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国考古团队发现疑似匈奴龙城遗址

 行者aw7sg93q3w 2020-07-18

今日,蒙古国乌兰巴托国立大学的伊德尔杭盖博士公布了该团队的最新考古成果,由其牵头的项目小组在蒙古国后杭爱省的考古调查中取得重要发现,在一处城址中发现了“天子单于”字样瓦当,蒙方学者认为此处遗址应为匈奴的“龙城”。

此次公布了最新发现的瓦当,其中一块残片上写着“天子單于”,而另外一块残片上的文字释读为“天子單于與天毋極千萬歲”。“與天毋極”是汉代瓦当上常见的文字。

据史书记载「龙城」是匈奴的宗教祭祀中心,《汉书‧匈奴传》有云“五月,(匈奴)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 而2017年的时候中蒙联合考古队就在这个区域就发现了大型土木祭祀建筑的台基遗址

瓦当的出土意味着匈奴的建筑很可能是采用中原的技术或者直接聘用汉朝工匠来修建的。

如果此处被确认为《史记》和《汉书》中记载的「龙城」遗址,无疑这将是继汉代「燕然山铭」之后,蒙古国又一项重大考古成果。



参考资料:

▲ 汉  与天无极瓦当

▲ 汉 长毋相忘瓦当

1954年内蒙古包头墓葬中曾出土“单于天降”瓦当,泥质灰色,径17.1厘米,圆形,边轮宽,筒部残留一部分,现藏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

▲ 汉 天降单于瓦当

瓦当俗称瓦头。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也叫滴水檐)前端或位于其前端的图案部分,是古建筑的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先秦两汉“瓦当”是古代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

汉代出现了文字瓦当,多作篆书,依文字内容可分为宫苑、官署、祠墓、宅舍、吉语、纪事等几大类。汉代建筑瓦当内容有吉祥语如“长乐未央”、“长生未央”、“与天无极”等,也有标明建筑物名称与用途的。

“单于天降”瓦当中的“降”是个多音字。“降”有两个含义:读jianq,诞生,降生;读xiang,降服,使驯服。有专家考证,在汉代以前上百种古籍数千万字中近百个“天降”连用的语句里,“降”只读作“jiang”。“单于天降jiang”,是匈奴天神信仰的表达。

该历史专家认为“单于和亲”、“单于天降”都是古代民族和解之义。《前汉书·元帝纪》:“虖 ( 呼 ) 韩耶单于,不忘恩德,向慕礼仪,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陲,长无兵革之事”。

然而汉代瓦当“四夷尽服”瓦当的出现却让一些学者认为,此类瓦当意味着当时的各种蛮夷都向汉朝称臣。同理,“单于天降”或为单于向天朝降服之意。而通过此次蒙古国“天子单于”瓦当的出现,“单于天降”或读jiang的可能性更大。


西汉初期,匈奴不时侵扰内陆,掠夺财物和人口,威胁到汉朝政权稳固。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经过十余次较大的战役,击退了匈奴。此后汉王朝历代对匈奴用兵,取得了对匈奴的优势。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成南北二部,南部匈奴建庭五原塞(今内蒙古包头),依附东汉称臣,被汉光武帝安置在河套地区。汉朝派匈奴中郎将率兵保护,并每年给归附的南匈奴一定的粮食、丝帛等物资。

✪ 感谢刘斌先生慨允刊布译稿|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部分内容亦参考天可汗文化头条号

亚洲考古新媒体 出品

仅供学习 侵权即删

来源:受权刊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