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平老故事】记几位致力于康平教育事业的老教师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0-07-18


编辑制作:康平法库微同城

(ID:ddaqian200012)

李宜春

李宜春,字幻如,1904年生于康平县王立岗窝堡一个有50口人的农民大家庭里。8岁开始在“私塾”受启蒙教育;12岁民国初年在开展平民教育的影响下到县城第一高等小学读书。毕业后入康平县简易师范学校学习。1921年17岁时赴当时奉天省第一师范学校考学。一鸣惊人,在700多名考生中,名列第二。入学后,在规定的师范生“公费”外,又享受奖学金。他穿戴很土气,但学业优异,颇为学校教师、同学敬重,被推选为班长。在学中,曾参加阎宝航所领导的响应上海“五卅”工人爱国反帝行动。毕业后以入学考试第三名考入当时的沈阳大南关东北大学中国文学系。入学后更加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终于取得名列榜首的优异成绩。不但轰动东北大学,消息传回家乡,更为康平父老增添了光彩。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常以“土包子进城,名登榜首”来激励学生以他为榜样努力向学。三年毕业后,就回到家乡康平被聘为康平师、中(师范和初中设在一起的合称)教师。由于在学生、家长中已获很高声誉,加之勤恳教课,很受学生欢迎,不久被选任该校校长。当时已是伪满时期,在日本统治者未派日本人统治学校时期,他抱着积极教育学生学知识练本领修养品德,消极执行“日满亲善”的奴化教育的态度,努力管理学校。亲自拟定“校训”(“忠敬”二字)“校歌(歌词为“吾校在康平,任务非轻,领导民众,造福苍生,超脱振兴目标定,执事以敬,宅心以忠,诚以将之持以恒,勤以习之辅以勇;勿因循勿欺蒙,黜空谈尚实行,发扬乎吾校校风,改革乎社会先声。世界景仰人钦重,迈越前贤谁追踪")并撰文解释”校训”(校歌歌词就是阐明“校训"的)其中有“校训”者,学校精神之所托,社会理想人物赖以铸成者也,则其所关讵不重哉!余忝长斯校岁月半载,少年气盛,诚不自重,每怀改进之热诚,以砥砺士气……”可是他这种立志宣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教育主张,很快受到日本统治者的抵制和打击。首先是因保存了民国时期的“地球仪”受到经擦特务的审查刁难。继之又为日本统治者派来的“首席教师”(名“岛友三”)所不容,(认为有事不向他请示)精神非常苦闷,曾写《自感诗》其中有“承乏感星霜,思来便自伤,课程嫌峻厉,处事病疏狂,碌碌兼三校,空恐剩一囊……”等诗句,最后又带领学生迎接日本警备队时,站在日语学校学生的前边被朝鲜族教师所侮辱,遂愤然请求调离,于1937年(伪满康德四年)被免去校长职务,调到当时的“双辽县”(郑家屯)任国文教员。仍为人正派,不肯向日本人卑躬折节,又被日本人校长柴为次郎所歧视。年末在他的“考核表”上写上“满系教师中的反动者”的批语。到1942年又因发生学生与警察冲突事件,把他定为“背后策划嫌疑者”,又被调到开原县女子国民高等学校教师,直至1945年“八▪一五”光复。

1946年康平一度解放,设人民政府时,他回到康平,为当时人民政府所器重。县长张雪涛亲自请他任初级中学校长。同年7月“三人调查小组”到法库时,亲自起草签名控诉国民党军队背叛《双十协定》罪行。8月国民党进占康平后,因有老母在堂,正统观念较深,未随民主政府北撤,仍就任初中校长。沈阳解放后,中山中学、五青中、南满中学三校合并为“东北实验中学”后,继任该校语文教师。1956年吉林大学聘任为中文系教师。在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感召下他尽其所长,认真授课,直至1967年9月63岁时退休。1987年9月10日病逝,享年83岁。

杨玉春

杨玉春,字福林,1907年生于康平县马家沟的一个中等农民家庭里。童年入“私塾”受启蒙教育后,正值民国初年提倡平民教育,13岁时,遂到县城第一高等小学校学习。1923年(民国12年)17岁时考入刚刚成立的初级中学,是该校第一期初中毕业生。由于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受“五四”后新思潮影响,加之学习成绩优异,在学校教师鼓励与家庭的支持下,1927年(民国16年)20岁时考入沈阳东北大学预科学习。预科毕业后升入本科(理科)继续深造。1931年(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25岁辍学回到家乡康平,是当时康平受到高等教育学历最高者之一。他在学生时期就感受到康平教育落后,就毅然选择了当教师的职业,回到母校康平初级中学任理化教师。他在学时期学习成绩优异,任教后又认真授课,颇受学生欢迎社会敬重。又因为人正派,在日本人面前毫无奴颜媚骨,虽教学上乘,仍被日本人校长所歧视。不久就把他调出家乡,到新城子国民高等学校任教。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回到家乡仍就教康平初级中学。1947年11月康平解放,1949年康平初级中学复校后,任该校教师直至年届7旬方始退休。

