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山猫纪录片】石楷军和他的中药材

 高山猫 2020-07-17

点这里返回主页看更多精彩

本视频播放8分20秒

石楷军是武都区池坝乡孟家庄村,柏家庄大队人,2011年11月10日,我应邀到他的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拍摄记录下了他们加工中药材的情景。

黑药(羌活)

当归

党参

大黄

当归苗子

石楷军主要从事当归育苗、党参、当归、羌活、大黄的种植,收购以及初加工,因为有着多年的种植经验和良好的经营口碑,多年以来的打拼,谱写了一段青年人通过传统农业创业的感人故事,值得我们通过网络渠道宣传推广。

我拍摄去的那天,石楷军正好叫了十几个乡亲帮忙为他加工党参,刚一走到他们家门前,就看到很多人在场地里忙碌的身影,石楷军说:“最近这段时间天色正好,要赶冬至以前将党参初加工好才能保证品质。”这些叫来的乡亲们都是要付工资的,所以作为一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创业成本还是很高的。

院子外堆放着的是石楷军刚从礼县一带收购进来的党参,这些党参都要趁着天色加工,每年的这个时间,是石楷军最忙碌的时候,既要忙着收购原药,又要找工人加工中药材,还要为销售的事情发愁,药价的起伏不定,最让他揪心,销售渠道的单一,让他力不从心,因此,他想到找我,想通过网络宣传渠道,将中药材销售出去。

其实我们这里出产的中药材品质并不比别的地方的差,只是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品牌,也没有广泛的销售渠道,所以不被人们所重视。很多种植农民合作社都是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囤积更多原药以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以达到盈利的目的。然而药材价格的起伏变化没有一定的预见性,加上库存成本的提升,因此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让很多人无可奈何。

在石楷军家里,我首先具体了解了当归育苗以及储藏保护的过程,在这之前,我还没有见过当归秧苗在寒冷的冬天是怎么保护的。石楷军告诉我说,他家的当归秧苗都是选的好药籽育苗的,因为数量多,打算明年自己种一些,还要在市场上销售一些,希望有需要的提前预订。

当归秧苗的保养和储藏离不开黑毛土,将秧苗挖回家后,赶大地冰封之前将秧苗掺杂着黑土堆放垛,没垛之间留有一定间隙,间隙中间再装上黑土覆盖严实,整个冬天冰冻成块状,来年二三月冰雪融化之后,土堆融化,秧苗开始发芽时再出售出去,这足以证明当归秧苗的耐寒能力有多强。

秧苗的品质主要取决于当归籽,当归秧苗种植在地里两年后结成的籽才算是好药籽,种植在地里一年长出来的籽叫做“火药籽”,用好药籽育苗长出来的才算真秧苗,火药籽育苗长出来的当归秧苗,种到地里不会长根,长到锄草的时候就成了杆,我们就叫它“照杆药”,照杆药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可见当归的秧苗选择尤为重要。

当归挖出来之后,经初步晾晒后扎把,再堆放到屋檐下完全晒干,出售。从买秧苗到挖掘,期间要锄草三四次,施肥两次,还要杀虫拔草,一般情况是,一个农村劳动力,在不叫别人帮忙的前提下,一年最多经营两亩中药材,种植的中药材越多,以为着种植成本越大,石楷军晾晒的这些当归,都是他们家自己种植的,可以预见他们为此投入了不少成本。

党参的加工更加复杂,可以总结为“一串二搓三晒四砸”。

第一步:将大小党参分类之后用绳子串在一起,搭在架上晾晒到蔫;

因为党参是按照等级出售的,党参的品相、年份、直径、长度是决定等级的主要指标,等级的分类主要靠人工完成,所以这一环节的成本投入是很高的,目前市场价格是串一串党参5至7角钱。

第二步:将晾晒二天左右的党参串取下来,用蛇皮袋子包裹住反复揉搓四五遍;

第三步:将揉搓过一遍的党参铺开再次晾晒二到三天左右。

第四步:对党参进行第二次揉搓,再进行晾晒两到三天直到水分基本晒干。

第五步:将晾晒好的党参堆放整齐,压在木板底下取直,压一两天后定型,再晾晒,再反复压榨四次左右,就做成可以销售的成品党参。

压榨党参的目的是榨取党参中的水分,也为了让党参更加笔直,以保证其品相的好看。

石楷军收购的党参数量大,目前还在加工之中,这些拍摄宣传记录片,一方面是记录展示我们高山农民加工中药材的过程,让更多的人看看我们劳动人民,为了生活付出的汗水;另一方面是通过真实的镜头画面,展示我们高山中药材的品质,希望通过互联网将石楷军的中药材销售出去。

党参,曾经被家乡人誉为“钱串子”,然而近几年来的价格不容乐观,市场需求量不是很高,好在党参可以选择性挖掘,就是在价格不好的时候先不挖出来,等涨价的一年再挖,但是一直占用着土地也不是个事。

庄稼人都很实在,都知道到手里的才算钱,对于一个农民合作社来说,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去运作经营中药材生意,还要有足够的胆识和度量权衡利弊,抵抗各种风险,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判断,石楷军在创业的道路上一定经历了不少挫折,也练就了坚韧不拔的性格和毅力。

柏家庄村曾经是武都区委政府定点帮扶的美丽乡村,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一大批有志青年通过创办各种农业合作社为乡亲们致富奔小康树立了榜样,也激发了广大群众的自信心,在整个柏家庄村,石楷军能够通过自己的汗水,打拼属于自己的事业,值得我们鼓励支持,点赞加油。

这次拍摄过程中,我们还用镜头记录下了大黄的加工制作过程。

大黄是我们这里出产的主要中药材之一,大黄的初加工主要是削皮和晾晒,晾晒的越好,大黄的品质才有保障。

削好的大黄主要经过自然晾晒的方法晒干水分,由于受天气的影响很大,因此大黄在晾晒过程中经过多次翻转才能成功,否则就会发霉变质,卖不上价钱。

大黄的采挖非常吃力,近几年来随着机械化的推进,已经有人选择用小型挖掘机采挖大黄了,若能在今后解决削皮和采挖的问题,大黄的种植将节省不少成本。

羌活也是我们这里出产的中药材,由于种植面积较少,收购渠道单一,因此,羌活的销售也让很多人发愁。

总之来说,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销售渠道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网络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里的中药材,通过网络销售渠道,把这些特产卖出去,希望大家广泛宣传,让更多外地客商直接到我们这里来收购,减少中间差价,把我们的中药材品质打造出去。

石楷军微信号和电话(1529391723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