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牌旋律 |《喀秋莎》赏析

 茉语清澜 2020-07-17
茉语清澜
每晚八点  与你相约

  

   

《喀秋莎》 中文歌词: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竣峭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姑娘唱着美妙的歌曲,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鹰;

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她还藏着爱人的书信。

啊这歌声姑娘的歌声,跟着光明的太阳飞去吧;

去向远方边疆的战士,把喀秋莎的问候传达。

驻守边疆年轻的战士,心中怀念遥远的姑娘;

勇敢战斗保卫着祖国,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寒柏译)

 

 赏析丨于伟 

《喀秋莎》是二战期间在苏联广泛流传的一首歌曲。

《喀秋莎》的原作是苏联著名诗人伊萨科夫斯基写的一首爱情诗,诗中描写了前苏联地区春回大地时的美丽景色和一个叫做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开家乡去保卫祖国的情人的思念之情。诗歌刚发表的时候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苏联作曲家勃兰切尔在报纸上偶然看到这首诗,激情上涌,创作出这首脍炙人口的《喀秋莎》。这首歌曲创作于1939年,但在当时也没有流行开来。两年后(1941年),法西斯德国入侵苏联,苏联卫国战争的全面爆发。卫国战争激发了全苏联人民的爱国热情,而这首喀秋莎的适时推出,将年轻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保家卫国的那种爱国主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这首歌曲脱颖而出,并伴着隆隆的枪炮声流传起来。是战争使《喀秋莎》这首歌曲体现出了它那不同寻常的价值。这首爱情歌曲没有一般爱情歌曲表现出来的那种温婉、缠绵,演唱者用高亢激昂的嗓音和曲作者那铿锵有力的斗志紧密结合起来,这歌声将青年男女那种纯洁的感情和正义的战争融合在一起,把姑娘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士兵们的英勇报国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歌声中饱含着少女纯真的爱情,使得那些整日抱着冰冷的武器、卧在冰天雪地战壕里的战士们,在战争的硝烟与恐惧中,使心灵得到了暂时的温存和慰藉。经过这场战火的洗礼,这首歌曲更是被赋予了全新的乃至是永恒的生命。当年苏联很多年轻人,就是在听到了这高亢激昂的歌声,激起了保家卫国的热情,纷纷报名去参加战斗。由此可见,这首歌在当时的影响力。甚至,苏联政府将在二战期间新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火箭炮命名为“喀秋莎”火箭炮,用以鼓舞广大苏联红军的斗志。

在当时的战场上,还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在苏德两军对垒的前线,苏联战士突然隐隐约约听到敌方的战壕里面传来他们所熟悉的《喀秋莎》的动听旋律,可能苏联战士已经将喀秋莎化身为全体战士的偶像。德国鬼子欣赏喀秋莎,被苏联战士想象成喀秋莎正被德国鬼子蹂躏的样子。义愤填膺,纷纷跃出战壕,付出了好几个苏联战士生命的代价,终于把《喀秋莎》这张唱片从德军手里抢夺了回来。正是由于喀秋莎这种精神力量的鼓舞,苏联终于战胜了法西斯德国的入侵,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随着二战的结束,这首极为鼓舞士气的《喀秋莎》歌曲不光流传到了中国,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也受到了世界人们的喜爱。或许人们根本不会想到,作为二战时的敌对方,日本《喀秋莎》的版本竟然是最多的,加藤登纪子的传统民谣版本非常受欢迎,她出生在二战旧时满洲国哈尔滨。另外,中国人熟知的《四季歌》的演唱者日本著名老牌乐队DARK DUCKS也创作了非常好听的日语版《喀秋莎》。日本之前有一部动漫《少女与战车》也把它选入主题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苏联当局为了表彰《喀秋莎》这首歌在卫国战争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还专门为它建造了一座纪念馆,这在人类的战争史和音乐史上,也应该是绝无仅有的吧。

 于 伟, 笔名:钢琴后的人。目前在一个和文字有关的平台做志愿者。喜欢音乐,喜欢文字。更喜欢用文字和音乐相结合来共同探讨人生。


©部分资源采编于网络,如果侵权,请后台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