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山王莫愁湖泛舟图》原载《民报·天讨》(1907年4月25日)。 《民报》出版于日本东京,系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天讨》为其临时增刊,32开单行本,随报发行。 画跋:“徐中山功成以后,汎舟莫愁湖。盖有留侯辟谷、鄂公导气之意。太炎。” 太炎(1869 ~ 1936):姓章,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曼殊重要友人之一。早年因参加维新运动,曾被通缉。旋又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序邹容《革命军》,宣传革命,言论激烈,影响极大,被捕入狱;与蔡元培发起成立光复会。出狱后,被孙中山迎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民报》。辛亥革命成功,回国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总统府枢密顾问。因参加讨伐袁世凯,为袁禁锢,袁死后方获释。参加护法军政府,任秘书长。晚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在苏州以讲学为业。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都有所贡献。著作有:《章氏丛书》、《章氏丛书续编》、《章氏丛书三编》。 徐达(1332 ~ 1385):明代凤阳临淮(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字天德,随朱元璋起义,渐次成为明军的总司令,战功多多,死后追封中山王。徐初务农,起义后,渡长江、下集庆(今南京),皆为军锋;鄱阳湖大战,身先士卒,败陈友谅前锋;破平江(今苏州),擒张士诚;与副总司令常遇春,率步骑25万北伐,克元大都(今北京),为开国第一功臣。在军,令不二出,尤严戢部伍。所平大都二,省会三,郡邑数百,闾井宴然,民不苦兵。 徐达看到朱元璋得天下后,不断杀戮功臣。为求自保,曾力求远离政治,卒得善终。泛舟南京莫愁湖,处身世外,乃其中之一端。汉代开国功臣、留侯张良,功成,转好黄老,学神仙辟谷之术,在汉高祖大杀功臣时,得以自全。唐代名将、鄂公尉迟敬德,“末年笃信仙方,飞炼金石,服食云母粉,穿筑池台,崇饰罗绮,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与外人交通,凡16年。年74,亦得善终。章太炎画跋,引此二人,比诸徐达。 在辛亥革命以前,曼殊膺服“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纲领,与满清斗争,很自然地对推翻蒙元统治、创建大明天下的汉族军事统帅徐达怀有敬佩之情;而他的向往山水、回归自然、渴望身心自由的本性,又引发着他的世外情。这幅画,即在这二者的结合点上,显示了曼殊的独特人格。此画追忆在革命中有大功的历史人物,意在激励士气;而雄健的笔墨,则恰可以表达此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 ![]() (原载李蔚《曼殊妙跡百帧》54-55页,北京远东联合国际拍卖公司2018年10月出品,非卖品) |
|
来自: 昵称16627923 > 《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