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柿蒂汤(《证因脉治》) 【组成】丁香10g 柿蒂10g 生姜12g 人参10g 【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 【主治】胃寒呃逆,胸闷脘痞,舌淡苔白,脉象沉迟。 【证析】本方所治之呃,属于胃寒机理。其机理是因久病导致中寒,因中寒导致气郁不舒,膈膜挛急,以致呃逆。何以知其气郁?从主证以外兼见胸闷脘痞知之。何以知其为寒?从兼见舌淡脉迟知之。 【病机】中寒气逆。 【治法】温中降逆法。 【方义】病由中焦虚寒引起,法当温中益气;证见膈膜挛急而呃,故宜降逆止呃。方中丁香温中、止呃,兼而有之,柿蒂涩平,专止呃逆,两药同用,即《简要济众方》的顺气汤,谓治“呃逆神验。”由此可见,本方是用二药温通气机以达止呃目的。生姜温胃散塞,能够增强散寒效力;人参益气扶正,又能兼顾其虚,四药同用,能呈温中补虚,降逆止呃功效。 费伯雄云:“呃逆之证非一端,若肾气不收,厥逆而上,头汗微喘,当用大剂参附以收摄真阳,此治连珠发呃之要法,非丁香柿蒂所能胜任也。若因寒犯胃,气郁而呃者,则进此方为宜。丹溪乃以相火上冲之呃为辞,岂呃逆之证,但有火呃,竟无寒呃乎,是又过当之谈矣。”费氏谓人参、附子为治连珠发呃之要法,亦欠妥当。久病呃逆,往往时呃一声,不会连珠发呃,若呃逆不断,有如珠连则属实证而非虚脱之候。 【应用】以呃逆兼见舌淡苔白,脉象沉迟为其辨证要点。 【歌括】 丁香柿蒂参与姜,呃逆因寒中气戕, 温中降逆兼益气,或加竹橘效亦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