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颜骊歌 | 消逝的红颜之秦淮八艳—李香君

 茉语清澜 2020-07-17

. 本文由作者刘江生授权茉语清澜发布

  历史撕裂的伤痕

消逝的红颜之秦淮八艳--李香君

    主播丨乡 音     

   编辑丨微 语     

人物简介 

李香君:(1624—1653),又名李香,号“香扇坠”,原姓吴,苏州人。因家道败落,飘泊异乡,八岁时随养母改吴姓为李。音律诗词、丝竹琵琶,无一不精通,尤擅南曲,歌声甜润,深得四方游士追慕,是南京秦淮八艳之一。与才子侯方域相知相交,后拒权贵逼婚,血溅桃花扇,晚年随侯方域回商丘老家,为正统不容,抑郁而终。1699年孔尚任的《桃花扇》问世后,李香君遂闻名于世。

   秦淮八艳--李香君 

秦淮碧水,幽幽不尽,倒影一弯残缺的月。落花似雪飘飞,纠缠如烟草絮,在风中如泣如诉。杏帘高挑,桨声灯影后夜夜笙箫。暗夜里不灭的侬声软语,醉透一声忧国忧民的叹息。

媚香楼外,冷月无声,飘飞的柳絮已飞过厚重的城墙。开着的镂花窗棂,任由寒风灌满。浆声穿越明末烟影,那月仍在河畔挑起沿岸十里灯火,笙歌中剑影弥漫,复社人影幢幢,幔挑帘帐之后,公子与佳人的浪漫,让一幅绝版的诗歌与画,写满了傲雪的梅。

秦淮八艳--李香君 

一树桃花,就这样如火如荼地开放。离人泪,溅落姹紫嫣红的春。绣户萧萧,香闺陌陌,寒风穿堂而过,吹透半壁江山,奈何人面桃花不再相映,水袖荡漾,金珠玉盘,我字字啼血。公子啊,是否听得进这一字一句亡国的悲鸣。

于是,一双素手轻拨续弦的琵琶,青楼的脚步消散在皲裂的乌衣巷。摇断折扇,在期盼的眸子里,为一份傲世风骨,弦断香消的刹那,鲜血飞溅的扇上,我作了桃花舞。

夷族铁骑终于踏上金陵,柔媚的水乡江南倾刻凋零飘败,残军废垒,瘦马空壕,曾经的亭台水榭,已化作过眼云烟。在空旷的殿里,我已不忍再回头看这满目疮痍的故国,十年一梦,为此我欲哭无声。 

秦淮八艳--李香君

栖霞无语,丹碧流枫。这一片山音翠啼,还能否让我忘却亡国的痛?猛抬头,梦里梦了一千遍的重逢,竟是这样沧桑苦涩。执起染血的折扇,曾经的离恨已不值一提,儿女浓情消散在亡国恨里,折了扇骨,碎了扇面,清脆的破裂声,撕碎我心头裂痕。

从此青灯古佛,任前生今世,缘散缘消。

媚香楼倒了,只遗一树桃花。还是让我活在孔尚任的《桃花扇》里吧,千年,做一个垂泪的红颜。

关于

绰约小天仙,生来十六年; 
玉山半峰雪,瑶池一枝莲。 
晚院香留客,春宵月伴眠; 
临行娇无语,阿母在旁边。

——清 侯方域《与李香君》

   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

春溪尽是莘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

——清 侯方域《与李香君》

绣阁漾淮水,夭桃灼灼开。
抚琴馀韵歇,掩卷尾声回。
溅血嗔权贵,却奁皈草莱。
凛然香扇坠,千古节堪哀。

——远鬼斋主人《访媚香楼吊李香君》

纪念

李香君故居:又称媚香楼,位于南京秦淮河畔夫子庙来燕桥南端,钞库街38号。

END

作者:刘江生,1970年出生,已发表散文诗、诗歌、小说、散文等各类体裁文章400多篇(首),出版散文诗集《临水守望》,散文随笔《驿路风痕》、《叶落无痕》、《陪孩子进北大》、《和酒说再见》、《诗酒德行》,长篇小说《我爷爷的双阳河》、《双河税案调查》。现为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大庆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