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山猫】 庞家磨村水磨坊打油诗一首宣传咱们故乡

 高山猫 2020-07-17


本视频播放时间为1分45秒,可以下载也可以收藏下来给更多好友看。

庞家磨村无庞姓
讲给你听不相信
四条山脉三道河
此地就是庞家磨
这里水眼到处有
一处就有九十九
四龙治水寓意广
广龙合成一个庞
庞大水流是资源
修起水磨五十间
磨的构造分两层
上层结构在字中
广字寓意磨坊顶
抱磨柱子双木林
上扇磨石麻绳吊
麻念石材最耐磨
磨轮转了几百年
乾坤轮转世事变
正常运转己不多
成为旅游观光物
还有瀑布滴水崖
等待开发招老外
滴水崖下水神寺
水佛三官坐于此
若能投资能修复
此处景色振武都庞家磨保留最为完成的一处水磨(庞磨网友拍摄)

火焰山一带风景

火焰山

火焰山上的礼武公路(王龙喜拍摄)

庞家磨云海景观(王龙喜拍摄)

白水前的一座桥梁

庞家磨水磨(2008年拍摄)

冬天的水磨(巩坪网友拍摄)

冬天的九十九眼水瀑布(巩坪网友提供)

瀑布下面拍摄的水帘(巩坪网友拍摄)

庞磨村位于武都区马营镇西南,距离马营镇6公里,位于礼武公路沿线(即X488路),平均海拔1900多米。有高塄、步陀、庞磨、寺底下几个大队,人口1400余人。

庞磨村是原庞磨公社所在地,今有学校、医院、供销社、公社、派出所、电厂遗迹尚存,1950年设翠峰乡(政府驻地龙沟),1955年为庞磨乡(政府驻地庞磨高塄),1958年并入金厂公社,1961年分设庞磨公社,1983年置庞磨乡,1984年更名为马营乡,政府驻地搬迁到今天的马营坝。

关于庞家磨的“庞”字,绝非一个姓氏和家族的名称,二是指气势宏伟的水磨坊的形象。在《说文》中对“庞”字这样解释:“庞,高屋也”,这里所指的高屋就是传统的民居建筑水磨坊了。

水磨坊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最能体现“靠水吃水”这句话得含义,其商业价值在当时是可见一斑的。

庞磨村位于沟坝河沿岸,是古代武都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村镇,更是人口往来频繁,交通相对便利的地区之一。

这位网友在打油诗中所说的三道河是指:池坝河、马营河、赤化河。这三条河流均在庞磨步陀交汇形成沟坝河。

水磨坊一般根据其磨轮特点分为平轮磨和立轮磨,庞磨的水磨坊,大多为平轮磨。其实在半沟、谢老沟、孙家磨等地都有过很多平轮水磨,在半沟曾经有一处立轮磨存在。

平轮磨是水轮盘和地面平行,水力打动磨盘转动带动安装在磨轴上的磨盘转动磨面的一种机械装置。

立轮磨则是根据东汉时期出现的水车原理发明而成,磨盘垂直于水平面,靠水的的冲力打动磨轮旋转,再通过一个木齿轮一样的装置带动磨轴的转动。

磨扇都是选用质地坚硬的花岗岩打磨而成,上面的一扇悬挂在磨梁之上,下面的和磨轴固定,微调上下磨盘之间的缝隙可以掌控磨面的粗细程度。

滴水崖距离庞磨村2公里,位于半沟村北,巩坪村南,半沟人习惯叫这里为九十九眼水,巩坪人一般称其为滴水崖。是一处自然天成的瀑布流泉。至于水神寺的传说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只是听说过关于九十九眼水的传说。

相传滴水崖瀑布的水共有一百泉,由于水量较大容易将下游的村镇淹没,也会对河谷地带的稻田和城市造成威胁,居住在这里的神灵决定拯救下游的人们,于是现身显形,采摘来当地的冬花叶一片,顺空中抛去,冬花叶很准确的盖住其中最大的一个水眼(当地人称为海眼),至今留下九十九眼泉水奔流不息,补充了沟坝河,也润泽了沟坝河沿岸的蒲池、两水两乡镇,使蒲池和两水河谷地带称为武都鱼米之乡。

的确庞磨——半沟——谢老——小河一线具有较大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可开发价值,如果能从这道沟修通硬化道路,从池坝到武都行车时间将缩短半小时,冬天再也不必要担心路上落雪路滑了。希望早一点能开发这条旅游线路。

视频制作:高山猫工作室

喊麦说唱:清秀

打油诗创作:庞磨村网友
文章撰写:高山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