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医学三字经》(七)

 神武门 2020-07-17

清·陈修园原著

武建国解读


8攻邪派的代表人物张子和

【原文】

若子和 主攻破

张子和(戴人)书中所主多大黄、芒硝、牵牛、芫花、大戟、甘遂之类意在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

病中良 勿太过

子和之法实症自不可废然亦宜中病而即止若太过则元气随邪气而俱散挽无及矣。

解读

若子和 主攻破

又象金代的张子和治病主张用攻下的方法。攻下的药物性能都是比较猛烈的但他用得很精准和适当。

张子和名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生于公元1156年去世于公元1228年 家乡是睢州考城县郜城乡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民权县王庄寨乡吴屯村。张从正是金元四大家里的攻邪派创始人他主张病由邪生攻邪已病”,治病特点就是擅长使用汗、吐、下的方法攻伐病邪。张从正的学术思想与刘完素有密切关系他虽然没有得到刘完素的亲自指点但是却十分尊崇刘完素的学术思想对他的著作都有研究可说是以书为师。张从正应该算得上是刘完素的私淑弟子

什么是私淑呢私淑的含义是指没有得到某个大师的亲自传授但是自己又敬仰人家的学问并把他尊敬为自己的老师并接受他的学术知识这种学习的方式称之为私淑。在古代医学教育当中私淑这个词经常被提到。一些读书人十年寒窗但是总也上不去怎么办学医吧于是就把各位大家的医学著作拿来钻研通过自学来掌握医学知识。读谁的医书掌握了谁的理论那就等于私淑 给了谁。 比如张子和私淑刘河间、张景岳私淑李东垣。

所以说张从正私淑刘完素的学术观点成为了一代大家。他对于汗、吐、下三法的运用有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扩充了三法的运用范围形成了以攻邪治病的独特风格为祖国医学的病机理论和治疗方法做出贡献。

张从正治病从来不拘一格他的传奇故事很多。有一位贵妇人由于思虑过度失眠两年很多医生质量都不见好后来请到了张从正来把。张从正通过病人左右两手均为缓脉病位在脾脾主思这个病思虑过度引起。于是张从正就和这个贵妇人的丈夫做了一个局运用心理疗法来治这个病。贵妇人的丈夫原本花钱缩手缩脚突然豪爽了起来花钱如流水顿顿山珍海味夜夜秦楼楚馆妇人心疼家里钱财恨丈夫沉湎于花天酒地心情越来越焦急随后出了一身大汗。到了晚上以后这个贵妇人觉得身体竟然睡着了。过了八九这个贵妇人不仅夜夜安眠而且食欲也渐渐恢复自然她的病也就痊愈了

张从正一生写了十余种医来他的学生们把他著作的精华编辑为一部著作取名为《儒门事亲》。意思就是说读书人必须要事理服侍孝敬自己亲人的人就应当懂得医道。

《儒门事亲》一书共十五卷详细介绍了汗、吐、下三法的学术观点记载了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并附有。张从正在前人理论与临床的启示下为纠正时弊提出一整套攻邪祛病的理论并为中医的治疗学充实了很多丰富的内容成为独具风格的一代名医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至今仍值得后来的学者们去认真学习与深入研究。

病中良 勿太过

张从正在具体医学实践中能够注意疾病的情况用药能够恰到好处中病即止不过量。

    张从正对汗、吐、下三法的运用十分纯熟。只要邪气存于肌表尚未深入便可应用汗法。汗法包括灸、蒸、熏、渫、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按摩等等。在具体应用方面张从正注重从地区、季节、体质、感受邪气、禀性、脉象等方面之不同以鉴别辛凉与辛温的不同适应证。在使用汗法时强调汗出之时要周身出遍要渐渐汗出且不宜过多这是十分重要的原则。

对于吐法张从正认为凡风痰、宿食、酒积等在胸膈以上的大实大满证均可应用。如伤寒或杂病中的头痛痰饮所造成的胸胁刺痛、失语、牙关紧闭、神志不清、眩晕恶心等由于病邪在上均可用吐法。一般情况下凡吐至昏眩可饮用冰水可解没有冰水服用凉水亦可。此外有一些不适应使用吐法的患者如性情刚暴、好怒喜淫、信心不坚、病势临危、老弱气衰、亡阳血虚、自吐不止诸种血证等均在禁用吐法之例。

对于下法不仅局限于通泻大便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下行的方法都属于下法。也就是凡是能够通达气血祛除邪气使之从下而行的多种治疗方法都可以称作下法。张从正列举了三十味常用攻下之药如大戟、牵牛、芫花、巴豆、甘遂等峻烈攻下之品均在其列而且对一些毒性药物的应用提出应当慎重既强调其治疗作用又注意其弊端与副作用可见其应用是十分娴熟的。

张从正能够秉承黄帝内经》及张仲景学说私淑刘河间 立了病由邪生攻邪已病 的攻邪学说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发病学理论为后世温病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9、金元四大家对中华医学的贡献

【原文】

    四大家 声名噪

    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张氏医通》之考核不误。

必读书 错名号

李士材《医宗必读》四大家论以张为张仲景误也。仲景为医中之圣三子岂可与之并论。

解读

四大家 声名噪 必读书 错名号

后人称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使他们的声名远播并对中国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在李中梓所著写的《医宗必读》一书中却地把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称为金元四大家。张仲景是医圣”,而且是东汉末年的人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怎么能够与他相提并论呢可见《医宗必读》犯的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李东垣的脾胃说和朱震亨的养阴说形成了中国古代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最早把他们四个人相提并论的是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宋濂。宋濂一生精通经史子集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乎她为太史公、宋龙门说出来的话自然有很高的权威性。宋濂负责编修《元史》对于他们这四个人在医学上的成就非常赞赏。他在为朱震亨的《格致余论》题辞时说了这么一番话他说金以善医名凡三家曰刘宋真刘完素、曰张子和张从正、李明之李杲),虽其人年之有先后术之有救补至于推阴阳五行升降生成之理皆以《黄帝内经》为宗而莫之异也。意思是说金代擅长医学并有一定名望的大家一共有三位分别是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虽然他们出生的年份时间有先有后他们治疗疾病的方法有补有救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运用阴阳五行升降生成的原理方面都是以《黄帝内经》为宗旨在这一点上他们是没有不同的。接着宋濂又说元代朱震亨的著作《格致余论》有功于生民者甚大宜与三家所著并传于世。意思是朱震亨的《格致余论》对于老百姓以后的生命健康是有很大功劳的朱震亨的著作可以与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的著作一并流传给后人。自此而后历史上才有了金元四大家的称号。

金元时期由于历史和当时社会环境的种种影响在医学学术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而产生了至今仍对中医学影响甚大的众所周知的金元四大家。他们这四位大家都能够各树一帜而闻名于世在金元时期创立了偏攻、偏补自家为法的新理论他们以各自提出的不同观点和理论突破了魏晋以后在医疗过程中墨守成规的保守风气丰富了祖国医学宝藏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尤其是金元四大家的学术观点及其理论依据几乎都没有离开《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的理论体系但他们又不拘泥于古方”,勇于开拓创新演变成各种派别自成体系。他们都能够不约而同的在前人的理论经验上大胆的提出假设和新的理论都能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金元四大家的出现使宋金元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中医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标志着中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金元四大家不仅对我国医学界做出了贡献而且对世界医学也产生了影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