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底肥系列】底肥施用很关键 用好下茬蔬菜得高产

 新用户14537858 2020-07-17

合理施用底肥,既可以及时“归还”上茬蔬菜所消耗的营养物质,保证下茬蔬菜营养的供应;又能改良棚室土壤、培肥地力,可以说底肥是保证蔬菜健壮生长的基础。眼下即将进入八月份,秋茬蔬菜面临定植。但是每位菜农种植习惯、种植作物不同,经多年种植后,大棚土壤出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因此,底肥的施用也要因“土”而异。本期,我们针对大棚土壤几种常见类型,有针对性地给出底肥施用方案。菜农可根据棚室土壤状况,合理搭配,灵活调整,选择适合自己棚室条件的配方,从而缓解或逐渐改良“受伤”的土壤,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土壤盐渍化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对于设施蔬菜来说,盐分是指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大部分通过肥料施入,也称之“肥料盐”,目前普遍施用的化肥,除了尿素之外,化学上统称为“盐”,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硝酸钙、硫酸亚铁和硫酸铵等,如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钾等等;而尿素在土壤中3天-7天内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也转化为碳酸氢铵、硝酸铵等化合物,也变成化学上的“盐”。蔬菜是经济作物,需肥量大,肥料投入量也大,若菜农施肥时超出蔬菜的需求量,就会使肥料在土壤中累积,可溶性盐含量升高,土壤发生盐渍化。

发生盐渍化后,土壤溶液浓度增加,根系吸收能力减弱,造成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早衰、甚至出现烂苗死棵,大大降低种植效益。据寿光市同兴土壤肥料测试与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目前很多大棚内存在氮磷钾、盐分超标问题,影响了蔬菜的正常生长。想要改良盐渍化土壤,底肥施用时可参考复合肥+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肥料+土壤结构促进剂的方案,复合肥亩用量为25千克左右,如欧化农业恩泰克,其中加入了硝化抑制剂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可减少肥料淋失、提高利用率;商品有机肥亩用量1000千克左右,如结晶海藻有机肥;微生物菌剂6千克左右,如凯盛菌肥;土壤结构促进剂每亩使用200千克左右,如盈莱土管家素,等等。此方案充分达到了提高有机质,补充土壤菌动力,平衡土壤养分的功能,长期使用能够达到缓解土壤盐渍化的效果。

本报记者 果志华 刘志梅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

文章来源:北方蔬菜报(BFSC20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