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十穴 针灸内容--“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是针灸歌诀,叫四穴总歌! 意思是:胃肠不好,可按摩足三里穴;腰酸背痛可按摩委中穴;头痛、项强可按摩列缺穴;面部、口部有病,可按摩合谷穴。 所谓“求”是说明位置较深,要用些力,另外就是要找,哪个地方有节节,或是痛疼,就是求到位置了。 ![]() 合谷 “多汗先泻合谷,次补复溜,少汗先补合谷,次泻复溜” “无汗更将合谷补,复溜穴泻好施针,倘若汗多流不绝,合谷收补效如神.” 腹痛,便秘:手阳明经属大肠,合谷又为其原穴, 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疾也。 另外,合谷与太冲同用,称“四关穴”.一为阳经代表性原穴,一为阴经代表性原穴,基于阴阳相交之理,故可通关启闭,开窍醒神,对于闭证,癫痫,癔病,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失眠均可取之。 合谷对内分泌系统也有影响,并且也是针麻手术的重要穴. 刺灸法:直刺0.5-1寸,也可透后溪,此穴针感较强。 孕妇禁针。《铜人》:“妇人妊娠,不可刺之,损胎气。” ③配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悬钟治下肢病(疼痛、麻木不遂) 三里,内庭 曲池,合谷 委中,昆仑 后溪,列缺 环跳,阳陵 ![]() 三里内庭穴,肚腹中妙诀,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切,腰背痛相连,委中昆仑穴,头项如有痛,后溪并列缺,环跳与阳陵,膝前兼腋胁。 临证作为主穴,可辨证加穴使用,可立杆见影。 内庭次趾外,本属足阳明, 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 瘾疹咽喉痛,数欠及牙痛, 疟疾不能食,针着便惺惺 曲池拱手取,屈肘骨边求, 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 挽弓开不得,筋缓莫梳头, 喉闭促欲死,发热更无休, 遍身风癣癞,针着即时瘳。 昆仑足外踝,跟骨上边寻, 转筋腰尻痛,暴喘满冲心, 举步行不得,一动即呻吟, 若欲求安乐,须于此穴针。 后溪穴:八脉交会穴 通督脉 肩周炎、颈椎病 治疗此类疾病适宜用小肠经上的后溪穴,后溪穴在手上,却是治疗肩周炎、颈椎病 古人说“后溪专治督脉病”,就是说督脉上的问题都可以找后溪穴来配合治疗。 刺激后溪穴。如落枕的情况,可边刺激后溪穴,边试着转动脖子,待脖子可以轻松转动之后便可停下。按摩后溪穴后还可以按摩前谷穴,起到一个巩固作用,前谷穴与后溪穴相邻,与后溪穴平行。 环跳在髀枢,侧卧屈足取, 折腰莫能顾,冷风并湿痹, 腰胯连腨痛,转侧重欷歔, 若人针灸后,顷刻病消除。 阳陵居膝下,外臁一寸中, 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 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 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 ![]() 治病穴位对比: 中医贵在变通,老祖宗留下的方法穴位经络,都做了很好的模范,参照和医案。这些古籍为我们以后的经络发展提供道路,指明方向。我们要活学活用,不要沉古。吧更多的东西变为自己的,理解吸收消化掌握。中医治病原本就是那么简单,大道至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身体不适,只需要你懂得养生,知道几个穴位就可以轻松解决身边人和自己的健康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