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淋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赤茯苓15g 当归10g 赤芍15g 山栀15g 甘草6g 【用法】水煎服。 【主治】热结下焦,小便淋涩不畅,频欲小便,小腹急痛,或尿如膏汁,或夹砂石,或热淋尿血者。 【证析】热结下焦,水道不利,故尿频淋涩,少腹急痛;热伤血络,故尿血;湿热相合,郁结下焦,故尿如膏汁;湿热蕴结下焦,日积月累,尿中杂质结为砂石,故尿中夹砂石。综观此方治证,包括了气血砂膏四淋的证状。 【病机】热结下焦,水道不利。 【治法】清热泻火,利水通淋法。 【方义】方用山栀泻火解毒,清肝止血,赤茯苓清利湿热,利水通淋,两药共呈泻火通淋之效。赤芍凉血散瘀,当归活血止痛,二药能活血散瘀而止少腹急痛。小便淋涩作痛是因经隧感受刺激,经隧是由肝系之膜构成,用甘草有“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意。 或问:古人有甘草梢入茎中而止痛之说,但未深入分析何以能够止痛之理,今谓与肝系所主筋膜有关,是否符合临床?躯体筋膜与五脏经隧都是肝系组成部分,发生病理改变不是挛急就是松弛。凡属痉挛均宜柔肝缓急。因挛急引起肺系喘咳,心系动悸,肝系疼痛,脾系吐利,肾系淋涩作痛,多用甘草,就是甘以缓急的具体应用。与芍药同用,柔肝缓急效果更佳。 【应用】本方是治热淋,尿频淋涩,尿中有血的常用方。以本方为基础加减化裁,可通治诸淋。如加金钱草、琥珀、海金沙、榆白皮、车前仁等治石淋;加小蓟、白茅根、旱莲等治血淋;加柴胡、黄芩、银花藤、蒲公英等治气淋;合萆薢分清饮治膏淋。亦可治疗前列腺炎,小腹急痛。 【歌括】 五淋散用草栀仁,归芍赤苓五药群, 热结下焦淋涩痛,泻火通淋此方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