他在新社会二十余年的人民教师生涯中,更焕发了青春。以他精神的科学知识造诣,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不只获得了优异的教学质量,而且带动了一些新教师(大部分是他的学生)的提高。1956年成立高中后,他的化学教学质量不仅该校各科中领先,在市(当时隶属沈阳市)内各高中也居前列。1961年化学高考成绩平均达85分。他的课堂教学最受学生欢迎;他的精湛的教学艺术与热诚的教学态度最受老师同行敬重。不论学生、教师都怀有崇高敬意的称呼他为“老杨老师”。老人家退休后,他的当教师的学生还常常到他家去探望请教;很多升入上级学校的与毕业后在外地就业的学生回家乡后去看望他。老人家身体虽较瘦弱,但精神矍铄,心情舒畅,每天散步拾柴不辍劳动。并写出一些诗歌抒发热爱新社会、歌颂晚年幸福生活的感情。仅择录几首于下:

1、自况

八十一岁一老翁,独坐床头目半睁,闲来吟首唐诗句,常与孙儿吵闹争。

2、烈士陵园有感

(1)一从大地起风雷,诸君奋勇灭顽敌,粉身杀场男儿愿,永留青冢在人间。

(2)春到大地草木生,清明祭扫慰英灵,遍看墓前碑上字,都是五湖四海人。

3、夫妇颂

(1)人到老年话语频,身边有伴陪觉亲,虽然谈些平常事,也慰寂寞暖寸心。

(2)如宾如友感情真,甘苦同尝见精神,时光老去人亦老,生活依然笑语频。

(3)相敬相爱两相依,常使儿孙带笑看,虽然花去容颜改,也留典范在人间。

4、小游

携孙漫步上高楼,一上上到顶上头,心胸开阔视野广,市郊景物眼底收。

5、新年感

万家灯火夜漫漫,钟鼓声中举国欢,祝愿人民多幸福,岁岁连奏凯歌还。

6、旧友来访

故人来访兴味浓,语无伦次扯西东,天南地北漫谈起,最后还是祝福声。

7、生活之一

铺张浪费是罪恶,挥掉财务礼不该,寄语儿孙多警惕,不叫劣迹惹祸灾。

之二

内外孙儿小童真,常来家里到处寻,吃个苹果甜甜口,拾起书包笑出门。

之三

家族亲朋旧友人,登门来访倍觉亲,殷勤迎送不慢待,吃喝茶酒感情真。

之四

大娘大婶左右邻,来往好似一家人,相迎让路低声语,你老何事又出门。

老人家与1989年逝世,享年83岁。

蔡 景 芳

蔡景芳,1912年12月生于康平县方家镇姜家沟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小学毕业后,因家庭信奉基督教,遂到法库县城基督教会所办的“崇德学校”学习。高中毕业后,在法库县内从事教育工作。1941年(伪满康德8年)转回康平,任康平县国民高等学校物理课教师。1945年“八▪一五”祖国光复后,1946年建立民主政府时期,1949年秋国民党占据康平时期均在康平初级中学任教。1947年康平初中一度停办时,任康平县街完全小学教师;1949年康平初中复校后,回校任物理教师,直至1975年离休。

蔡景芳老师性格淳厚,就学时勤奋学习,学业优异,尤擅长物理、英语两科,所以高中毕业后就当初中教师。由于教课认真,在旧社会就享有一定声誉。1949年回到康平初中任课时,受到学校领导与广大学生的信任,更焕发了革命青春,他和杨玉春老师是当时仅有的几名有中学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一些新从小学新提拔上来的青年教师,大部分是他的学生,他不只以他深厚的知识造诣、熟练的教学艺术不但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受到新的青年教师的尊重。在建国初大力发展中学教育,师资队伍亟待充实高的情况下发挥了“以老师新”的作用,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1951年参加了辽西省人民政府召开的第二届模范教育工作者代表大会,被评为三等模范教师。革命事业蓬勃发展的鼓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感召,激励着他克服体弱多病,仍坚持照常上课,认真进行课堂实验,有时晕倒在课堂上,后来在领导的关怀劝导下,不再教课,仍坚持在实验室里管理仪器,指导青年教师搞教学实验。知道1975年年逾63岁方退休。1988年病逝,享年76岁。

