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作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女人体 2009年40×45 我虽然是写实画家 但我画面中的一切 都来自内心的判断和主观选择 我画面中的人物往往并不漂亮、艳丽 但往往会让人过目不忘 对于性格的写实是我一直更为注重的 性格特征也是我选择表现对象的主要标准 对于未来 最大的愿望辞去现有的一切职务 排除一切干扰 当一个地道的画家 安安静静地画画 郭润文 生于1955年,籍贯浙江。 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获学士学位; 1988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助教班。 造型学院院长,国家画院油画院副院长, 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我的绘画作品 追求的艺术秉性 就是一定要画出我所感动的东西。 这是一种外在事物 或社会生存环境使我产生的感动, 我想要把这种感动表现出来, 这是我追寻的。 我的绘画所要表现的感动 建立在一种慢热的状态中, 而不是突发性的, 不像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 一个突发事件, 令人十分的震动、惊讶。 在我的画面中 看不到惊心动魄的场面, 看不到突发性事件的影响, 我的绘画 是来自精神含意层面的, 人物的表情、手势、服饰、环境、气氛 所透露出的一种舒缓的感染力。 郭润文《侧视女裸》100×60cm 2015年 白色 2013年 100×73cm 撑着头的女裸 2012年 80×50cm 半身女人体 2009年 50×60cm
站立的女裸 130×50cm 2004年 模特儿 154×96cm 2003年 侧光的裸女 女裸 2001年 55×50cm 人体 1998年 134×120cm 女人体 1998年 120×100cm 背面 1988年 80×55cm 人体 1991年 60×45cm 人体 2002年 60×80cm 艺术家作品专辑回顾 虽然他也精通 风景画、静物画 但是毫无疑问 真正属于他的领域 是写实人物画 田姑娘 2017年作 57*47cm 黑眼睛 2017年作 63*49cm 郭润文画中的神秘主义 是郭氏画风的底色 象征、隐喻以及时间错位、怀旧气息 构成了郭润文创作手法 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间息 2017年作 80*50cm 距离 2017年作 57*47cm 他喜用象征、隐喻的方式 来表现人物 有时常常把不同时期 的物象并置于画面 追求一种神秘美 具有明显的神秘主义特征 莎拉的钥匙 2017年作 180*80cm 窗外 2017年作 80*50cm 他的人物形象极富意蕴 表现出深刻的哲学思考 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这在写实画派中显示出独特性 小青 2017年作 63*49cm 月悦 2017年作 50*55cm 郭润文写生现场 风景写生作品 风景写生作品 中国女孩 2016年作 100*80cm 温柔的光 2016年作 80*50cm 写实不等于保守, 要将这件事做好, 非常有难度。 习作 2016年作 80*50.cm 丁晨的肖像 2016年作 80*50.3cm 这种难度难到什么程度, 难到就是说这个人物的每一个形象的选择, 服饰的选择、光影的选择、脸上的表情的选择, 等等一系列都超乎人的意料之外, 难度在这个地方, 超乎人的意料之外是最难的。 犹太雕塑家 2016年作 40*40cm 红衣女 2016年作 70*30cm 别人一看,哎,很朴实, 怎么他想到的东西我们怎么没想到? 这一点是最难的。 阅读 2016年作 70*30cm 花裙子 2016年作 70*30cm 写实因为它是具体的形象, 但是从众多的写实里面, 你的绘画一放进去就跟别人的不一样, 可以很快的识别出这是谁的, 这就是我说的难度。 老胡 2016年作 80*50cm 萌娃 2016年作 80*50cm 斯密斯 2016年作 81*53cm 莫奈花园 2016年作 50*73cm 巴比松小径 2016年作 40*40cm 东边下雨西边晴 2016年作 65*46cm 法国小镇教堂 2016年作 65*46cm 雨后塞纳河 2016年作 40*40cm 我的绘画作品 追求的艺术秉性 就是一定要画出我所感动的东西。 这是一种外在事物 或社会生存环境使我产生的感动, 我想要把这种感动表现出来, 这是我追寻的。 郭润文《沉思》80×50cm 2015年 《西式老房子》80×50cm 2015年 《青涩》80×60cm 2015年 我的绘画所要表现的感动 建立在一种慢热的状态中, 而不是突发性的, 不像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 一个突发事件,令人十分的震动、惊讶。 侧视 2013年 80×50cm 持红绳的女孩 2013年 80×50cm 我不是从这个角度, 我需要的是一种慢热的、人文的感动, 这种人文的感动是什么? 是一种细嚼慢咽所体会的精神品质, 它使我产生一种依依不舍的眷恋情绪, 我要将这种情绪 在我的画面中表现出来, 这是我所追求的。 维族女孩 2013年 80×50cm 红头绳 2012年 135×80cm 守家的女人 2013年 30×40cm 容颜 2012年 80×50cm 心事 2012年 180×100cm 任性的女孩 音乐学院学生 2013年80×50cm 局部
出生地 196×115cm 2004年 局部 局部 局部 局部
局部 后台 160×170cm 2010年
空谷 2011年 160×80cm 地平线 130x50cm 2006
