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山猫】剪纸和灌蜡,高山的两大民间工艺

 高山猫 2020-07-17


本视频播放时间为7分钟,建议在WIFI模式下观看,以免造成流量的浪费。

花灯是高山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集大成者,花灯的包装制作,离不开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们的灵感和才艺。今天就说说与花灯有关的两大民间工艺,剪纸和灌蜡。

剪纸和灌蜡作为花灯制作中的重要环节,最能体现民间“花儿匠”(制作剪纸和纸花作品的匠人)以及“蜡馆”(专门负责灌蜡的人)的精湛技艺。

高山花灯中的剪纸作品,主要用于花灯道具的装饰和陪衬,从制作工艺上来讲,包括创意构图,雕刻裁剪,粘贴装饰三个过程。

创意构图这一工序最能考验花儿匠的才思和智慧,它集绘画、构图、创作与一体,要求在不同颜色的纸张上绘制出符合花灯主题的图案,比如在牌灯上使用的虎头,斗灯上使用的龙凤,以及其他灯具上,都要贴上不同的剪纸作品,比如花开富贵,吉祥牡丹,连年有余等。而且有时候,为了演出的需要,还要根据地方特色剪出大黄、当归、党参这些图案。

俗话说:“看灯看花造”,这里的“花造”是指花灯上面的剪纸作品和装饰图案。可见剪纸工艺在花灯的制作中是多么重要,一般来说,花儿匠中负责创意构图的匠人,都是有着多年的创作经验,心灵手巧,才思敏捷之人,他们和其他花儿匠一样,都是在无偿、自愿的前提下做这项工作。

耍花灯对于高山农村来说是最大的事件,是以民间祭祀的传统方式为表演形式,以为神灵还愿,祈福平安吉祥,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国泰民安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活动。参与的群众都是本着为全村人民着想,在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前提下,以高度自觉的责任和态度来工作的。作为花灯创作阶段的花儿匠,他们的劳动成果直接关系到观众对花灯的评价,也代表了一个地方的工艺美术水平,所以他们都不敢有一点马虎大意。

剪纸的雕刻有专门的工具,俗称“指甲锉子”,利用这样的刻刀才能完成剪纸作品的创作和制作。

为了提高剪纸作品的生产效率,构图匠人将一个很好的图案绘制出来后,会将不同颜色的纸张叠加在一起,四角用订书针订上,雕刻匠人一次性能够雕刻出多张图案。

这些剪纸作品在花灯上张贴也有一定的讲究,四大灯(两个牌灯两个斗灯)要求比较明确,前牌灯要求张贴虎头图案的剪纸,象征着神灵的威严和牌位,斗灯张贴龙凤图案的剪纸,象征国泰民安,龙凤呈祥。其他灯中间的图案,在灯笼本身没有特殊含义和装饰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随意张贴剪纸作品。

边角是花灯的重要装饰,边角剪纸造型大体上看是一只展翅的蝴蝶图案,但是剪纸手法不同,精细度不同,剪出来的图案都不一样,边角装饰的需求量大,因此会有专人负责这个,剪好的作品为了保证其舒展性,需要夹在书里面压平。

剪纸图案的设计都是非常讲究的,大多剪纸都是对称图案,中间还有文字元素,不同的图案代表不同的含义,有的象征着五谷丰登,有的则寓意年年有余。

精雕细琢才能做出完美的剪纸作品,高山花儿匠之所以受人尊敬,因为他们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诠释了民俗文化的含义,并在言传身教中不断传承着非物质文化,能够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留给后世子孙,的确很不容易。

灌蜡是高山民间的一项工艺活,其制作工序颇为复杂,要求非常严格。灌蜡主要包括四个工序流程:融蜡,缠焰子,蘸焰子,灌蜡。

高山黄蜡主要选用的原料是土蜜蜂做的蜂窝蜡,以及冬菜籽油,将一定比例的蜡和清油融化在盛满水的铜罐里,在将蜡焰子反复蘸取冷却,最后做成蜡烛。

蜡烛焰子是由竹棍缠上棉花做成的,清油一方面可以起到融化蜡烛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提高蜡烛燃烧率和光亮度的作用。

据灌蜡的匠人说,灌蜡之所以要用铜罐,因为铜的导热性能好,蜡烛容易融化。据说青铜罐和黄铜罐做出来的蜡烛在颜色上有差异。青铜罐灌出来的蜡烛颜色深沉泛青,黄铜罐做出来的蜡烛颜色明亮泛黄。

灌蜡要耐得住性子,因为蜡烛的冷却不容易,一支蜡烛要反复在铜罐里面蘸取才能加工成型,每次蘸蜡前都要把握好蘸取的深浅度和时间,这样做出来的蜡烛才是头大尾小,流线型的。

无论是花灯的加工和制作,还是花儿匠的粘贴和装饰,剪纸和设计,蜡馆们的耐心加工,在和他们一起的那段岁月,我亲眼目睹了整个花灯从加工到演出的过程,全面了解了高山民俗文化内容,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今后将在宣传推介高山民俗文化方面努力挖掘和创作,争取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推广出去,传承下去,希望有一天这一文化内容为助推高山旅游产业服务。

链接

【高山猫】 高山耍花灯之《送报条》歌词解析

【高山猫】池坝历史中消逝的一些东西

【高山猫】看中山花灯说高山民俗文化的保护

【高山猫】 高山花灯的象征意义

【高山猫】 高山耍花灯之搬船中的艺术魅力

视图文声:高山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