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涛诵读 | 元旦随想

 茉语清澜 2020-07-17
茉语清澜
每晚八点  与你相约

  

 元旦随想
 作者 | 王文群  主播 | 松涛
 

有人说:“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今天就是“岁之元、月之元和春之元"了,在三元伊始之际,我在岁月的痕迹和沟壑中找寻到寄存多年的儿时记忆。

1974年的跨年,刚上一年级的我第一次对元旦的理解,是源于班主任老师讲到的开门红。记得这一年正是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国‘’工业学大庆‘’的十周年,厂部的大喇叭每天都播放着“大干社会主义有理! 大干社会主义有功!大干社会主义光荣!大干了还要大干!‘’的口号。“四个大干“极大的鼓舞了会战石油职工的斗志,父母们夜以继日的大干,创造了一个个生产纪录。要建设油田,把原油采出来,必须汗珠子掉地摔八瓣,实打实的干。“四个大干“说出了石油职工的心里话,人们大声呼喊,痛快淋漓,挥汗如雨的大干着。在放学的路上,我们小孩子也会奔跑着、歇斯底里的高喊着“四个大干“的口号。1972年10月中央提出提前开发喇嘛甸油田的决定,会战到了1974年年底胜利结束,比计划提前了半年,会战中创造的业绩连同提出的“四个大干“口号也响彻全国。十年前人民日报的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再一次在我厂广播站反复诵读:“没有经受过革命战争洗礼和艰苦岁月考验的年轻人说:到了大庆更懂得什么叫做革命,身经百战的将军们赞誉大庆人是一支穿着蓝制服的解放军。在延安度过多年革命生涯的老同志,怀着无限欣喜的心情说:到了大庆,好像又回到了延安,看到了延安革命精神发扬光大“。这篇通讯定格了大庆人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大庆人,那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时刻鼓舞着我们幼小的心灵。元旦的头一天放学时,老师讲着“四个大干“的口号,并号召我们明天为大庆油田做贡献,送肥到学校,并声情并茂的讲述着开门红这一天,到处是你追我赶送肥忙的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景象,我被老师的情绪感染了,回到家在母亲的帮助下捡拾了一桶的粪肥,兴奋的我不停的问她明天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或许是红的天、红的云和插满铺天盖地的红旗。在期待中终于迎来了开门红的早晨,天灰蒙蒙的,我迫不及待的穿好衣服,戴上头巾和手套出了家门,拎着一桶的粪肥走在厂部和各个车间夹着的路上,没有看到老师描述的景象,也没有行人,我有些紧张和害怕,走了一会儿就急忙返回了家,正好爸爸要去单位加班,看见我问怎么回来了,我说一点也没有开门红,父亲说是不是太早了,就拎起桶要送我去学校,我高兴的蹦了起来,跟着他身后再一次走在送肥的路上。父亲大步流星的在前面走,我小跑着跟着,积雪覆盖的路面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我是一会儿踩雪,一会儿又打着哧溜滑,玩儿的不亦乐乎,到了学校才发现我们是第一个到学校的,等了一会儿班主任老师来了,看到是父亲送我还夸奖了他,并算了50斤的重量,超出了25斤圆满完成积肥任务。

在回家的路上父亲唱起了踏着铁人的脚步走的歌,我学着他甩动着胳膊步调一致的走着,太阳出来照在雪地上,格外耀眼,也拉长了我和父亲的身影。这时路上的行人渐渐的多了,送肥的同学陆陆续续的出现了,路的两侧已经插上了红旗,晨风中红旗飘飘,猎猎作响,那一朵朵耀眼的红仿佛染红了天,也染红了云。更染红了我们这个时代!

作者:王文群大庆人,法律工作者。

主播:松涛, 公务员。用声音致敬生活,乐于在诵读中感受美好,传递温暖。微信号:zst777-daqing

精选美文回顾

身边有你 

走进深秋 

是的  ,这里没有风

 燕语声声话匆匆

 知春

 如果有那样一个黄昏

 距离

 梦里江南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