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往往可以用于判断股票市场未来走势,衡量经济的基本变量如GDP的变化则是一个很重要的判断指标,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稳定的增长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经济增长率是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它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总产出的增长情况,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标。一般而言,经济增长率越高,股票市场上涨速率越快,反之则亦然。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股票市场的总价格水平与经济增长率相符,并领先于经济增长率的变动而变动。 一般而言,股价与GDP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即GDP增长较快,股市会向好;反之,GDP回落,股市会回落。但股市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在比较大的时间区域下才成立的,在短期内这种关系可能不成立的。不能够机械地理解股市与GDP之间的关系,会导致荒谬的结果。比如,2001~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非常好,但股市是熊市;同样,2005~2007年,宏观经济并没有出现很大的变化,但股市却涨了5倍。 可见我国股市的短期(甚至是中期)波动其实都不能用经济基本面来解释,现在的下跌是对前两年过度上涨的修正而已,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股市行情常常是经济周期的先行指标。因为股票价格变动是众多投资者买卖行为的结果,而投资者的买卖行为尽管带有随机性,但更多的是包含着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因此,具有领先作用。经济周期对股票市场走势的影响可以从经济周期四个阶段与股票市场的运行轨迹关系来分析(见图4-1)。图中表明经济周期具有萧条、复苏、繁荣、衰退四个阶段。下面我们要了解每个阶段股票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萧条阶段:指经济活动低于正常水平的阶段。此时,信用收缩,消费萎缩,投资生产减少,效益滑坡,失业严重,收入相应减少,悲观情绪笼罩着整个经济领域。市场人气极度低迷,成交量萎缩,股价指数不断创出新低。在萧条的尾期,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出台放松银根和其他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由于对经济复苏的预期,一些有远见的投资者开始吸纳股票,股价开始缓缓回升。 复苏阶段:该阶段是萧条和繁荣的过渡阶段。各项经济指标显示,经济已开始回升,公司的经营状况转好、盈利水平开始提高,从而推动股价上扬。股市转好使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增强,更多的居民投资股市,形成股价上扬和经济复苏的良性循环。 繁荣阶段:该阶段,信用扩张,消费旺盛,乐观情绪笼罩着整个经济领域。在股市中,由于投资者信心十足,成交量剧增,股价指数迭创新高。在经济繁荣达到过热时,政府为调控经济会提高利率,实行紧缩银根的政策,公司业绩会因成本上升、收入减少而下降,股价上升动力衰竭。此时股价所形成的头部往往成为牛市与熊市的转折点。 衰退阶段:该阶段GDP增速开始下降,股价由繁荣末期的缓慢下跌变成急速下跌,由于股市的总体收益率降低甚至低于利率,加之对经济前景看淡,人们纷纷离开股市,股市进入漫长的熊市周期。 (更多股票知识请前往www.yuanfangc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