小树  曹欣宇  李佳遥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