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最近告诉我 红土道的风光好 为了亲眼看一眼 骑着单车去拍摄 刚到村前上山路 花香袅袅随风绕 村前柳树长嫩叶 林中鸟鸣野鸡叫 寻花问柳往前走 看见啥好就拍摄 从小时候到现在,这是我第四次去红土道村,第一次去红土道村的记忆已经模糊,因为那时我还很小。第二次是我到红土道学校去,大概是在08年左右,当时是步行上去的,亲眼目睹了一个乡村教师的生活,尤其是感受到了夜晚的漫长和孤寂,当天晚上我们在学校附近的一个老乡家里休息,前半夜我没有一丝睡意,一直在想:一个乡村教师,尤其是年轻人,还没结婚的男教师,在一个比较偏远陌生的地方工作,是一种怎样的心情。红土道寂静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太多的感动。 第三次是在去年秋天时候,当我听说杨家山的道路在硬化,为了拍摄一些关于环乡路的照片和视频,我就骑着电动车到杨家山去拍摄。当我走到红土道村时,我被眼前的风景惊呆了:小河两岸的柳树到处飘飞着柳絮,红土道村笼罩在柳絮飞舞的氛围中,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伤感,因为我的目的地是杨家山村,就在红土道二队没有去,直接顺着杨家山的道路去拍摄,回来后,我写了一篇关于红土道的文章,并且根据红楼梦《葬花吟》创作了《柳絮吟》,演唱出来发布到网络后,引起很多红土道周边网友的关注。 这次我的目标很明确,我要把红土道村的每个地方都拍摄下来,因此我去了二队。 从一队到二队有一段上坡路,我一边踏着脚踏子一边开着电门,才把电动车开到了村头上。一路上我看到了很多的柳树,在我看来,红土道村是池坝乡七个行政村中,村容村貌较为原始,村内森里覆盖面积最广的一个村子。 村里的道路是去年修环乡路时硬化了的,路边很多绿地上全是野花,树上到处是鸟叫声。 红土道村道路两旁的柳树很多,让我感觉惊讶的是这些柳树的树皮竟然都保持完好,没有被马和骡子啃食的迹象,后来才从网友口中打听到,原来村里的牛马都在附近的草原上。 马都在半坡拴着,必然没有啃食柳树的机会,加上红土道人对村里的树木保护的很好,因此这里是:杨柳依依路两旁,春夏秋冬好风光。 柳树刚刚长出嫩叶的时候就像是春茶一样,纤细的叶片看起来非常脆弱,总觉得充满了希望和生机。 国家在扶贫开发上,硬化农村道路这一点,是非常实惠的。现在的红土道村,几乎每个通往农户的小巷子都已经硬化成水泥路面。要不是道路好走了,我的电动车是根本进不了村子的。 这个村子造型奇特的柳树有不少,虽然新式房子很少,但走到这里却能勾起我们很多的童年记忆,因为很多高山人都是在这样简陋的土抬木房子中长大的。 村里的老乡看到我来拍摄,并没有对我产生排斥感,因为我说话的口音和他们是一样的,当他们了解到我的身份和拍摄照片的原因后,老乡们都表示很支持,老乡告诉我,这里就是村子最末端。 说实话我对红土道村不是很熟悉,前三次来红土道村,最远走到学校跟前,没想到里面的村庄还很深,真是小径通幽的村落。虽然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相信当远在他乡的红土道网友们看到这组照片时,一定会倍感亲切的。 最近这段时间,红土道人都忙着打洋芋地,有的已经开始锄头道当归草,因此我到村子里去,碰见的老乡很少,有几个人看到我挂的相机,可能猜到我不是换菜的,也不是卖馍馍的,表情都显得非常自然,这让我倍感欣慰。 当我正在拍摄河边的柳树时,被几声野鸡的叫声吸引,一个老伯告诉我,是河对面一户人家饲养的野鸡,说这种野鸡是专门用来人工饲养的,主人家曾经在走马梁上盖了活动板房养野鸡,后来板房撤了,还剩下两只,圈养在家里了。 大伯还建议我把野鸡拍摄进去,我打听清楚这户人家门前没有狗,才敢进去拍摄的。由于主人家不在家里,大门是用皮线扭住的,我给大伯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后,并说让他给主人家转告一声,才把大门打开进去拍摄了。 其实我早就听说过有红土道人在走马梁饲养野鸡的事情,但是具体是谁饲养,饲养的规模如何我也不知道。 