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摄影】王和平-鱼龙马拉花油菜花齐开放

 高山猫 2020-07-17

点这里返回主页看更多精彩

马拉花儿

鱼龙油菜花

又是一年四月间

菜籽花开鱼龙山

云雾缭绕歌声起

苍山旧貌换新颜

乡间小道路幽幽

雀鸟喳喳枝间游

重回故里秋林坪

拍摄风景网上留


我的老家在武都鱼龙秋林坪村,农历四月,有幸回乡一次,随拍山水风光图片,随身携带,常在思乡之时拿出来看看,家乡生活的往事萦绕在我的童年记忆,挥之不去。虽然我已远在他乡闯荡,然而家乡的一切总是那样的亲切。


农历四月,美丽的鱼龙菜籽花开,蜂蝶成群,鸟雀喳喳,气温回暖,山川换装,美景无处不在。


金黄的油菜花期间是覆盖的洋芋地,翠绿的地塄坎勉强遮盖住红土地,树叶尚未完全舒展开来,烟雨朦胧的天空,若隐若现地远山,风雨中劳作的乡亲们,这就是鱼龙四月最真实的情景。


当烟雾抚摸过大山,一定会把露珠留下,当太阳照耀了花海,蜂蝶也能满载收获回家,在希望的田野,我们鱼龙人总是忙碌地度过盛夏,幸福的日子,我们鱼龙人都会用唱高山戏的形式传递情话,因为我的梦想就曾经从这里出发。


菜籽花的花期很短,仅仅不到十天时间,这个时候,洋芋刚种上不久,我们都盼望有个好晴天,因为在不久的将来,山里的野花会陆续开放,家乡的风景会格外动人。

蒲公英是鱼龙最常见的野花,遍地都是,花开花谢都有精彩瞬间,花未开时做菜,花开之后做药,蒲公英极其平凡普通的一生,在其芳华依旧的日子里默默无声,花谢后,漫天纷飞,四海为家,遇到适宜的泥土,又落地生根,随遇而安,它就像我们这些在外打拼的游子一样。

儿时的欢笑,美味的果子,小小的樱桃曾经镌刻了很多人童年的记忆,盛夏来临,樱桃上市,昂贵的价格依然抵挡不住馋嘴孩童的唠叨,于是父母慷慨,亲情永远。

捧在手心的樱桃果,是沉甸甸地记忆,俗话说“一斤樱桃半径籽,一般家庭吃不起”。又到樱桃上市的季节,现在的孩子过着优质的生活,基本上大多数家庭都能给孩子买得起樱桃吃,相比我们这辈人小时候的经历,现在的孩子真是赶上了好时代,成长在福窖里。

马拉花儿,又叫黄刺梅花,是鱼龙四月最好看的野花之一,走在乡间小路,看山崖上盛开的马拉花,心情格外舒畅,因为有花儿的地方,就有生机活力,也有希望。


我曾尝试盆栽这种野花,但是尝试多次均未成功,大概是它们像我一样,喜欢自由成长的环境,害怕生活的环境只是一个小小的圈子,被困在狭小的空间,没有发展的余地。


马拉花儿本身就是一种野花,它放荡不羁,热情豪迈,有着自由奔放的活力,更有着敢做敢拼的精神,这也是我眼中最圣洁的花朵。

出门多年,每当油菜花和马拉花盛开的时候,我总是不由地想起很多和故乡鱼龙有关的事情,身边的亲人,真诚的朋友,还有留守的老人和土地。然而生活所迫,身在江湖,身不由己,我不得不离开家乡到外地求生。

云海之上,机翼划过苍穹,站台之间,回首目送故土,游子的情怀满载天地之间,人情世故,冷暖相知,感天动地的是家乡对故人的呼唤。

每次别离回归,总是匆匆忙忙,满腹感慨,却不知如何倾诉衷肠,唯有手中珍藏的家乡山水照片,是我最美的遐想。

花开雨露,如泪滴愁绪,在静谧夜晚,看窗外霓虹,我总能想起远在北京的家乡鱼龙,当记忆模糊在车水马龙,灯影交织之中才有了一丝睡意。


在北京这么多年,我爱上了摄影和记录,城市打拼的艰难时光,让我懂得了珍惜生命的短暂,因为人生一瞬,不变的容颜总会留在心间,城市再美,不忘自己出发的地方,人生才能有始有终,好梦成圆。


农村有韭花的绽放,城市有霓虹的摧残,当一个人的思绪交织穿梭在城乡两地的时候,哪怕故乡是穷乡僻壤,也能绷紧那道心弦,弹奏出生命辉煌的诗篇。


漫步北京街头,手中的相机快门从未离手,随拍了很多风景都是在夜深的时候,当一个人不在乎白天黑夜,为了生活努力打拼的时候,你最先想到的是田园生活的安静和舒适,哪怕是小菜酸汤的日子,也是一种享受。


汪峰曾经有一首歌曲《北京北京》的歌曲,“当我走在这里的街道,我的心似乎还不能平静”。这句歌词在我这几年的打拼中体会最深。

北京虽好,但这里梦想挑战并存,每当我回到秋林坪村,见到家乡亲人,再离开秋林坪到北京去难舍难分的情景,那样的情景才让我最为感动。

人生的梦想就像北京水立方一样,有着特定的结构特点,和丰富的变化,最终还是要盛满清澈的水,很多人在水中角逐奋斗,最终胜负分晓之后也许还要重回故乡。

更多摄影作品请你欣赏

图片提供:王和平

文章撰写:高山猫

作者简介

王和平:武都鱼龙秋林坪村人,北京五棵松摄影协会会员,北京国际摄影文化苑摄影俱乐部成员 。

【民俗文化演出】2019年武都鱼龙镇秋林坪村的社火为何如此火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