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气重怎么办? 简单易学,每天半小时,轻松祛除体内湿邪!

 书院蓝田 2020-07-18

本文配图资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家庭医生陈思城大夫。还没有关注健康哈哈乐的,可以点击左上角蓝字关注下,谢谢!关注后可获取更多健康资讯和娱乐、正能量小视频,祝大家健康、快乐每一天!   

     春季,我们经常会感觉疲劳困倦、睡不醒,这就是所谓的“春困”现象,“春困”主要与春季湿气大的气候因素有关!我们也时常会听到身边一些朋友说:为什么我睡眠时间已经很足了,但感觉还是很累,很没精神呢?其实这是因为我们体内湿气重的原因造成的。我平时工作中也会经常遇到不少病人总是抱怨自己经常会生病,说自己免疫力差,这个其实不单是免疫力差的问题,也与我们体内湿气太重有很大的关系,湿气不除,身体是不会太健康的。上期我也说了,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气不除,后患无穷!所以去除湿气是很重要的。

           

       如果知道自己湿气重,那就应该好好祛除湿气,还自己一个阳光健康的身体,只有湿气消除了,才不会有越睡越累的感觉,这样学习、做事才会有充沛的精力,才能保持更佳的状态学习、工作。(如果不知道怎么判断自己湿气重的朋友可以关注公众号点阅上期文章或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查阅)。

       祛除湿气除了我上期说的要注意饮食、避湿环境和运动、健脾祛湿外,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穴位按摩与艾灸来排湿。按摩、艾灸祛湿是中医祛湿的有效方法,也十分简单易学,在家就能自己动手祛湿。

一、按摩祛湿:

       按摩祛湿首先要找对穴位,在我们人体身上从头到脚有五大祛湿穴位,依次为:百会穴、大椎穴、神阙穴、阴陵泉穴、涌泉穴!

1
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间联线的交点处,大致在头顶正中央处。

按摩方法:手握成拳状敲打或来回揉搓百会穴3-5分钟,最好有发热之感。此外还可以点燃艾柱,灸熏此穴位。

功效:该穴若受湿气入侵,则容易导致头痛头胀,出现头晕,脑袋也有如戴帽一般的沉重感。刺激该穴位能帮助理顺行气,消除积滞,还可健脑宁神。

2
大椎穴

位置:颈后正中,位于颈部和背部交接处突出的骨头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取穴时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上方即是。

按摩方法:低头,双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的部位,用双手大拇指同时用力来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穴发热。

功效:大椎穴受湿气入侵,易造成肩颈病症如肩膀颈椎酸痛不适等。刺激该穴位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提高免疫力。

3
神阙穴

位置:脐中部,即肚脐眼处。

按摩方法:顺时针揉动腹部,也可点燃艾炷来灸熏穴位;或者涂抹艾草精油于腹部后用热水袋温敷;或使用艾盒,将其点燃后固定在腹部20分钟,注意温度不要太烫。

功效: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脾胃不适、腹胀、大便粘腻,女性还容易引发妇科炎症如白带增多、经血不畅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为主,刺激神阙穴有助于健脾祛湿、强健身体。

4
阴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穴为祛湿要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由膝盖下方往膝盖方向摸索,在膝盖内侧碰到大骨的部分。

按摩方法:点按为主,每次按摩100~160下,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艾柱熏灸此处3-5分钟。

功效:若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会出现膝盖疼痛、两脚笨重、行走不畅之感。刺激该穴位可达到清利湿热,通经活络的效果,帮助缓解腹胀、膝痛等不适之感。


5
涌泉穴

位置:足底,足前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于足底掌心前面正中之凹陷处来找到穴位。

按摩方法:点按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佳,两侧交替进行。也可用温热水泡脚后艾灸,双足穴位各灸15-20分钟。

功效:涌泉穴受湿气入侵,会导致膝关节痛、风湿及全身疲劳、浮肿。常按此穴有助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二、艾灸祛湿

除了按摩祛湿外,艾灸祛湿也是不错的选择。《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辛、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现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本草从新》亦有言:“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湿散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利用艾灸来祛湿早在古代就已经有了,因此绝对是行之有效的祛湿经验方! 不懂艾叶的请点击☞  识中药:艾叶

艾灸祛湿:推荐养生穴位

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经常艾灸可以让您轻松祛湿。艾灸祛湿也是要找对穴位才能收到理想疗效。艾灸祛湿主要取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丰隆、解溪穴来进行艾灸。

1
关元穴

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灸此穴位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

2
命门穴

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

3
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灸此穴位不但可以祛湿,还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4
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

5
丰隆穴

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

6
解溪穴

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

注意:进行艾灸操作时,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皮肤上2~3厘米处熏烤,以使穴位局部出现温热感、红晕,一个穴位施灸10~20分钟左右为宜。 当然除了按摩、艾灸外,拔罐祛湿也是一种选择,只不过按摩、艾灸可以自己在家进行。如果湿气比较重或不怕麻烦的也可以去医院找专业医生拔火罐祛湿。

看完点亮“在看”支持下,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