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家》,让我们看到经典流传背后的故事,家国情深,黄河绝唱

 影视资讯梦工厂 2020-07-18

家国情深,黄河绝唱。音乐家颠沛流离之际心底依然执着挚爱,始能留下传世之作。

前几日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老师来到深圳,他讲了一位老领导当时负责冼星海在延安创作《黄河大合唱》时的接待工作,在上海游浦东时他给叶辛老师讲述了这个创作故事,叶辛老师又绘声绘色向我们转述了这个故事。

词作者光未然彼时尚籍籍无名,当他初次把一组歌词展示给冼星海时,当时被泼了很多冷水、因贴近生活的语言如“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等被戏谑为街头三句半的作品,却受到了冼星海极大的肯定与鼓励,光未然喜出望外,大胆邀请冼星海给词配曲。

词曲作者有感于黄河上船老大撑着羊皮筏子穿越惊涛骇浪,战天斗地的勇气与坚韧,心中有了歌颂黄河鼓舞人心的创作灵感。在当时延安艰苦卓绝的物质条件下,老乡家的老母鸡也带着部队和老百姓对音乐家的崇敬与爱护,对音乐的憧憬与期待,变成音乐家一顿顿案上美食,为《黄河大合唱》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

这样的契机下,恰逢《音乐家》电影上映,就很想一睹为快。

冼星海流落在战时苏联现哈萨克斯坦的街头,《音乐家》剧照

影片很大一部分是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拍摄,充满异域风情。冼星海为了完善对《黄河大合唱》的编曲,化名黄训来到前苏联。火车到站,乘客上车下车,冼星海邻座小男孩在车下水龙头接水,一切平静而祥和。苏联卫国战争爆发,突如其来的大轰炸中男孩被飞来的枪弹击中,冼星海眼睁睁看着小天使一样可爱的生命逝去,这悲惨瞬间无疑给音乐创作者带来极大的震撼。

冼星海被困苏联,无法回国,他流落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街头,去到离音乐最近的大剧院,这里早已各国音乐家人满为患,里面倒像巨大的战时伤员救助站,这位中国著名的大音乐家蹩进剧院的角落,席地而坐,挚爱的音乐让他暂忘困顿,在一张张五线谱上留下自己珍贵的音乐创作。

剧院乐队总指挥,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慧眼识珠,在那段艰难岁月里给了冼星海极大的帮助,他发现了冼星海的音乐才华,把冼星海请进乐队,并安排他在自己妹妹家吃住。

冼星海和母女二人相互谦让分食一个珍贵的煮土豆,于严寒中卖掉自己的大衣想为母女添些吃食,女主人把自己死去丈夫的大衣送给冼星海御寒。相濡以沫的日子里他们之间有了胜似亲人的情意,这家的小女儿深情地称冼星海为“阔克”(对喜欢长辈的尊称)。

哈萨克斯坦的母女,背后是她们简陋温暖又有些童话色彩的蓝色木屋,《音乐家》剧照

真正的音乐家一定是满腔家国情怀的,冰冷麻木的内心写不出产生共鸣的好作品。那位在战争中失去所有家人的乐队最优秀的小提琴家,激昂从军奔赴战场,为国捐躯。一位昔日的音乐家在音乐与面包甚至音乐与一瓶酒的选择中,选择了酗酒麻痹,自杀身亡。冼星海在这对母女的蓝色木阁楼里,夜以继日地谱曲,练琴。他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大剧院,无数次用音乐抚慰了人们饱受战火摧残、布满疮痍的心,助人们在困境中重生勇气看到希望。

音乐家不是孤立于生活之外的存在,他必有一双慧眼、敏感善良的同理心、强烈的家国之爱、对艺术坚定执着的追求、敏锐的艺术捕捉力,然后方有深入人心的作品。

前苏联是一个热爱音乐崇尚音乐家的民族,征兵时高阶军官免除了一名音乐家的兵役,他说音乐家应该留在剧院里而不是战场上。这是影片让人心生温暖、钦佩感动的一个情感传递。如同《钢琴家》中德国军官对犹太钢琴家皮尔曼的保护和帮助,这种情感跨越了民族种族,超越了战争,体现了全人类对音乐家的崇敬敬仰。

音乐不分民族种族,没有国界。音乐能抚慰人心,鼓舞激情,音乐是一种直达人心的语言。冼星海亲历了前苏联的卫国战争,在炮火笼罩的阿拉木图写出了歌颂哈萨克斯坦民族英雄的乐曲《阿曼盖尔达》,这首乐曲也为苏联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法西斯保家卫国做出巨大贡献,中国音乐家冼星海的名字也走进无数苏联人民的心中。

冼星海被困苏联心系祖国,思念家中妻女,阿拉木图乐队解散后,冼星海被分配到离中国最近的边境小镇继续音乐工作。终于见到中苏边境线,冼星海发疯般冲到国境线边,痴狂地喊着那是我的祖国!那是我的祖国!看到这儿,我流泪了。他隔着铁丝网边境线,抓起对岸自己祖国土地上的一捧白雪,那种最朴素的爱国情感赤诚炙热之极。

在这个离祖国最近的边境小镇,冼星海在一次音乐演出中轰然倒地,他有生之年没能再回到祖国,没能再看到亲爱的妻女,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以短暂的生命留下璀璨的黄河绝唱。

冼星海的妻女,没能回去的家。《音乐家》剧照

冼星海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千余首乐曲,遗憾的是部分失传,现流传于世的仅有250多首。那首脍炙人口的《黄河大合唱》慷慨激昂的“……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从黄河边首演至今,我们已代代传唱八十年。

电影《音乐家》,让我们知道经典流传背后的故事,让我们重走音乐家练成之路,让我们坚守情怀激燃梦想,成为于家于国有益的人。

走出电影院,看到华强北街边一角落不知为何摆了一架旧钢琴,一位不太有艺术家气质的先生在弹琴,成曲调,尚可。我很想采访一下这位弹琴先生听听他的故事,因还赶着去参加一场讲座,只好远远拍张照片就跑了,这情景让我想到音乐家作品对全社会的影响,好的作品对人心灵的引导,对人感知幸福能力的提升,再一次感到音乐绵延不绝的力量。手机看电影

深圳街头偶得,音乐让生活更温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