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干净的,无论是面孔,衣裳,还是心灵,思想。干净,是一个人极好的气质,也是对一个人极高的评价,更是一个人极高的修为与涵养。以整洁得体的姿态示人,以温和有礼的言语对人,以善良至诚的真心待人。杨澜也说:没有人有义务必须透过连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仪态上时时保持干净的人,是心中装着别人,也给予了别人最大的尊重。文学大师木心,在1957至1978年的二十年间多次入狱,受尽污秽与折磨。关他的人都在想:木心一定会爬着出来,身子佝偻,衣衫褴褛,肮脏不堪。可出狱那天,所有人都惊呆了,木心腰板坚挺,裤子还有笔直的裤缝,皮鞋擦得能倒映出人影,面带微笑,干净极了,优雅极了。 无论外在环境如何不堪,始终保持干净的仪容和得体的举止,是对世界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外在干净,是一个人最好看的样子;而待人干净,则是一个人最有涵养的样子。言语上,不会犀利辱骂,不会诋毁诬陷,不会因为小事大动干戈。从他的嘴里,你听到更多的,永远是赞美、请教或委婉示意。态度上,常常坦荡纯净,一片赤诚,行得正站得稳,说得出做得到,不玩心眼,不耍手段,不和小人苟同,不和坏人合污。一个干净的人,心无杂质,品无瑕疵,见过世间黑暗,内心依然澄澈;遍历风雨坎坷,也依旧保持初心与善意。苏格拉底说:告诉我谁是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怎样的一种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若以不堪之心度人,迎来的也是这般待你的人。而你若以纯净之心待人,那么你眼之所见也都是纯净和美好。能以一颗真诚的善心对待亲人和朋友,那么他的灵魂必然是清澈如水、干净透明的。人生这一路,首先自己需要也成为灵魂干净的人,有自己的品格与魅力,然后才能与灵魂干净的人为伍。《明朝那些事儿》里有一句话: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能够干干净净度过自己一生的人,是值得钦佩的。一个人,外在样貌是天生父母给的,而内心的纯净却是自己修炼而来的。一个认真生活、热爱生活的人,会把自己当成一颗璞玉,经过切、磋、琢、磨,变得温润,变得璀璨。只有修炼一颗大道至简,历经人事芜杂,世事浮沉后,依旧简单的心才是心净的正解。内心干净的人,尽管周围不断变化、世俗纷扰,也始终能保持自己内心的清澈,能在充满诱惑的物质中脱身,沉下心来做自己。心净虽然很难,但没有那种方式会比问心无愧,昂首向前更容易获得内心的满足。保持心灵干净的人,有着一颗赤子之心,安定祥和,专注工作,专心生活。杨绛的一生活得与世无争,便是源于心灵的干净。名利对她来说是逆流,只有读书、写作,才是顺应天性。 就算是出了新书,她也不喜欢宣传,只是淡淡地说: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心灵不够纯净的人,一生都在追逐泡泡,最终膨胀到了一定程度,砰的一声,一生努力付之东流。心灵干净的人,坦坦荡荡做事,不畏世俗人言,自然少了庸人自扰的烦恼,活得自在,过得心安。干净,说到底就是一种修养,是你经历世事艰难后,以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看过世间的欺骗,走过风雨坎坷,依然听从己心,真诚善良。干净,不仅是一个人最好的底牌,也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气,是一种返璞归真的人格魅力。人世间浮浮沉沉,始终保持一颗干净正直的心才是最高境界。内心干净的人,或许走不了捷径,但一定会比别人走的更稳更远。真正干净的人,既愉悦了他人,又修炼了自己,更净化了这个世界。愿我们都能做一个内心纯净的人,不囿于世俗人言,自在做自己,跟随自己的内心所想,保持简单,如此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