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国平:免于贫困,然后享受人生

 山间溪流阅览室 2020-07-17

现代社会有个怪现象:一面鼓励人们点燃生命,不断努力,拼命创造财富,享受不一般的生活;一面又讽刺拜金主义,提倡亲近自然,舍弃不必要的物质享受,提倡节俭。

很多人在努力和享受之间来回犹豫、徘徊;有人认为年轻的时候有资本、有精力,就应该诶最想要的东西拼命,老了再享受也不迟;有人认为享受这种事是属于有钱人的,天天为房贷、车贷发愁的人没资格谈享受。

其实都有一些道理。

周国平:免于贫困,然后享受人生

有句话说:不努力,你来人间当卧底吗?大千世界,万丈风景,没有努力地去翻一座山,追一个梦,没有享受过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豪情,便以为这就是全部的人生了,难免有些可惜。

但是为了过分的物质享受和权力巅峰而牺牲掉家庭、健康、爱好、艺术等这些家庭活动和精神追求,最后又后悔莫及;当生命走向终结,所有物质和权利都无法占有,而精神和情感有如此空虚,好像又是浪费了自此一次的人生。

周国平:免于贫困,然后享受人生

周国平先生曾经说过:

生命的本质是享受。

一个人拥有生命,来到美丽的人间,不为前世,不求来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享受生命,用一双慧眼看曼妙的风景,用一颗善心感受悲喜的人间。

就如苏子泛舟于赤壁之上,写下千古名篇《赤壁赋》: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吾与子之所共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天地万千变化,除了变化本身,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财富和名声都是身外之物,只有自然艺术、思想才是无穷的宝藏,值得我们好好地去享受。

周国平:免于贫困,然后享受人生

但是也有很多人说,当一个人的温饱都无法解决的时候,哪有条件去享受,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感受艺术,思考人生。

近日在微博上看到一网友的感叹,说自己和老公有2个孩子,大宝5岁,二宝2岁。老公一个月6000元的工资,要还房贷2500;公婆农村人没什么收入,基本能自给自足;自己的父亲生了病,每个月要给父亲1000块看病吃药。

为了剩下保姆钱,自己一直没有上班,在家带两个孩子,二宝还在吃奶粉,每个月除去必要开支,几乎月月光;自己也很久没有买过新衣服了,更别提像别的女人一样护肤、美容了;每次想到自己家的情况,晚上都默默流泪。

周国平:免于贫困,然后享受人生

这位网友的生活状态让人感叹,这可能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生活状态,所以享受人生的确是有条件的,或者说是有门槛的,就是首先要摆脱贫困。

周国平先生在《只有一个人生》中说到:

人们不妨赞美清贫,却不可讴歌贫困。人生的种种享受是需要好的心境的,而贫困会剥夺好的心境,足以扼杀生命的大部分乐趣。

金钱的好处便是使人免于贫困。

所以贫困使人无法享受人生。清贫是一种选择,是在基本的物质满足的情况下,对身外之物有所选择的享受,而更多的关注精神、艺术和心灵的一种生活方式。

而贫困却是一种生存状态,一种挣扎在活下去的状态;一个连活着都已经用尽全力的人,是没办法享受人生的,因为他所有的精神、力量和感官都要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才可能有创造和感受。

周国平:免于贫困,然后享受人生

所以盲目地谈享受是不对的,但是过分的突出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也是不对的;这其中应该有一条明显的界限。

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叫“边际效用递减”,就是指某一方面的东西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一个限度,给人带来的感受就会递减。

比如,对于孩子来说,一天吃一颗糖无法满足他的幸福感,开始的时候,吃得越多,他会越幸福;但是超过某个限度以后,再多的糖,都无法增加他的幸福感了,甚至后适得其反,造成负担。

周国平:免于贫困,然后享受人生

财富也是一样,并不是越有钱越幸福,超过一个限度的时候,钱给一个人的幸福感就会递减;就像很多大的企业家,一天赚10万和一天赚15万,产生的幸福感是没有多少差别的;后来促使他们不断进步的,已经不是对金钱的欲望,已经是理性或者责任等精神层面的追求了。

所以,物质的温饱应该是享受的基本条件,没有基本的物质条件是谈不上享受的,既不可能有物质享受,也很难创造精神享受。

周国平:免于贫困,然后享受人生

因为人们首先对身体的痛苦是缺乏忍耐的,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是顾不上欣赏饭店里的非凡的装修和墙壁上高雅的艺术画的。

但是当物质得以满足的时候,也不要忽略了真正值得用一生去追求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因为这些东西是用金钱无法买到的,也是岁月无法磨灭的。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