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芈月传芈姝失败的真实原因是啥?

 中医饶大夫 2020-07-17

《芈月传》中芈姝就属于典型的拿着一手好牌却打烂了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芈姝出身好,教养好,嫁得好,生的好,孩子好,样样都好,最后的结果却失败了,所以说是拿着好牌打成了烂局。

芈姝失败的原因归结起来有几点:一是自身教育的不足。二是格局小,能力的不足。三是对孩子教育的失败。四是没有政治眼光和头脑。

一、自身教育的不足

芈姝出身好,是楚国的嫡公主,身份高贵。她的父亲是战国时期的一代霸主楚威王。

楚威王在世时。楚国一度非常强大,而楚威王是战国时楚国最有作为的君王之一。

芈姝的哥哥是楚国下一任君主楚怀王,母亲是楚威王的王后。所以芈姝的身份非同一般。

楚国是一个大国,作为楚国的嫡公主,芈姝从小是被当做未来的王后培养的。小说中说楚威后对芈姝的培养,包括学礼乐、亲桑蚕,懂诗书,擅歌舞。以及祭祀大典,养蚕织布,打理内务,管理妃嫔、四时绶衣,祭祀礼乐都有教育。唯独没有教导她政治眼光和军事谋略。

按理说,楚威后对芈姝的教育是成功的,是一个成功的王后式的教育。这样的芈姝,嫁给任何一个国君或者王侯,都是一个合格的王后。

芈姝嫁给秦惠文王后,也是一个好王后。对后宫的管理是井井有条。但是她的教育中显然有政治思想教育的不足,但这不是她造成的,是她的出身造成的。这是她的遗憾之处。

然而,当时的战国时期,是群雄争霸的时代,秦国处在崛起的阶段,以秦惠文王的心胸,是要图霸业的,所以,他需要一个能懂他、理解他、与他思想同步的女子陪伴在他身边。而芈月恰好是这样一位女子。

芈月是楚威后最为忌惮的庶公主,被楚威后深为记恨,数次要除去她。正因为如此,正常公主所接受的正规教育,她都没有得到。反倒是受教于屈原。具有了不一样的政治眼光,和深厚的文化修养。

屈原是谁?中国历史上的大文学家,政治家,楚国的上大夫,一直辅佐楚威王和楚怀王,能够受到屈原的教育,决定了芈月的不平凡。

所以,在这一点上,芈姝就输给了芈月。

二、格局小,能力不足。

芈姝其实也是一个聪明的女人,而且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芈姝的聪明从一些事上就可以看出。比如,当芈月去为秦王整理竹简的时候,芈姝也聪明的意识到,这是她和秦王感情拉近的一个好方法。尽管自己不喜欢这样做,芈姝还是耐着性子去整理竹简。在芈月和芈姝整理竹简的过程中,两人发现了苏秦为大公主传递的书信,从而也发现了苏秦这个人才。

这时候对于苏秦的看法,芈姝展现了她智慧的一面,并且得到了秦王的肯定。所以芈姝并非没有头脑。

所以如果她真的够智慧的话,她也会和秦惠文王做到比翼双飞的,但是她没有做到。

原因是她的格局比较小,能力不足。

当秦国和楚国战争的时候,作为秦国的王后,芈姝应该从大局出发,坚定的站在秦国一边。但这时候她却犯了小女人的错误,顾忌母亲和哥哥,站在了秦王和整个秦国的对立面,犯了原则性的错误。

在整个战国时代,诸国争霸是必然的趋势。在争霸的过程中,政治眼光,政治格局和政治策略是很重要的。一旦决策错误,势必被其他的国家吞并。而且当时秦国处于上升期,具有争霸的野心,也有争霸的实力。芈姝作为秦国的王后,只有坚定的支持秦王,才是正确的选择,也是战略的格局和战略的眼光。更何况她是秦国的王后,秦国是她的家,也是她终身的依靠。

在这一点上,她始终不如芈月,所以芈月能辅佐秦惠文王,而芈姝却只能是一个王后。

此外,芈月作为女子,帮助秦王解决了很多问题。比如当张仪出使楚国回来,因为商於600里土地误解而受冤,拒绝出使五国进行联横,是芈月出面劝服了张仪,完成了出使。

诸如此类的问题,芈妹是没有能力解决的。

芈姝在秦惠文王时期,她的思想始终局限在后宫女人的那些事情上,她做不到和秦惠王文王并肩而立,指点江山。

这一点她又输给了芈月。

三、对孩子教育的失败。

芈姝的儿子赢荡,是秦惠文王的唯一嫡子,也是王位的确定继承人,后继位为秦武王。

按说对他的教育,是以帝王的方式教育的。但事实上,赢荡的教育却是失败的。

这与芈姝的溺爱是分不开的。除了溺爱之外,芈姝自身不具备帝王的思想和格局,所以教出来的儿子,自然也不具备帝王的能力。

我们在这里不谈真实历史上的秦武王所受的教育。单从小说和电视剧中的表现来看,芈姝确实对孩子很溺爱,并且纵容他的恶行。

当然真实历史上的秦武王,和电视剧中的表现是一样的,喜欢以武力解决问题,而不是采用政治和谋略来治理国家。

所以他的结局是自食其果,被自己喜欢的武力害死了。

他一死,芈姝就失去了依靠,她也就失去了成功的根本,必输无疑。

四是没有政治眼光和头脑。

秦武王死后,芈姝扶持公子壮,她的策略是对的。公子壮没有亲生母亲,而且性格懦弱,没有主见。而芈姝的王后身份,可以使公子壮名正言顺的继承王位,并且受芈姝控制,芈姝就可以把持朝政。

虽然策略是对的,但她的眼光和头脑却是有问题的。

她挑选的公子壮虽然符合她的条件,但是过于懦弱,毫无主见,不仅帮不了她,反而事事处处听公子华的,以至于她无法全面控制局面。

此外,她没有完全把军队抓在手里,以至于公子们各领一支人马,对她的政权造成威胁。

第三, 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她应该团结朝臣,安抚诸公子,设法削弱他们的兵权,将军队集中在自己手里。

但她却挑起公子们之间的争斗,弄得朝局一片混乱,公子们自相残杀,内斗不休,也使得局面最后失控,她自己也失去了掌控朝政的最好时机。

此时,芈月和她的儿子突然出现,联合了朝臣,迅速控制住了局面,并且分化瓦解了诸位公子。这一来,芈月实际上掌握了朝廷。

与芈月的政治头脑和政治手段相比,芈姝完全处于下风,失败也就是必然的。

所以芈姝的失败,不在他人,在于自身,不具备帝王的头脑和眼光,也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儿子,使得儿子也不具备帝王的才能,再加上后期的一系列混乱的政治手段,最终把自己送上了失败的道路。这一切都是她自己造成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