局部 ![]() 聆听 150×75 布面油画 2009 局部 在我的画面中 看不到惊心动魄的场面, 看不到突发性事件的影响, 我的绘画是来自精神含意层面的, 人物的表情、手势、服饰、环境、气氛 所透露出的一种舒缓的感染力。 大婷婷 2011年 80×50cm 小婷婷 2011年 80×50cm 持花篮的女孩 2012年 80×50cm 持烛台女孩 2011年 80×50cm 持画册的子君 2011年 80×60cm 大家闺秀 2006年 180×115cm 静持 2011年 60×40cm 抱公仔的女孩 2012年 80×50cm 穿红衣的女孩 2010年 55.5×45.5cm
局部 远方 2011年 150×75cm ![]() 疲惫100×80cm2002年 新年 2009年 80×50cm 局部 正月十五 2009年 80×50cm 遥望 2006年 130×50cm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我最主要表达的是油画本体语言, 比如那一时期的西藏风情系列, 这是一个掌握传统绘画技术和积累的过程, 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后, 我感受着当代艺术多元化发展的节奏, 接收着不同的艺术样式和讯息。 同时,我的技术已经能够让我 自如反映当代社会和我内心的想法, 于是,我的绘画产生了观念性, 表达对于时间、空间错位的思考, 抒发内心的怀旧情结, 突出具有时间沧桑感的印痕; 进入21世纪之后, 我的绘画越来越单纯化, 我希望通过一个简单的人物形象与环境, 直接表达人物的特征与精神世界, 直到现在, 我感觉我的绘画越来越简洁、概括。” 依靠 2009年 130×150cm 盛装 2012年 80×50cm 他是利用 这些图示追求一种神秘气息, 他们离我们视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人物形象往往难以捉摸, 有着宽广的弹性空间。 理想生活 2011年 130×50cm 局部 局部 细细的咀嚼,细细的品读 才能够体验到的。 但有一个原则, 就是我的绘画第一眼的视觉感受 一定要吸引人, 虽然是传统绘画, 但是很强烈, 在展馆中会很迅速地捕捉到, 吸引人们走向作品前驻足欣赏, 细细品读。 孤独 2006年 150×75cm 红茶 2013年 80×50cm 局部 画室里的模特 2004年 154×96cm 演员 2010年 61×46cm 小钟 2010年 40×30cm 美院学生 2009年 35×35cm 手势 2010年 81×65cm 《守望》布上油画 155×235 2009年 局部 局部 局部 凝视 2012年 80×50cm 物语 2007年 150×75cm 塔吉克女大学生 2012年 80×50cm 塔吉克女孩 2012年 40×50cm 本命年 2003年 120×135cm 别克乔治酒吧 2010年 80×50cm 冰酒 2010年 80×50cm 大年初三 2009年 80×50cm 代艺 2007年 60×50cm 俄罗斯姑娘 2009年 40×50cm 老人 35×40 2004 邂逅 2008年162×126cm 甘泉 1998年 46×57cm 汉子桑吉 1989年 52×42cm 课间休息 1997年 90×70cm 缝纫女工 1998年 100×80cm 抚琴的女孩 1998年 120×120cm 克劳迪娅 2010年 61×46cm 回忆 2010年 80×50cm 红布上的女孩 2009年 40×30cm 肖像-布上油画-52×43-1998 美国女人 2010年 61×46cm 榄枝 2011年 80×50cm 意大利女孩 1997年 82×65cm 舞者 2001年 100×80cm 舒缓的乐章 2010年 60×40cm 塔吉 2012年 80×50cm 林中漫步 2007年 190×100cm 美国女孩 2011年 30×40cm 老刘 2011年 55×50cm 老外 2012年 40×50cm 迈克先生 2010年 61×46cm 杰克的肖像 巴渤先生 2010年作 61×46cm 姿态 2003年 150×75cm 李老头 2009年 50×30cm 镜前 1997年 82×65cm 排练 2008年 168×105cm 女子 1988年 75×55cm 梳妆 1997年 116×76cm 回草原 1989年 154×96cm
藏汉 1990年 《春眠》 2001年 55×50cm 英子 2006年 60×30cm 《梦归故里》1995年 121×116cm 《花园里》1994年 70×55cm 呓语 1998年 92×72cm 《混血儿》1987年 52×42cm 少女 1996年 92×72cm 艺术青年 《磬香》2005年 100×90cm 《岁月的印记》1999年 82×65cm 欲望的解释 1998年 100×90cm 画家的空间 1994年 90.5×72.5cm 空间 2005年 100×50cm 《童年的游戏》1995年 82×65cm 《沉浮》布面油画 160×150cm 1998年 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 《磨坊》布面油画 2005年 《十九世纪铁匠铺》布面油画 34×46 2001年 永远记忆 1993年
对白 1994年 120×100cm 《椅子上的缝纫机》布面油画 120×100cm 2003年 纸上作品 塬上 2005年 40×45cm 纸上作品 二月2003年 40×54cm 纸上作品 早春 2004年 40×54cm 风景一, 2007年 风景二 彼得堡郊外 2006年 40×50cm 圣彼得堡街景 美国风景 2010年 65x55cm 篱笆 2007年 40×60cm 塔吉克风景 2007年40×60cm
课植园 五月黄河 2006年 65×80cm
陕北风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