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体质学创始人王琦:开启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新诊疗模式

 王永超的图书馆 2020-07-18
他专于临床,以求医中真缔。


他创体质学,以开现代中医之先河。


他的九种体质学说,帮助调节体质,养生治未病;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解密人类健康密码。

他,就是中医体质学创始人,国医大师——王琦。

体质,是人类生命现象的重要表现形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质特征,这些不同的体质特征不仅决定人的形态结构、心理特征,还决定了他们容易患上哪些疾病。

对体质的研究,古往今来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难点和重点,为了这个问题,王琦大师一直研究了四十多年,从三十多岁的小伙子直到七十多岁的老人。

《黄帝内经》有“阴阳二十五人”之说,希波克拉底则将人分为四种气质,无论东方西方,人类祖先都在不约而同地给人分类,但多年来,一直都未能形成专门的学术体系。

当时35岁的王琦大师与同窗盛增秀合作撰写了《略论祖国医学的体质学说》,将中医体质学的概念首度公之于众。

据王琦大师回忆,最初对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还停留在文献研究阶段,但他很快就意识到,文献整理只是开篇,如果没有后续的支撑,中医体质学是立不住的。

怀着开创前所未有的新事业的信念,将体质学从“创”推进到“立”的阶段,立言开新。王琦大师自发现体质现象后,就开始对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进行整理总结,以此来找出体质学的一些规律;当时还没有计算机、数据库等先进的方法,他完全要靠手工翻阅和查对,王琦大师认为,如今人们认识事物,经常是成分论,即事物所包含的元素,缺少了属性论,即事物本身的性质。


他建议,人们在解读这个世界时,不能只用一种认知方法,成分论是一种解读的方法,我们要知道这种方法,但还有另外的方法,我们也得知晓。

王琦大师表示,研究人的体质类型,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这个群体一旦构成,对临床医疗的干预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琦大师被称为“京城怪医”,他的诊室里总有各种奇怪的病人,有的人怕冷,有的人怕热,临床上总是遇到这些怪病,他就开始琢磨:这些人为什么会有这些表象?他们的体质有什么不同?如何解决他们的痛苦?

中医体质学创始人王琦:开启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新诊疗模式

王琦大师开始慢慢记录这些病人的行为、性状、体态、年龄等资料,通过分析这些病患资料中对应的疾病类型、身体类型、治疗情况等,他逐渐将思维角度从看病调整到分析人的类型,发现了某些体质和某些疾病的关联性。

气虚体质和脏器下垂、感冒有关联,湿热体质和痤疮、湿疹有关联,过敏体质和过敏疾病有关联……王琦大师的研究,第一次把某一类人群和某一种病关联起来,突破了疾病谱的原有划分。

大千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为了更好地读懂人的身体,掌握人的生命动态,提高医疗水平,王琦大师开始进行大量的流行病调查。

了解中国人的体质,需要在全国各地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上万人做调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体质学研究最艰苦的时候,王琦大师和他的学生们,为了获得调研数据,往往是“今天飞长春,明天飞青海”,有时需要骑着自行车跑到很远的地方,还经常在没吃没喝的条件下坚持调研。

王琦大师认为,在发现一种体质类型后,需要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实证这一类型,体质类型的加减需要证据、数据来说话。

经过几年的调研和整理,王琦大师陆续总结出了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和血瘀体质七种体质,中医体质学初露雏形。

1984年,王琦大师被国家派遣到荷兰参加援外医疗,在荷兰,每天找他看病的咳嗽、哮喘、湿疹患者络绎不绝,甚至中国驻荷兰的外交官也不能幸免。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同时得病?王琦大师很快就意识到,这种疾病可能跟过敏有关。

中医体质学创始人王琦:开启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新诊疗模式


荷兰是郁金香之国,每到花开时节,空气中就会漂浮着大量郁金香花粉,王琦大师认为,荷兰人的过敏性疾病,可能跟这些花粉有关。

过敏,是近百年来世界医学领域的一个难题,要解决过敏问题,西医的办法是切断过敏原,对什么过敏就避免去接触什么;但是,空气中微小的花粉,又如何去隔绝呢?

