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致仁兄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0-07-17

致仁兄

玉树芝兰能有香,皆凭雨露借天阳。

唯因共语明邪正,方使同知识热凉。

俗骨若非遇宏渺,朴心安得远荒茫。

时光虽已多年去,怎忘尊兄御史床?

【注释】读元黄溍《夏日漫书》诗,步韵而咏别事。原诗云:“枕上初残柏子香,鸟声帘外已斜阳。碧山过雨晴逾好,绿树无风晚自凉。芳岁背人成荏苒,好诗和梦落苍茫。羊求何不来三径,门掩残书满石床。”记于2020年7月17日。

“玉树芝兰”,玉树,用玉做的树,芝兰,香草,比喻有出息的子弟,见《晋书·谢安传》:“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宋楼钥《攻媿集·王侍御寿诗》:“佳儿恂恂授衣钵,玉树芝兰俱秀发。”

“天阳”,天之阳气,见《礼记·郊特牲》:“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也。是故丧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也。”指太阳,见《法苑珠林》卷七:“日为天阳,火为地阳,地阳上昇,天阳下降。”唐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诗:“天阳熙四海,注视首不頷。”

“共语”,一起交谈,见宋太宗《缘识》诗:“浅情之人莫共语,引尔回邪非处所。”宋曾觌《蝶恋花·翠箔垂云香喷雾》:“翠箔垂云香喷雾。年少疏狂,载酒寻芳路。多少惜花春意绪。劝人金盏歌金缕。桃李飘零风景暮。只有闲愁,不逐流年去。旧事而今谁共语。画楼空指行云处。”宋陆游《共语》诗:“乔岳成尘巨海枯,欲求共语一人无。黄金已作飞烟去,痴汉终身守药罏。”《三国演义·第八回》:“我知汝心久矣!只恨不能共语。”

“同知”,共知,见《庄子·知北游》:“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指见解相同,如汉王充《论衡·死伪》:“与世俗同知,则死人之实未可定也。”

“热凉”,即“凉热”,寒暑,冷暖,见清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词:“记否轻紈小扇,又几番凉热?”毛泽东《念奴娇·昆仑》词:“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俗骨”,尘世中人的资质或禀赋,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中》:“讽尝言於道者,吁曰:‘君固俗骨,遇此不能羽化,命也。’”宋苏轼《辨道歌》:“肠中澄结无餘柤,俗骨变换颜如葩。”清黄景仁《洞庭行赠别王大归包山》:“吾儕俗骨不能到,但看长风巨浪心忡忡。”借指尘世中人,见宋梅尧臣《桃花源》诗:“俗骨思归一相送,慎勿与世言云霞。”

“若非”,如果不是,见唐李白《清平调词》之一:“若非羣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明刘基《御制平西蜀文》:“若非圣君,安敢受此美称善扬者也。”《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有诗:“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魁奇伟丈夫。”

“宏渺”,谓胸怀博大,见梁启超《欧洲地理大势论》:“斯拉夫民族居欧洲之东北部,而俄罗斯人实其代表也。其所宅者,茫漠无涘之平原也。故其性质,沉毅而深远,宏渺而不可测。”

“朴心”,淳朴的心,见《韩非子·解老》:“然则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者也。”

“荒茫”,犹渺茫,旷远迷茫,见南朝梁沈约《郊居赋》:“披东郊之寥廓,入蓬藋之荒茫。”《新唐书·陈夷行李绅等传赞》:“其言荒茫漫靡,夷幻变现。”宋苏轼《渚宫》诗:“渚宫寂寞依古郢,楚地荒茫非故基。”

“尊兄”,对同辈年长者或己兄的敬称,见《三国志·蜀志·马良传》:“与亮(诸葛亮)书曰:‘闻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见矣。’”裴松之注:“良盖与亮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亮年长,良故呼亮为尊兄耳。”《北史·齐琅邪王俨传》:“儼器服翫饰皆与后主同,所须悉官给。於南宫尝见新冰緑李,还,怒曰:‘尊兄已有,我何意无?’”

“御史床”,相传汉末虞翻为孙策所重,设此床以表贤。昇明三年,萧子良为会稽太守,郡阁下犹见此床。其地遂成名胜。《艺文类聚》卷二六引南朝梁元帝《玄览赋》:“御史之牀犹在,督护之门不脩。”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八·越州》:“御史床在州东南四里,虞翻为长沙桓王(孙策)所待,设此床以表贤。翻仕汉至御史。”后因用作礼贤之典,如唐韩翃《送刘侍御赴陕州》诗:“明日怀贤处,依依御史牀。”清钱谦益《奉赠会稽倪太公四十韵》:“膝前御史床犹在,宅畔尚书坞正深。”

这首诗的意思是:玉树芝兰之所以能够存有芳香,都是因为凭借雨露借助天阳。只因为我们有共同的见地深明邪与正,才使我们可以用同一种智慧去识别暖与凉。我这个俗人之骨如果不是遇到了您的博大胸怀,自己的朴实之心哪里能够远离荒土茫茫。时光虽然在多年中已经逝去,却怎么会忘得了尊兄为我设置的御史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