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库老故事】辽太宗与石熊山之渊源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0-07-18

康平法库微同城制作

图片:法库四家子乡八虎山

巴尔虎山(辽代称石熊山)

      天显元年(926年)七月,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攻打渤海回军途中染病身亡,史料记载:“甲戌,次扶余府,上不豫。是夕,大星陨于幄前。辛巳平旦,于城上见黄龙缭绕,可长一里,光耀夺目,入于行宫。有紫黑气蔽天,逾日乃散。是日,上崩,年五十五。”此后,淳钦皇后称制,权决军国事,按中原皇位继承传统,应由皇太子耶律倍继承皇位,但此时契丹族并未形成父死子继之传位方式,又因淳钦皇后不赞同倍继承皇位,因此她尽其所能拥立倍之弟耶律德光。在淳钦皇后支持下,耶律德光于天显二年(927年)即皇帝位,即辽太宗。

辽代法库石熊山

  太宗即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防范东丹王耶律倍,天显三年(928年)“四月戊寅,东巡”,猎于石熊山(今法库境内巴尔虎山),见此山木材乃制箭之良木,命人“于猎所纵公私取羽毛革木之材”,用以制箭,以狩猎取木材之名,监视人皇王耶律倍领地之动向。石熊山上有大片枫林,太宗以游猎之名巡视于此,见此山枫树乃制弓箭之良材,于是命人于此山取材制作弓箭,此后,该山之枫树乃辽朝制弓箭原料之一,颇具盛名。当年(928年)十二月,太宗又趁人皇王在皇都之机,诏令耶律羽之迁徙东丹居民充实东平(今辽阳),升东平为辽南京。史料记载:“时人皇王在皇都,诏遣耶律羽之迁东丹民以实东平。其民或亡入新罗、女直,因诏困乏不能迁者,许上国富民给赡而隶属之。升东平郡为南京。”以此削弱耶律倍之力量。

  天显四年(929年)冬十月,太宗“幸人皇王第,宴群臣。甲辰,幸诸营,阅军籍”,太宗皇帝于次年十月及人皇王耶律倍府第,送倍数十只白鹤,并宴请群臣,检视军队名籍,进一步监视人皇王耶律倍。此次辽太宗检阅军籍中,石熊山(今法库境内巴尔虎山)之军营亦在阅军籍之内。石雄山一地,经太祖发展为屯兵练兵之地后,到了太宗时期已初具规模,太宗征讨四方,多次调集此地兵马前去迎战,兵将骁勇善战,无往不胜,得到太宗皇帝认可,因此太宗对此地十分重视,此次亲自检阅该地军籍,以鼓舞士气。

  天显五年(930年),辽太宗“诏人皇王先赴祖陵谒太祖庙。丙辰,会祖陵。人皇王归国。”耶律倍归上京后,太宗又“置人皇王仪卫”,其实是“置卫士阴伺动静”,在这种情况下,耶律倍被迫南投后唐。

外邦女郎朝圣石熊山

  耶律倍到后唐后,“唐以天子仪卫迎倍”,耶律倍受到明宗礼遇,但当时后唐政权内部同样矛盾重重,明宗后期,其养子李从珂发动政变,自立为帝。此时,耶律倍密报太宗曰:“从珂弑君,盍讨之”,此后,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叛变,上表辽太宗以幽云十六州为条件求援,于是,天显十一年(936年),辽太宗调遣石熊山(今法库境内巴尔虎山)兵卒,亲自南下支援石敬瑭叛军,石熊山将士英勇善战,所到之处,战无不克,最终攻下洛阳,后唐废帝李从珂自焚而死,后唐灭亡。后唐之战大捷,太宗于石熊山处赐宴,射柳,放鹤,赏赉有差。

  会同元年(938年)十一月,石敬瑭以晋帝之名把幽、蓟、涿等州献给辽太宗,此后,战略要地幽云十六州便归契丹所有。幽云十六州的获得与石熊山将帅的奋力参战是分不开的,也正因石熊山(今法库境内巴尔虎山)将士在此次战争中起到至关重要之作用,该地被视为辽代重要屯兵练兵之地,此后每遇重大战役,石熊山兵卒必被调遣,石熊山也因该地将帅的英勇善战,颇负盛名。

作者:陶文静,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