当我走到这户人家的院子时,虽然没有见到他本人,但是从他对方的奇石,饲养的两只野鸡和一只兔子来看,也是一个喜欢文化艺术,有高雅的生活追求的人。 虽然村里的老乡告诉我说我现在来拍摄还没用到风景好的时候,但是我还是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觉得此行非常值得。老乡们说,在杨家山一带,去年种了不少冬菜籽,今年夏天应该非常美丽,现在菜籽花还没完全盛开,来的有点早了。 青青的草,蓝蓝的天(虽然今天天阴)对我来说这里的一切都非常新鲜,因为我以前没来过。其实我来过没来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网友们看了自己的故乡后的那种快乐心情。 红土道村来拍摄的想法我早就有了,因为我以前就说过,凡是池坝方圆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风景,在道路条件好,安全保障好的前提下,我都能接受应邀拍摄,其余地方的拍摄需要按照我的能力而定,因为搞这个事情没人给我钱,也不是我的工作,就是搞点公益宣传,也算是个人爱好而已。 我相信我所拍摄的这些照片对于红土道村的网友们来说,是非常珍贵和值得怀念的,当他们看到了自己的故乡,看到这熟悉的土地,哪怕画面中是一间古老的房子,他们也会觉得非常亲切的。此行我是为红土道村网友努力。 这次我去红土道,我拍摄的照片很多,也拍的非常仔细,哪怕是一间厕所我都能记录到镜头里,主要还是希望在外打拼的红土道村老乡们,不要想家,努力工作。 这里就是二队去的道路,党员活动室是这个村子目前最现代的建筑。 走进红土道村,你会发现一路都是风景,都是柳树。 不知道这条路进去还有没有村庄,看到这里的风景时,我有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猜想。 红土道村呈南北走向,东面和西面都是小山,而且都长满了树木,三队杨家山附近有个地方叫野茅林坝,在很早以前经常有野狼出没,现在没有发现过。根据老乡们的建议说,哪里有很多菜籽,等再过上两周后,菜籽花盛开,风景绝佳。 在刚进村子的这片柳树林中,我发现了很多古柳,根据树的枝干和大小推断,这些柳树至少有百年历史。 在中国古典文学巨著中,有很多文人形容美女都会引用到柳树,像什么柳叶眉,杨柳腰,还有亭亭玉立等词汇,就连大文豪曹雪芹先生笔下的黛玉,也是一副杨柳状态的美姿。看到红土道的柳树后,我才搞明白为啥美女如同柳树了,原来柳树确实很美。 在《诗经.采薇》中有两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依依”二字就是说杨柳纤细的身姿和刚刚吐翠的样子,杨柳在众多文人雅士中是美女的化身,是高雅的形体,红土道的杨柳在及其原始的村落河滩,傲立于绿色田园之上,更具有那种古典文雅的气质和身段。 小河中有两只鹅在水中嬉戏,本来是想来个特写镜头,谁着这只鹅和柏家庄村那两只敢挡摩托车道路的鹅相比,胆小多了,老远看到人就跑了。 高山人都知道,爬腰柳树是一道不错的风景,对于孩子来说则是玩耍的好出去,柳树下可以纳凉荡秋千,将来柳树长大枝干伸到河对面还能在上面当独木桥走路,这样的游戏,我承认小时候做过不少。 这些柳树有些看起来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则如同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的则是一对情侣在相拥。所以我眼中的这片柳树林,就是一群神仙的化身。 从整体上来分析红土道村的风景,是清幽芳香的,花香弥漫却不知道是那种花儿散发着芬芳,尤其是在一队的这片柳树林中,那种沁人心脾的花香来的自然而淳朴,让人留恋,搞不清是什么花在不断释放着芳香。另外红土道村还是古朴自然的,比较原始的村落建筑是高山传统建筑风格的典范,在这里你能感受到返璞归真和回归自然的豁达和自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