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益宣传】美丽的葱坝我的家

 高山猫 2020-07-17

点这里返回主页看更多精彩


本视频播放11分钟40秒,建议在无线网模式下观看

葱坝,一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它是我生命的摇篮,也是父老乡亲们休栖的港湾。对于我这个身在异乡的人来说,我对它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和眷恋。  

对于我的故乡,我没有过多华丽的语言来描写它的容貌,我只能说,它有蓝天和白云拥抱,有青山和绿树围绕,有炊烟升起的地方就是村落。  

 

 沿着蜿蜒的公路,从狮子乡出发,经过裕子,东裕,冉家,张家四个村子一直往上走,你就能目睹她的芳容,嗅到它的味道——嗅到她带有泥土气息的味道,当归和大黄的味道,党参和洋芋的味道,大豆和小麦的味道……。

当你怀着好奇和喜悦之情走向原野时,你会发觉你的视野一瞬间开阔了很多。你看:那一大片一大片的庄稼在蓝天和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似乎在比赛着生长;田地旁山坡上拴着的牛马悠闲自在地啃着青草,仿佛这是它们一生中最幸福美好的时刻;天空中飘动的云朵好像累了,正好落在山顶上歇脚;还有那一条静静流淌着的小河,它里面流动的全是故乡劳动人民勤劳的汗水和对生活生生不息的执着 。

此时,你的心会在原野上绽放,开出灿烂的花瓣,你的灵魂会在山颠升华,让你重新认识和思考自己坎坷的人生和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故乡的早晨总是充满着忙碌和生机。天还没亮,勤快的妇女们就用炊烟在村子的上空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就连树林里正在酣睡的鸟儿也被她们在厨房里用锅碗瓢盆的声音从梦乡中惊醒。

她们用质朴和勤劳谱写着生命的乐章。她们总是忙里忙外,忙着为一家老小准备早餐,忙着喂猪,忙着装干粮,忙着灌开水……。

等一切收拾完毕,安顿妥当,家家户户都赶着牛牵着马匆忙地行走在去田间劳动的路上。

      

沿着时代的步伐,故乡的劳动人民不但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高的认识和向往,对未来也充满着更高的憧憬和希望。他们每天都汗流浃背的穿梭在田间地头的每一寸土地上。用一颗火热的心在这片热土里播种下每一年的汗水与希望。他们希望在某一天自己的孩子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时,他们有能力供孩子们去上,而不会再有低下头,难为情地去向别人借钱的那一抹辛酸与惆怅。

他们还希望将来有一天,自己的儿子能娶一个这天底下最温柔贤惠的新娘,而不是被生活窘迫到让儿子处不着对象,然后伤心难过,热泪盈眶。最终把他一个人孤独地留在世上。

      

岁月总是把记忆之门轻轻叩响,记忆中故乡的人们居住的房屋大多数都是土木结构的青瓦房(青瓦房就是:四面用土打的墙,里面用木头支起的框架,然后在屋顶上盖上瓦片,瓦片有红色和青色)。

我家住的却是红瓦房,至今还留存着。还有个别人家住的是用毛草或者其它东西盖成的屋顶,依然是土木结构的土坯房和毛草房。

最古老的当然要数爷爷们住的四合院了(这里所谓的四合院就是:除了正房以外,两面都有厢房接连,然后打上围墙,中间按一个大门),那样的房子人们住起来不但宽敞,而且还很安全,从不怕夜间有牲口来访或者是跑出圈外去糟蹋人家的庄稼,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屋里太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那些光阴好的人家对自己的房屋有了一种改头换面的想法。他们把用土块砌成的门面通通改成了整整齐齐的砖块门面,那样看起来就美观多了。再到后来,勤劳踏实的人们还把瓷砖贴在了门面上,这样人们修建贴有瓷砖门面的砖瓦房在故乡就自然而然地掀起了一股新浪。 

   

在我的记忆中,故乡除了房屋落后以外,交通道路也不通畅。父老乡亲们常常为了用豆子换米面,要赶着骡马去二十里之外的池坝乡,更不用说坐着车去遥远的他乡。要是想要坐车出趟远门的话,还得翻山越岭地去角弓镇才能坐上。

听父亲说,大概得一天到黑的路程才能赶到。到后来公路通到了我的家乡――狮子乡,然而从故乡葱坝村到狮子乡也要走三十多里的路才能到达。但这比起翻山越岭地去角弓镇的路程,的确是缩短了好几倍。

记得故乡通了车路的那个时候。为了庆祝通车路当时人们喜悦的心情,村长的儿子还特地买了一辆“解放牌”的汽车开了回来。这个礼物在当时对没有见过汽车的人民群众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惊喜,在他们心里似乎就像看到“宝贝疙瘩”一样的惊奇。

至今我仍然清楚地记得那时的此情此景:那天早早的,路上就挤满了观看宝贝的人。汽车停在我家门前的大马路上,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地钻到了汽车上。就连那些平时说起话来都扭扭捏捏的婶子大娘们也一个劲地钻进了车箱,她们也想过过坐车的瘾啊,就这样任凭汽车师傅把她们颠波在泥泞不堪的车路上。东一颠西一晃,

“赶紧抓牢车箱,要不然你们会被颠到地上。”

当汽车走过坑坑洼洼的路面时,司机对车上的大人、小孩嘱咐道。  

 “ 车路也算通畅了,房屋也建修了,只是这煤油灯盏何时才能换上灯泡呢?”父老乡亲们这样在心里暗暗嘀咕着。

是啊,这煤油灯盏可曾照亮了多少农人深邃的目光?他们每天晚上都要点着它来做饭,做明天的干粮。更重要的还是寒冬腊月的晚上,妇女们都要借着它微弱的光来为一家老小做鞋子和缝补衣裳。

但尽管如此,乡亲们还是盼望着能有比它更强大的光。于是他们就盼星星啊盼月亮,通电的消息终于在他们的期盼中传遍了村庄。  

没过多久,在乡亲们的努力配合下,灯光不但照亮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旮旯,也照亮了每一个农人心中放飞的梦想。而那些条件好的人家早已都买了电视,再也不用去大冷的天里挤着买票看录像了。一家人暖暖和和地坐在炉子旁边,什么《武松打虎》,《白蛇传》等应有尽有,只管他们安安稳稳地呆在家里尽情的看个够。

现如今,随着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儿时记忆中的故乡已经大变了模样,可以说是有着天覆地的变化。

不信你看,宽阔平坦的大马上,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还有叫卖蔬菜水果的货车你来我往,川流不息。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水泥楼房仿佛在比美似的占据着你的视线。

而那一根根直溜溜的电线杆子就像一位精神硬朗的老人一样站在那里,默默的守望着自己的家园。

此时的故乡,仿佛天更蓝了,树更绿了,炊烟描绘的画卷也更美了。清晨醒来,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太阳缓缓的从地平线上升起,照耀在村子的每一个房檐屋顶上。树林里的鸟儿在枝头尽情地歌唱,歌唱着每一位劳动人民坚定的信念和希望。
  

在这片深情肥沃的士地上,父老乡亲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编织着属于他们每一个人的梦想,在今天他们用艰辛和汗水浇灌成的愿望和理想已经在故乡的原野实现、绽放。而他们对生活的那份纯朴,执着,坚强就像那条小河一样在我的生命中永无止境的流淌!

      葱坝 ,我依恋的故乡!你是父母用心血和 汗水抚养我成长的地方!你永远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文章作者:袁刘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