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山猫】高山古老的那些民间童谣

 高山猫 2020-07-17

注:本文选自高山猫《高山民俗文化》一书,谢绝转载,版权所有,仅供阅读赏析,欢迎批评指正,留言反馈,打赏点赞。

1
哄娃歌

月亮月亮光顶光

把牛吆到山顶上

山顶山有狼哩

把娃哈着叫娘呢

娃娃娃娃你别哭

婆婆给你打豆腐

打的豆腐香香的

头发梳得光光的


我相信这首流行于高山的民间童谣伴随很多人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这首歌谣曾经让很多人在爷爷奶奶的环抱中入睡,也曾经让很多夜晚哭泣的孩子安静入眠。当我们再次阅读这段童瑶时,放佛已经躺在了奶奶或者母亲温暖的怀抱,奶奶正在抚摸我们的头发,妈妈则在一旁不停的怕打着被褥,童年世界,最可怕的就是皓月当空的夜晚,一只饿狼对天长啸,村子里的狗叫个不停,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默不作声,仅仅依偎在母亲的怀抱,因为那里是我们童年的港湾。

2
盘脚谣

脚脚盘盘

手打南山

南山无堵

开出花花门口

金只子银只子

蜷住你的一只子


      这首童谣可以把它看成是高山人民的亲子游戏,当母亲在家带孩子实在无聊时,总是喜欢和孩子玩这种亲近感情的游戏,母子二人盘腿坐在炕上,母亲一边念着童谣一边点着孩子和自己的脚丫,童谣结束时手指点在谁的脚上,意味着对方输了,输了的惩罚方式是扣脚心,脚心板用手扣起来又痒又好笑,常常弄得母子二人笑倒在床。这种传统的亲子游戏在高山流行了多年,直到现在都还有人用这种方式逗小宝宝们玩耍,场面非常亲切,能够让人从孩子的欢笑的气氛中感受到天伦之乐的含义。

033

点兵点将


点兵点将谁是我的大兵大将

      这首童谣的内容虽然很短,但是作用不小,一群孩子在一起玩游戏的时候,为了分成两队人马,除了利用传统的沙埚子锤头河解决问题外,还能用童谣来挑选自己的伙伴,这也算是一种公平了。

4

   喇叭咪咪歌


咪咪咪咪响

咪咪不响喇叭响

麻雀飞到瓦房上

弄啥哩

飞着大林里

寻腰去没寻哈

寻来一个䦆头把

砸他娘的老坷拉

洋麦杆杆做咪咪

      洋麦杆做的咪咪是可以吹响的,在制作的时候,需要挑选一头有节的洋麦杆,再从中间划开一道缝隙用手边挫边唱童谣,就会最终吹响,如果吹不响那就意味着画的缝隙太长了,需要重新制作。到了秋天收获洋麦的时候,大人们忙着打场,孩子们便开始做咪咪的游戏来混时间,更为恶作剧的是在堆起的洋麦草里打洞,当老鼠玩,在草的中间修个房子,然后把洞门用草盖住,和同伴做迷藏的时候,藏在洞中,再怎么找也找不到。

5

喂饭歌

楼上点灯

小心婆婆的眼睛

婆婆会剥蒜

一天剥了八斗半

爷爷会剥老葱

一天剥了两根

娃娃娃娃你别哭

爷爷给你做好饭

打鸡蛋下挂面

不吃不吃两大碗


       给孩子喂饭是非常细心的活,既要让孩子吃饱,还不能叫孩子生气吃饭,孩子挑食是常见的,为了鼓励孩子吃饭,这首童谣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了高山人对孩子的关怀,可见天下父母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过的比自己还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