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器件频频更换为哪桩
2020-07-17 | 阅:  转:  |  分享 
  
器件频频更换为哪桩



可曾想象,在一家大型研发型企业里有如下案例:

硬件工程师设计电路选择了器件库中的某器件,在批量试产产品时,却发现没有库存,即时申请采购,却发现货期相当长,一时难以采购,甚至根本不可能采购得到;

某单板在试产后没多久,该单板上的某器件停止供货;

量产期间,供应商对某器件的批量供货能力不足;

………

等等,诸如此类。其结果必然是通过寻找新的供货来源或器件替代来解决,以致于出现器件的频频更换。如重复性的工作并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相反是一种资源浪费。我们反对频繁地更换新器件,正如我们反对一条道路三天两头地掀开、铺埋设施、填平后又周而复始的如此作业一番。

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

导致该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仅从中探取一二。



表面看来,这些都可以归结为设计者物料选型不当所致。究其原因,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研发人员对于器件信息不清楚,要么是信息渠道没有建立,要么是信息失真。可见,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对器件信息库的管理不善导致的。改善器件库管理手段非常重要,在此暂不作讨论,但研发工程师没有获得良好的信息支持这一问题是非常突出的。

以下两个例子更能说明这个问题:

一位资深的硬件开发工程师,在设计电路时采用了某供应商的某器件,却不知另一供应商的同类型器件——两个器件性能规格差异很小,而公司对于后者每年的采购量都在十几万上下;

硬件工程师需要使用某个器件,在器件库中也找到了类似的器件,但是没有相应器件资料,因此不能确认是否可以在设计中使用,于是另找供应商、寻找新器件。

这里引出一个问题:研发人员需要有关器件信息的充分支持,而在大多数的研发企业内恰恰存在这种支持的缺失!



如果企业内有硬件开发人员存在以下疑问的话,那非常有必要检讨一下器件信息库的管理了:

不清楚器件库究竟有什么器件信息;

不清楚如何从库中选择器件;

不清楚是否可以放心使用库中的某器件,如对环境与法规要求的考虑;

不清楚库中的器件是否可以满足设计与成本的要求;

不清楚何时必须要提前备料以用于开发与试制;

不清楚供应商是否还能提供所需要器件;

选择器件意味着设计的成本和可靠性,其影响深远。早期阶段的错误选择会葬送一切原本的优势并导致产品推迟上市,利润随之降低。



在此,本文着重探讨一下如何让研发人员获取他们需要的、也是研发人员应该知道的信息。

那么硬件开发人员需要哪些器件信息支持呢?

当硬件工程师在设计电路时,必须会涉及到器件的选择。需要了解的信息有:

基本信息:物料代码、物料描述、特征参数、计量单位、使用状态、物料资料、优选等级等;

品质信息:IQC合格率(累计/单次);

供应商信息:规格型号、优选顺序、批量采购交期、最小批量、批量价格等;

库存信息:库位、仓位、库存量;

其它信息:引用记录、变更记录;



物料/器件是产品或模块的最基本组成构件,以下统称为部件。对于部件,从上述信息分类来分析每一类信息需要能展现到什么程度?

基本信息:

部件代码:每一种部件都必须有且只有一个部件代码,该代码具有唯一性。

部件代码必须具有统一的编码规则,其中必须要有明确的分类体现。如图1所示,部件代码的一种编码方案如下:



部件代码的编码方案

部件代码通常由分类码与识别码构成:分类码中通常也会大类与小类区分,比如上述方案中的例子,可以是前两位是大类编码,接着的三位是小类编码;识别码一般是流水号。

研发人员,尤其是硬件开发人员必须要清楚这个编码规则,对于常用物料,应当有见代码就是知道是哪一类物料,这对于硬件人员查询物料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编码规则不能太复杂。

其次,必须要向硬件研发人员发布《硬件员工工作手册》(每一个硬件产品研发型的企业,都应为自己的硬件研发员工编制对应的员工手册,使其快速掌握工作方法),其中应有关于部件编码的章节,详细描述编码规则及分类码的详细解释。

