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连载:最初并非指同个人,神农氏与炎帝在历史的合一

 悠闲龙夫 2020-07-17

在各种人间三皇说法中,神农和伏羲一样也是必有人选。传说神农是一个牛头人,他教会人们种植五谷,并以木制耒,发明农具,所以被尊称为神农。他同时也是中国医药之神,相传他长着透明的肚皮,通过亲尝百草,观看植物在肚子里的反应来辨别药物的作用,最后因为误尝断肠草,亲眼看见自己肝肠寸断而死。


神农和伏羲一样,后世不断和其他祖先神合为一体,神农氏主要有三个称号,一是神农,二是炎帝,三是烈山氏。在先秦古籍中炎帝、神农氏、烈山氏大多独立存在,如《庄子》中都只提神农而不称其为炎帝,《管子·卦禅》《吕氏春秋》则把炎帝和神农氏作为两个人区别对待。从记载上看,神农氏和炎帝事迹并不重叠,如神农氏发明农业、医药,是黄帝之前的帝王;而炎帝以火为官,曾与黄帝交战。最早有关炎黄二帝的文献《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从这则记载看,炎黄二帝两人还是亲兄弟,而且黄帝还排在炎帝之前,炎黄说法也出现较晚,在先秦时期的古籍中,更多是称黄炎,黄帝多在前,炎帝在后,这和发明农业的神农的辈分明显不符。

到了西汉时期的《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炎帝欲侵陵诸侯……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这段话的意思是黄帝时期,神农氏已经衰落,诸侯之间互相侵伐,暴虐百姓,神农氏不能征讨,于是黄帝讨伐欲侵陵诸侯的炎帝,最后代神农氏而有天下。


司马迁在文中并未将神农氏称为炎帝,而且先指明“神农氏世衰”,不能征伐诸侯,然后又说“炎帝欲侵陵诸侯”,显然并不把炎帝与神农氏当同一个人。在《史记·封禅书》“神农封泰山,炎帝封泰山……尧封泰山,舜封泰山”这段中,同时提到神农和炎帝,但是明显并非一人,炎帝是神农之后、尧舜之前的帝王。这充分说明在西汉时期还普遍不把炎帝和神农当作同一个人。

西汉末年刘歆等学者通过五行相生理论得出伏羲就是太昊后,进一步推论五行以木为首,伏羲是木,木生火,根据《周易·系辞》“伏羲氏没,神农氏作”的记载,神农在伏羲之后,所以神农属性是火,正好和炎帝相符,从而论证出神农就是炎帝,东汉的班固将其引之《汉书》,从此神农就是炎帝登上正史,成为广为流传的说法。

而烈山氏就是神农炎帝的说法,直到东汉时期的经学家郑玄才正式确定下来。郑玄在《礼记·祭法二十三》“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作注中称:“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有烈山氏。”到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进一步写明:“神农氏起列山,谓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烈山即历山,也就是今天湖北的随州市历山镇,在今天这里还设有“神农故里风景区”。但是根据《竹书纪年》记载:“炎帝育于姜水,故以姜为姓。”姜水位于今天陕西宝鸡地区,宝鸡也号称神农的故乡。烈山氏和神农炎帝的合并导致陕西宝鸡和湖北历山两地神农故里之争。


神农故里

很明显炎帝神农氏的形成与太昊伏羲氏一样,是传说融合的结果。其实华夏上古帝王应该很多,远不止三皇五帝这八人,他们合并一方面是为了符合阴阳五行的学说,另一方面是传说的相似性,如农业神各个民族都有,但是随着这些民族都融入华夏,所以这些名字不同而事迹相似的农业神最终合为一体,形成炎帝烈山神农氏之类合体帝王的出现。

对比苏美尔、古埃及与中国的神话传说可以看出,苏美尔人、古埃及人通常将农业等伟大发明视为神灵创造,而人只有尊敬神才能得到生存。而中国人则将取火、渔猎、农业、水利等伟大发明归功于自己的祖先燧人、伏羲、神农、共工等,祖先崇拜作为中华文明的一大特征,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