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16日)迎来了三伏天的第一天。意味着闷热的“桑拿天”拉开了序幕,因为这段时间的天气不仅很闷热,而且还是高温高湿,人就如同呆在桑拿房里一样,因此也就把三伏天称之为“桑拿天”。 今年有两个“中伏”,换句话说三伏天一共有40天,简直就是超长待机的“烧烤模式”啊!桑拿天来临了,农民最为关注的就是后面即将到来的秋收了,而在民间就有着“秋收不秋收,先看五月二十六”的老农谚,根据四季的轮回来安排农事劳动,其中“春播夏长,秋收冬藏”就是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春天播种以后,夏天的气温高、雨水多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而到了秋季就迎来了收获的季节。这句俗语的意思也很简单,字面的意思是说一年秋季的收成好不好,就看农历五月二十六这天的天气如何。等到农历五月二十六日这天前后,一般都会下雨。如果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下雨,那在后面就容易出现伏旱天气,这样一年的收成就好不到那里去了。农谚都是古人长期观察之后经验的总结,多数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民间也有着“十谚九真”的说法,可见绝大多数的农谚是有道理的,而这句农谚也是如此。雨水对于农作物的生长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进入到伏天以后,气温高,日照时间长,如果长时间不下雨,那农作物就很容易被晒死、旱死,产量肯定会受到影响。而古人在观察中发现,一般到了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前后,也就是五月份底的时候,基本上都会下雨,从而来缓解旱情。如果前面不下雨,到了这个时候还不下雨,那后面下雨的概率就低了,很有可能会出现伏旱天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