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凝 望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0-07-18




编辑制作:康平法库微同城(ID:ddaqian200012)

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我们的回忆,说着那冬天,

          我们的故事,说着那春季,

            我们眼里的春天有一种神奇。

                                                                               ———《春光美》

 

从前,很是疑惑为什么人们会用“找”来牵出春天?莫不是窗外的桃红柳绿非要千呼万唤才能露出芳容?又或是回归的燕子偏要邂逅踏春的人儿才会怦然心动的呢喃?

  四月的一个周日,一行十余人在期待中踏上了心灵牵引的地方——蛇山沟。

  早在二十年前曾经领着学生春游到过那里,能够留在记忆中的片段是清纯的。

  天是清纯的,没有人为造成的混沌;

  草是清纯的,出了大东门就没有了住宅,路边的小草齐刷刷地茂盛于沟壑上下,草的颜色也匹配周围的青山,间或还有星星点点的池塘;

 

人也是清纯的,利利索索就出发了,没有了琳琅满目的挑选,只是将两个面包或是饼干、烧饼之类的吃食置于绿色军用书包的角落。不时还有捏上一捏(丢失了会饿肚子的。)和挎包绝配的就是那装满白开水的军用水壶。(那水,堪比当下优质的矿泉水也说不定呢。)无论去回,一路欢歌,那场景、那气息,透着干净的淳朴,仿佛是大自然中已定格好的岁月书签……


 而今踏上这块被初春渲染一新的土地,不禁感慨:秋花不比春光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倒不如说:秋花少比春光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一行人沿着依稀的山路不紧不慢地走着,谈笑中没有了面对面的拘谨,迸发出来的的是近乡情更“切”的熟识感。野花绣在草地上,看似无意,却朵朵透着精心的明媚。

 

大抵都是春意的诗句早已烙进心底,所以很是期盼“春阳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按理说花儿并不是人们春景的“独宠”,繁花似锦也不是难得一见。但不知为何,当目及于山洼里的一片桃林时,竟惊叹着呼出来“原来,春在这里小睡!”这一刻,男人眼中的花儿不仅是报春的使者,更是“绕指柔”的精致,女人呢,已不满足目光中的绚烂,而是用抚摸渲染着“爱恋”。吸一口原野的清新,远望天际,心被扯得很远。似有若无的鸟叫声回响在耳畔: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回头望,这群刚刚还在拍照、驻足。那边陡峭的山腰则传来了“爬山了!”落后的伙伴急忙紧随而来。队伍里有个经验丰富的大姐,她算上是专业的攀岩者。她不时地提醒我们:上山的时候,膝盖要弯曲,这样才能减少关节骨骼的损伤。还手把手演示使用登山杖的要领。

 

 很快到了最险要的地势,几乎占定了方可确定落脚的位置,几只牛儿悠闲地吃着草,丝毫没有鄙视我们这些“入侵者”打扰了它们的清净。

  就在我的脚下不再稳稳地踏下去的时候,汗下来了!这时队中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伸出手来,说也怪,当年轻的力量传递给我时,我就势一跃——上来了!

  站在顶上,任由山风徐徐吹来,山下松柏葱茏,远处碧水荡漾,加上脚下褐色的岩石,刚柔并存的秀美勾勒出“石景山春景图”。

 再看身边的伙伴,不去在意谁的脸上被尘土光顾了,也没有人理会衣衫上的草叶,那一刻,涨红的脸上荡漾出春水般的激情。

  席地而坐的午餐更是别有一番风情,自己动手果然畅快淋漓。

  翠绿的黄瓜,把清新留于齿间。山东的煎饼里卷着辛辣的故事,吃下去又有了浓香的回味。没有刻意的雕琢,有的只是实物最原始的告白,同行的人不拘礼节,小酌几杯,瞬间释放了豪爽。这一刻,吃什么已不是内容,山野中清风拂面,自然人与自然的景,以及大自然的给予我们的一切都完美地契合在一起了……

  春姑娘把遇见的故事演绎成柔软的暖,抛给凝望的双眸。

 

下得山来,疲倦掩饰不住喜悦,踩着厚厚得让人安慰的橡树叶子,想着那些撩拨的让人发痒的希望。忽然想起前几天走过教室窗前听到孩子们的诵读:

      我凝望了一冬的

      那片黄叶

      从春天的和声中

      脱离出来

      它在低处

      向上祝福

      ……

                                    止笔于2017年4月22日23:08

作者九儿,原名 韩冬芙,女,法库县实验小学高级教师,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法库县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厚土》杂志诗歌编辑《北国风》杂志网站编辑。辽文化学会会员。

康平法库微同城商业信息免费发,自己就可以编辑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