杨文郁

杨文郁,字监周。晚清时1894年生于现郝官屯乡小来虎屯的一个农民家庭里。童年时正值清光绪帝改良教育,颁布“停科举以广教育”旨意、办初等及高等小学堂时期。他在乡间私塾学习一个时期后,就到县城创办不久的高等小学堂学习。毕业后又值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封建帝制,成立中华民国之时。在发展平民教育的鼓舞下于1913年(民国二年)到刚刚成立的本科初级师范(五年制)学校学习。由于出身贫苦,学习费用得到政府的资助,激励他勤奋学习,立志为发展康平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各科学业都居上等水平,尤擅长国画。于1918年(民国七年)作为第一期本科师范毕业生成为当时师资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很快的担任了小学校长。1930年(民国十九年)继王悦海任女子师范讲习科兼女子小学校长。伪满时期停办女子师范讲习科后,任康平县第五高等小学校(今郝官屯乡刘家屯)校长。当时刘家屯是豪绅刘明伦的家乡,刘亲自任“校董”对学校人员是有选择的。能到这个学校当校长是必须有一定水平的。当时他亲自上“图画”课。上课时,耐心指导;课后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又亲自辅导练习。所以有不少学生“图画”成绩都很好。如解放后在康平一中任美术教师的杨敬文就是在这个学校在杨文郁老师的指导下打下的基础。我当时也在这个学校读书。在他老人家的指导下对“美术”也产生了兴趣,常常在他的指导下临摹他的作品,提高很快。我在1951年从小学调到康平初中时,就是以任“美术教师”为名,得到当时辽西省教育厅批准的。老人家教学态度非常和蔼,处事忍让,所以人们称他为“杨老太太”。“九三”胜利康平解放后,已年逾六旬,加之身体病弱,深以未能参加革命工作为憾,遂鼓励幼子杨玉田积极参加革命工作。并以能看到新社会祖国事业繁荣为幸,绘一幅奔腾跃进“大红马”来歌颂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送县文化馆展出。1972年病逝,享年七十九岁。

杨文郁画作欣赏

杨荫斋

杨荫斋,字树庭,1897年生于康平县敖海窝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幼年丧父,家庭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童年曾随母亲讨饭,十多岁就到“大车店”去当“小打”(即侍候人的童工),一直没有得到学习的机会。直到十六、七岁,民国时期提倡平民教育,邻村刀兰套海成立公立小学校时到该校去当“校工”,才接触到书本。他深深被学习生活所吸引,劳动之余就站在教室窗外听老师讲课;有空就用右指在左手心练习写字。他的好学精神感动了教师(名张荣)。有时间就主动教他读书写字。他认真学习,虽然每天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但学习成绩仍不在常日学习的学生之下。教师深感到他失学可惜,就到他家劝说他的叔父(他已过继他的叔父)供他上学读书。加上亲友的劝说,他叔父已接近50岁,又到地主家当去当两年“长工”,供他专门读书。二年之后,他已年逾二十,虽未上过中学,但因学习优异,在家乡父老乡亲的鼓励下,开始在本屯教“冬馆”(冬天开学的“私塾”)由于认真教课,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不断提高文化水平与教学能力,很快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年年有人聘请。当时教育部门检查“私塾”教学情况,肯定了他的教学成绩,并批准他到县教育当局办的“私塾讲习所”去学习后聘任他任公立学校教师,以后又升任刀兰套海小学校长(同样教课),在当时教师队伍中享有一定声誉。曾先后被县内较大的村子刘家屯、陶岱屯、卧牛石(现归法库县)聘去当教师或校长。1943年于康平县民众教育馆任中病逝,年47岁。在当时社会,一个祖祖辈辈都是文盲的农民家庭出了“教书先生”是很引起人们的羡慕的。也引起广大农民对子弟受教育的重视,在他的影响下,过去绝少读书人的敖海窝堡(当时只有20多户)也重视让孩子上学读书了。在民国时期就有三个人(包括他,那两个人都是在“师范讲习所”毕业)当了教师。当时村里人都引以为荣,并以他的事例鼓励子弟勤奋学习,学成后也当教师。他的两个儿子(杨满提、杨满坤)在他的教育下,勤奋学习,继承父志,在新社会当了人民教师,并且都取得了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该村现在已先后有20多人分别任小学、中学、中专或大学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