与西方的做法不同,王琦大师将治疗重点放在了过敏者的身上,令人意外的是,用王琦大师的中医治疗过敏的方法,居然奏效了。

吃同样一种食物,为什么有人过敏有人不过敏?同样在花粉季节,为什么有人过敏有人不过敏?王琦大师认为,这些情况只用过敏原是解释不通的,过敏者必然有过敏体质,这是一个体质的状态。

这个颠覆性的观点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争议,王琦大师还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免疫中心的教授产生了激烈的争论;然而,看到一个又一个过敏病人被王琦大师治好,这位坚持否认“体质”概念的美国教授,也逐渐改变了对中医的看法,他甚至称赞道“真了不起,简直是过敏史上的一次革命”。

如今,王琦大师的研究已经得到美国科学家的证实,以科学家解开的花生过敏之谜为例,在花生过敏者基因中的某一个片段,科学家已经找到了花生过敏的遗传信息。

王琦大师以体质为中心,用药物改善偏颇体质的方法,在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实践中,得到了圆满结果。回国后,他又根据过敏人群和抑郁人群的临床特征,总结出了特禀体质和气郁体质,使中医体质学趋于完善,并在两万多例流行病调查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为九种体质。

在王琦大师之前,全世界医学界都在做疾病的分类,对人的分类,只有最基础的血型分类;而包括心理、生理、遗传、社会适应能力等个人要素的体质分型,王琦大师是第一次多维度地把众多个人要素综合起来,分成九个类型

对王琦大师的九种体质分法,一些人提出了异议,他表示,只要经过了流行病学调查,有数据支持,有办法被证实,新的体质分法就可行;如果没有这些支持就说行,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程京教授也认为,体质确实可以无穷细分,但在实践过程中为了保证效率,九种体质已经是非常有效的分法。

王琦大师还表示,九种体质是九种基本体质类型,还可以有亚型,同时九种体质互相之间也有兼加,这是经常存在的,复合率占到40%以上。

北京中医药大学徐安龙校长表示,体质从中医角度来讲,就是人与生俱来的一些生命的能力,从西医角度来说,则类似人的免疫力。北京中医药大学通过研究免疫基因的能力、多态性、变化,和人的体质差异进行嫁接,用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的语言诠释王琦大师的中医九种体质学术分法,研究结果证明这一分类法的正确性。

王琦大师不但将体质辨识运用到临床,开启“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新诊疗模式,还在对中医体质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按照量表开发的科学程序和原则,编制了评价中医体质类型的测试工具——中医体质量表;通过它创立的个人健康量化标准,帮助每个人更加准确地了解自己,从而读懂自己的身体,找到真正的健康源头。

依靠中医体质量表,患者可以方便有效地进行自我检测,了解自身的体质,王琦大师创立九种体质的分类不是目的,真正目的是要帮助人们调理体质。中国人口众多,健康维护和管理只靠医生来做是做不完的,王琦大师希望通过学习体质分类,让老百姓了解自己的体质,了解该怎样管理自己的健康。从给老百姓看病转化到给老百姓做健康管理,让老百姓少生病,实现自主自助式的健康管理,是中医体质学说最大的贡献;中医也由此可以借助新的、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提升自己,拥有更多在世界通行的语言、完善自我。

王琦大师编写的《九种体质使用手册》一经推出,就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美国一位人类学专家全文翻译了王琦大师有关体质学说的论文,卫生部还把中医体质辨识纳入到《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这是中医药首次进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

体质分类由来已久,中国、西方各有一套分类方式,王琦大师在研究古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简单易行的九种体质的分类,而且在全国进行了大量的普及推广和科学研究,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在中医研究的历史上实属难得。

2014年10月,王琦大师获得了国医大师的殊荣,但就王琦大师的中医体质学研究而言,他所研究的已经不是一病一症、一方一药,而是生命和健康疾病的整体关系,这已经不局限在中医领域,涉及到了现代生命科学的范畴。

自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就是基因,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除外伤之外,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和基因有关;而且,人的长相、身高、肤色、性格等均与基因密不可分,而这些,都和王琦大师的中医体质学有相关之处

王琦大师的学生反映,老师不仅重视临床,更重视科研,重视中医与现代科学的接轨、对接,也重视中医的国际化;为了能让中医体质学具有现代科学的品质,从而走向世界,王琦大师也专门找到从事生物科学的专业人士,尝试将人类基因组完成后产生的基因组医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与中医进行结合,尝试在分子生物学层面合理解释中医体质学说。

王琦大师的中医体质学和现代科学的基因相结合,从而获得了一幅全新的生命架构图。如今,中医体质学说已经能够确定哪一类人容易得什么病,接下来,王琦大师的目标是对这一类人进行提前的健康干预,让老百姓管理自己的健康。

最后,王琦大师寄语所有中医人:不要认为中医是传统的东西,它就不能现代化,中医体质学说的成果表明了,中医是几千年流淌的文化也好,医学的积淀也好,它都可以在现代的历史条件下,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