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灵柱子 | 沫云

 深圳文学 2020-07-17

01

大凡建筑物都有柱子,小到凉亭,大至摩天大楼,柱子是建筑物的核心,是脊梁,是中心,是基本点。

建筑物有柱子,山也有柱子,山的柱子在哪里,在那临万刃而不折的在山崖峭壁。黄山那黄褐色的峭壁嶙峋的花岗岩石,訇訇然如擎天大柱,撑起了黄山的雄伟;昆仑山磅礴大气,在华夏的腹地绵亘万里,巍巍乎,气吞山河;泰山摩崖石刻,历经千年风雨剥蚀而不毁,那是泰山的柱子,也是中华民族的柱子,故历代帝王都以登顶泰山赋诗言志为终极之理想和愿望,尤以曹操《观沧海》为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山有柱子,天亦有柱子。“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此虽为中华民族古老神话,但它是先人对九州大地中国四级阶梯地形独特结构的浅显认识。中国的山脉基本上是东西走向,水也基本上是从西往东奔流,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云贵高原,到黄土高原再到华北华中华东平原,拾级而下,气势如虹。喜马拉雅山无疑是地球的柱子,有喜马拉雅山顶着,天不会塌下来,世界也不会垮下来。

02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的精神与意志实际上也就是人的精神支柱。世界上没有哪一根柱子能与人的精神柱子抗衡。泰山压顶不弯腰,那么雄伟的泰山也压不垮人,你说人的精神支柱有多坚强。建筑物除了有柱子,还有脊梁,人亦有脊梁,民族也有脊梁,万里长城是中国人的意志,也是中国人的脊梁,岁月悠悠,抵御外侮,万里长城永不倒。如今长城虽已成为古迹,但中国人的精神却隐藏其中永远不会垮塌。

人生百年,其实每走一步都不容易。人在顺境之时,一切都是那么顺风顺水,似乎好简单好容易,相当多的富二代,他们生活过得优裕潇洒,事实上他是躺在前辈辛苦为他栽下的树荫下乘凉,他很幸福,但是他的前辈非常辛苦,苦在他的前辈啊!

在我身边有不少的朋友,他们的人格,他们创业的意志和毅力让我肃然敬佩。为了事业百折不挠,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辈子,他们就这样坚守着,穷尽了毕生的精力和财力,为了什么,就是为了那份事业和理想。

03

每个人的理想都是不同的,有的为了社会,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公大道,大德大行,而有的为了爱情为了女人,有的是为了家庭为了孩子,还有的是为了争那口气和人的尊严,等等。也就是说这些大大小小不同的愿景化作了人的灵魂深处那根看不见的柱子和脊梁,是这根柱子和脊梁支撑他去实现他的人生理想。

柱子虽然坚强,但也有折断和松弛的时候。折断意味着失败,意味着终结,也意味着理想的坍塌。松弛是人的理想实现和即将实现的时候,柱子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形态。当红军历经千难万险到达陕北时,毛泽东写了一首《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那种喜悦心情溢于言表,想必那一晚上毛泽东和他的红军战士的精神支柱是放松的,他们在陕北的热炕上美美的睡了个好觉。

 (廖茂荣2016年元月16日晨初稿,2019年6月21日二稿)

作者简介

廖茂荣,笔名“沫云”,祖籍湖南郴州,深圳某金融企业的合伙人。文学爱好者,尤其爱好散文诗,对散文诗有独到的感悟。他认为,优美的散文诗,应该是生活中的一朵浪花,是夏日里拂面而过的凉风,是滋润心田的春风春雨,是点燃人性智慧的火苗。当静谧的夜晚,一颗流星从天边稍纵即逝的那一瞬间,他会惊喜激动,同时也会哀伤叹息。

‘’春天,我们插下茵茵小苗,秋天,我牵着你的手,去看看我们的果园……‘’这是他对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