部件描述、特征参数:部件描述实际是上一组特征描述,通常的格式有“通用名称-部件描述-专业型号/特征参数”,但也可根据公司所用物料特点制定此命名规则。一般情况下,不同大类的物料的部件名称在命名规则上会一些差异,但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应太大,只要便于学习与记忆为好。

比如,“电阻-片状电阻-75Ω-5%-1/8W-0603”。

计量单位:不同种类的部件的计量单位不同,同时要结合企业内部通行的使用状况来定。比如:在电子产品企业内,线缆的惯用单位为mm,一般部件常用PCS。

使用状态:这个信息很重要,它表明该物料是否处于活动状态。

使用状态与品质信息中的优选等级是相关的。如果使用状态是“有效的”,那么表明该物料正被使用;否则,该物料将被置于“不选”。反之,却不尽然。

品质信息:

优选等级:通常用“优选、慎选、不选”冠之。

“优选”的物料必然是该物料的品质优良、IQC检验一致性良好、且该物料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以满足产品量产的需要。

“慎选”的物料通常是新上市的物料、或品质性能不具有稳定性。

凡具有品质问题的,或已停止供货的物料都将归入“不选”之列。

供应商信息:

供应商代码/供应商名称:这个信息相当来说,对于采购更重要。

规格型号:供应商或生产商对部件的型号定义。

优选顺序:通常以“可选、慎选、不选”冠之。

“优选”的物料必然是供应商供应管理良好的、供应商的商务条件很好。

“慎选”的物料通常是供应商的商务条件较差、供货稳定性差的。

凡是列入“不选”之列的都应是对供应商评估结果为不适宜提供此类部件的。

批量采购交期、最小批量、批量价格:交期对试产与量产影响很大,而价格则与成本紧密相关。

部件资料:物料的资料,由供应商提供,表明该物料的一切特性。

这个信息很重要,是研发人员获取部件特性信息重要途径。

库存信息:库位、仓位、库存量,可以告诉研发人员在设计时是否可以容易获得该物料用以实验。

其它信息:

引用记录:此信息可以让研发人员了解该部件在什么地方被用到。一般地,从器件编码反查其父项编码,即该部件在哪些BOM清单中出现过。

变更记录:该部件有关的上述A~D中的信息更改历史记录。

上述提到的信息,主要是以研发人员的角度去阐述的,而器件信息库中,对于每一部件的信息应不仅限于此。不论如何,这些信息必须要有专门人员管理,时时维护信息,而发起信息变更的可能来自于研发部门,也可能来自于品管,或者是来自于工程部等,而且变更必须可管理的。



接着重点讲述如何让研发人员非常方便地获取上述相关信息,即如何做好信息支持?一句话,做好IT化,利用IT工具实现对上述信息的查询系统。

前面所述信息是按一种结构化的方式、分类分层进行说明,而器件信息库内的记录则是按一条条记录的形式存储的。IT工具应能实现何种查询功以有助于研发人员的使用呢?比如:



物料信息关系图



部件编码规则:查询的内容主要是分类码及对应的部件描述规则。该查询应支持模糊查询;

根据特征参数查询部件:显示结果是可能的部件编码及对应的项目描述清单,并能够通过某条记录进入相应的部件属性表。该查询应支持模糊查询;

根据部件描述查询部件:显示结果是可能的部件编码及对应的项目描述清单,并能够通过某条记录进入相应的部件属性表。该查询应支持模糊查询;

……等等。



其它信息可以在进入部件属性信息表之后再查询,值得关注是理顺部件属性表与其它信息之间的查询关系,如图2所示。

只有在IT系统上做好支撑部件信息管理及查询系统的建设,研发人员才能更好地利用该数据库做好物料选型。

如果研发人员在物料选型时,能够从IT查询系统中获取充分的信息,以有助于对物料的合理选取,既在品质上有保证,也能在批量采购上有信息支持,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器件频频更换的现象发生。

































献花(0)
+1
(本文系汉捷咨询HIG...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