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癌不色变 ! 协和专家支招:患癌后,你需要问清楚的10个问题

 桢爷 2020-07-17

罹患癌症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很难接受的事实。幸运的是,癌症相关医学科学知识的普及、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让癌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

因此,当初诊为肿瘤时不一定先要悲伤气馁,搞清楚癌症的所有情况才能做到知己知己,战胜癌症。下面,列举十项,当初步诊断为癌症时你需要搞清楚的事情。

1. 我还需要其他检查吗?

每种癌种都有自己的检验金标准,一般初筛为癌症基本是通过体检,其他疾病的诊治时偶然发现的,这时候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这个诊断能确诊吗?我还需要做其他检查吗?做其他检查需要做什么准备?

详细的询问,不要着急做手术,肿瘤也不是一天两天就会长大的。搞清楚,搞明确,才能针对性治疗。

2.我得的癌症是什么类型?发病率、治愈率、5年生存率如何?

你的初诊医生可能已经根据你的症状和临床检查结果为你提供了初步的癌症诊断。再次看诊,请务必与医生确认你所患癌症的确切分型,这样一方面可以检验初诊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发现是否还有其他诊断的可能。

诊断明确后,下一步就是了解癌症的“状态”。专家表示:“医学术语中,癌症的状态包括‘分期’和‘分型’。例如,肺癌腺癌3a期,这些一方面代表了患者所患癌种的细分分类,更代表了癌症的进展,能更全面的了解癌症的情况,是今后开始科学诊治的基础”。

了解完癌症的分期分型后,可以进一步询问该种癌症的发病率、5年生存率如何,通过这些讨论你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疾病的严重程度。

3.针对我的病情,标准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癌症治疗的方法包括手术,化疗,靶向药物,放射疗法或免疫疗法。临床诊疗指南会依据病情种类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可以和医生进行询问。由于肿瘤治疗特别专业,在和医生讨论前需要先去同样病种的患者群或者专业医学网站了解疾病相关基础信息,治疗方向,常用药物,疾病分型,预后等。了解这些信息后才能听懂医生的专业术语,进行方案讨论,不至于现场懵掉。

了解基础治疗方案后,还需要清楚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不同的,一般基础状况,体质、病史,生活习惯等千差万别,因此,即便同样诊断的患者,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各有差异,不存在标准化的治疗选择。你应该和主治医生医生进行讨论,并依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这样才是最适合患者的。

4.您为什么推荐这种治疗方式?基于哪些考虑?还有更好的方案吗?

“你为什么推荐这种治疗方案,我从这种治疗中将有哪些获益?”通过这个询问,你可以清楚医生对治疗效果的期望,他是为了缩小肿瘤,彻底治愈癌症还是为了延缓疾病进展。也可以了解你所患癌种的治疗方案都有哪些,各自的利弊是什么,医生主推什么方案,他的依据是什么。

此外,您还可以和医生进行探讨其他治疗方案的可能,肿瘤治疗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有新的治疗方法产生,通过与医生交流可以了解更多前沿治疗方法,最大可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同时,也可以询问,从哪些渠道能够得到这样的治疗,通过这些询问可以更加全面评估进行可以采用什么治疗方案。

5.治疗的危害和副作用是什么?

癌症治疗即便用最积极的方式依然可能带来不理想的结果。可以询问医生这种病情最好的预后是什么,最差的结果是什么,治疗可能产生哪些影响,行动能力,思维能力等,全面评估治疗结果,评价是否可以达到预期目标。

6.我需要申请二次诊疗建议吗?

卫生管理部门建议大病和重病患者在初次确诊时进行多学科会诊或申请更高级别的医院和专家二次会诊,确定大病的诊断、治疗方案准确无误。

癌症为重大疾病,诊疗方案会对机体产生重要影响,诊断和诊疗方案的失误将为患者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医疗水平不一,由于医疗技术以及治疗经验以及检查项目的假阳性等原因,一部分患者可能会造成误诊误治,使得治疗失当,患者有可能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延误生命。

因此,医学专家建议,患者在确诊为癌症后应该申请更高级别医院进行多学科会诊寻求治疗方案二次认证。通过倾听专业机构的建议,患者可以确定自己的最终病情,最适合哪种治疗。

7.我需要申请多学科会诊吗?

肿瘤为一个跨学科病种,需要多个科室参与讨论,才能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因此,患者确诊之初,邀请相关学科专家进行初始的方案制定尤其重要。通过相关学科专业人员的充分讨论确定最终方案,避免了患者分科室分别就医,不同专业医生之间意见不一,患者陷入决策困难的境地,在治疗倾向上考虑的也会更加全面,避免顾此失彼。

例如,甲状腺癌伴淋巴转移患者,如果首诊科室为外科,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手术,若首诊科室是肿瘤内科,医生可能会建议首先放疗,缩小病灶。不同的就诊顺序,和医生之间不一致的诊疗倾向,让患者无法清晰认识疾病。正确的做法是,在确诊之后不要着急做治疗,应该申请多学科会诊,若条件不允许可以多询问不同专科背景的医生,探讨治疗方法。

我这种癌种需要先放疗缩小病灶再手术吗?我现在是最佳的手术时机吗,我需要新辅助治疗吗?等等。多维度的讨论除了让病情更加明确,还为治疗提供了更多方向和可能,从而筛选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8.我需要住院吗?该领域最好的医院和专家是谁?

有的癌症需要住院治疗,有的癌症在日间门诊就可以解决。通过与医生探讨,你可以了解自己将在哪里获得治疗,治疗的最佳场所和医生是谁。同时可以了解一些住院的流程和难易程度,有些地区住院需要排队等待,有些地区则可以直接入院治疗,不同的癌种情况千差万别,提前了解可以充分准备。

9.什么时候开始治疗,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并非每种类型的癌症都需要立即开始治疗。对于那些增长缓慢,不影响日常生活或生存的癌症来说,持续按节奏复查可能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例如,甲状腺微小癌,医生可能会建议您定期复查检测癌灶的发展速度,医生将根据癌症引起的症状、预期的增长速度、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来决定是否立即治疗。通过积极监测,患者可能会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及其他检查,以确保癌症处于良好的控制之下。

10.我的癌症预后怎样?

每种癌症都有它的平均生存率,较常用的评估节点是5年生存率。通过这些概率的了解,你可以了解病情的预后,生存期等信息。同时,患者需要认识到,平均生存率或5年生存率只是评估特定癌种患者的方式,并不能代表特点患者的病情预后。现实情况是,临床上有些患者没有达到预估平均值,而有些患者的寿命比预估值更长,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情况。

抗癌是一个持久战,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治疗目标和治疗策略,早期充分的了解和准备是规范治疗的第一步。

专家介绍

谈癌不色变 ! 协和专家支招:患癌后,你需要问清楚的10个问题

徐仲煌,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 : 在国内首先开展了神经刺激器定位和超声定位外周神经阻滞及疼痛治疗技术,在疼痛治疗、内分泌肿瘤及复杂、危重、疑难病例麻醉及抢救等方面均具有丰富经验。

目前社会职务:

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疼痛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北京医学会疼痛学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北京肿瘤学会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常委

微循环学会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软组织疼痛学会副主委

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医疗服务治理研究中心专家委员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委、《中国疼痛医学杂志》通讯编委、《实用疼痛学杂志》编委、《临床误诊误治杂志》编委、《临床药物治疗杂志》编委、《中华医学百科全书》麻醉学卷编委、高等院校博士点基金评审专家等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