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伏赋

 我的七彩石 2020-07-17
         入伏赋
                                

   入伏桑拿服,

   经常亲水壶;

   菊花茶常饮,

   绿豆能败毒。

   竹叶好清凉,

   冬瓜做汤煮;

   薏米能除湿,

   西洋参能补。

   对人要温情,

   对己心宽舒;

   安然度盛夏,

   平淡过三伏。入伏赋

今天(7月16日)迎来了三伏天的第一天。意味着闷热的“桑拿天”拉开了序幕,因为这段时间的天气不仅很闷热,而且还是高温高湿,人就如同呆在桑拿房里一样,因此也就把三伏天称之为“桑拿天”。

入伏赋

今年有两个“中伏”,换句话说三伏天一共有40天,简直就是超长待机的“烧烤模式”啊!桑拿天来临了,农民最为关注的就是后面即将到来的秋收了,而在民间就有着“秋收不秋收,先看五月二十六”的老农谚,根据四季的轮回来安排农事劳动,其中“春播夏长,秋收冬藏”就是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春天播种以后,夏天的气温高、雨水多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而到了秋季就迎来了收获的季节。这句俗语的意思也很简单,字面的意思是说一年秋季的收成好不好,就看农历五月二十六这天的天气如何。等到农历五月二十六日这天前后,一般都会下雨。如果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下雨,那在后面就容易出现伏旱天气,这样一年的收成就好不到那里去了。农谚都是古人长期观察之后经验的总结,多数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民间也有着“十谚九真”的说法,可见绝大多数的农谚是有道理的,而这句农谚也是如此。雨水对于农作物的生长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进入到伏天以后,气温高,日照时间长,如果长时间不下雨,那农作物就很容易被晒死、旱死,产量肯定会受到影响。而古人在观察中发现,一般到了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前后,也就是五月份底的时候,基本上都会下雨,从而来缓解旱情。如果前面不下雨,到了这个时候还不下雨,那后面下雨的概率就低了,很有可能会出现伏旱天气。

入伏赋

       今年的农历五月二十六日正好入头伏,多数地区都认为头伏的时候下雨好。民间还有“头伏有雨,伏伏有雨”、“头伏有雨,丰收可期”等农谚。都表示了头伏下雨,这样农作物更有利于迎来丰收。这个也是有道理的,一方面的降雨了,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利,高温多雨的天气,才能生长更旺。另外一方面降雨还会带来降温,不至于天气太热。从这也看得出来,这些俗语都表达了农民对于丰收的渴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入伏赋

    伏天到了,请大家注意避暑,做好防暑降温,入伏安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