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贵心诚

 道藏研究 2020-07-17

    清明日,断肠时。

    很久没有来这个公众号写东西了,原因种种。排在前头的三个当是:

    1  我很早之前的一篇《三峡工程与传统思想的关系》一文在去年某一天突然点击量激增,然后就被和谐了,随后收到了网站的违规通知。作为一个学术个体户,我只想潜心研究《道藏》,尽量用通俗学术的方式,为被误解和被冤屈的道家和道教文化说句良心话、公道话,尽一个中国人的本份,无涉时事,也从不关心政治,文章被和谐实出意外。于是觉得有些研究内容过早披露出来不是好事,还是埋头自己的研究是安宁正道。此其一。

    2  尽心工作。迫于生计与股东的信托责任,必须花时间、用心思在企业运营上,不负股东信任,不负员工跟随,不负各方支持。对职业平台有敬畏心,这是职业经理人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此其二。

    3  涉商难免俗。而今处在一个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商时代,我个人也身在商海。但冥冥之中,总有一种力量阻止自己做一个精于世故的商人。我个人阅读的多是古籍,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普遍轻商,正统的文化是看不起商人、艺人的,特别是汉高祖刘邦颁布《贱商令》之后,商人从没有真正意义上抬起过头。而过去的几十年,却是中国商人和艺人从未有过的辉煌时代。一位富贾的胡说八道要比国宝哲学家的至理劝箴要广受欢迎;一位三流名星的花边新闻要比功勋伟人的过世还要受人关注;等等。不一而述。我相信天地之间有杆秤,人心也有,因为道在其中。于是我个人的那杆秤就偏向了被现实弱待的一方了。经常阅读古籍的人,对传统文化总有一些敬畏之心。哪怕是偶尔的应酬,也觉得自己俗不可耐,很难有清澈灵透的文字,无颜面对隔屏的同道中人。此其三。

    今日清明,天气空濛,公寓在高层,背山面海,哪个角度看都有一种沉重庄凝感,估计是心理作用吧。宇宙中,万物相通,人类亦然,女人尤其。

    近日读到白居易的《慈乌夜啼》,不觉泪下。母亲过世的二十多年来,我从不敢去阅读关于母亲的文章,因为没有心力和勇气去承受思念的痛楚。今摘取白居易该诗前半部分,以寄托念母哀思。

《慈乌夜啼》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我对妈妈就是典型的“未尽反哺心”,一点孝心都没尽过。如果给这世间的所有痛苦排名的话,“子欲养而亲不在”的苦,当属第一。“夜夜夜半啼”是什么感觉,非亲历者不能知。此间痛,不多言。

    以下是刚才随手胡诌的两段文字,记录了当下的心情,也一并附上,算是向关注这个公众号的同修汇报近况。以示诚意。为避免过度的伤感,临时以古体行文。

          《清明》 

清明起薄雾,家家祭亲冢

和风抚柳绿,细雨点花红。

承蒙先人照,祭祀贵心诚

谁家龙脉好,高人埋姓名

袅袅香火起,偶有断肠声

至爱匆匆去,何处追亡灵。

人生何其短,转眼白鬓生

争名逐利事,何日得消停。

冷冷七弦琴,不得知已逢

寂寂无为人,如如不动情。

绝世而独立,云中念黄庭

万千心事在,怅然叹隔屏。

               2018.4.5

《修行   寡言》  

口开真气散,舌动是非生;

应物只随心,万相在其中

林林总总事,归真道不更;

一切唯心造,心静玄自明。

物外长年客,红尘不了情;

道弦拨动时,心相两俱空

                           2018.4.5

            杨子  2018.4.5  于厦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