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库老故事】法库大辽宰相系列之萧袍鲁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0-07-18

宰相萧袍鲁

文/李玉君

萧袍鲁,辽道宗时期的北府宰相,生于辽圣宗开泰七年(1018年),卒于辽道宗大安五年(1089年),享年72岁。大安六年(1090年)三月十九日,归葬于祺州(今康平县小塔子城址)娘子庄(今法库县柏家沟乡前山村北蝴蝶山)。

1965年,萧袍鲁墓志出土于辽宁省法库县柏家沟乡前山村。志石方形,边长108厘米,志文38行,满行41字。志盖篆刻“故北宰相萧公墓志铭”3行9字。

萧袍鲁《辽史》无传,其家室不详。墓志中载:“其先兰陵人也。自遥辇建国以还,洎太祖开国开国而下。文物奕代,将相盈门。”1可知萧袍鲁家族自太祖时就是有功与辽朝的。其曾祖父割辇,曾经担任过北府宰相;祖父解里“含章可贞,潜德弗辉”;父名奥干,仕于遥辇克。

萧袍鲁青年时代就有远大抱负,常谈管(仲)、乐(毅)之才,孔明之谋,倍受辽兴宗赏识,“寘(zhi)以近班。入卫周卢,出陪制跸。”2加之心思谨密,忠心勤劳,“寻差知兵帐”。而且“能阅兴赋之耗登,较军师之众寡,若指诸掌,成诵在心”3,他的才能在一次辽夏战争中得到充分展现,为辽兴宗真正赏识。

重熙中,“银夏不恭,灵旗指伐。白旄黄钺,方亲御于六军;尺籍伍符,委分提于七校。以分押领殿中司一行兵马。公奋其余勇,务在先登。提鼓建旗,连挫敌之锐;献俘授馘(guo),常居诸师之先。洎(ji)王师凯旋.主宫饮至,赏功,授本府上史……“4。“银夏”即西夏,党项拓跋部贵族建立的政权,东隔黄河,与辽为邻。在李元昊煽动引诱下,辽朝统治下的山南党项各部及呆儿族叛辽归夏。接着李元昊又唆使呆儿族降户不断骚扰辽朝边境。重熙十三年(1044年)四月,“甲寅,南院大王耶律高十奏党项等部叛附夏国。丙辰,西南面招讨都监罗汉奴、详稳斡鲁母等奏,山西部族节度使屈列以五部叛入西夏……”5。辽朝责令西夏归还叛部,李元昊不给。五月,西南面招讨都监罗汉奴率兵讨伐叛附西夏的党项部落,西夏主李元昊出兵援救党项部,辽军战败,招讨使萧普达、四捷军详稳张佛奴战死。辽兴宗大怒,于是“诏征诸道兵会西南边以讨元昊”6,准备大举讨伐西夏。九月,领骑兵七千出南路;东京留守萧孝友率兵为后援;北院枢密使萧惠领兵六万出北路,兵分三路,发起大规模进攻,于贺兰山北击败夏兵。冬十月丁酉,“李元昊上表谢罪”7,并且交还叛辽的党项部族,兴宗派北院枢密副使萧革到河曲受降。辽兴宗召集步将商议,辽军将领“皆以大军既集,宜加讨伐”8为由,不等受降就督促数路军队掩袭西夏。夏军虽“列拒马于河西,蔽盾以立”9,仍为萧惠所败。李元昊逃走,萧惠指挥先锋和右翼军邀击,西夏一千多人突围出来,在辽军迎击时“大风忽起,飞沙迷目,军乱,夏人乘之,蹂践而死者不可胜计”10,驸马都尉萧胡覩(du)等大臣数十人为西夏所俘。李元昊再次派人向辽请和,并愿归还俘虏。辽兴宗无力再战,与夏讲和,并派人送还先前扣押的夏国使者。

在这次战争中,萧袍鲁率领殿中司一行兵马,身先士卒,英勇善战,连挫夏兵锐气,常居诸师之先,战功卓著,才华显露。班师回朝后,升任本府敞史,后历任左金吾详稳。萧袍鲁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策敌制胜有李弼11之才,御众牧民有寇恂12之治,改任松山州(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县城子屯城址)刺史。在任期间,讼息刑清,因其能力出众迁任归州(今辽宁省营口县归州村城址)观察使。秩满之后,遥领静江节度使(静江军为宋朝桂州,此处为虚衔)。因其清正廉洁、胸怀大志,累迁匡义(即饶州,今内蒙古林西县樱桃沟城址)、彰圣(即信州,今吉林怀德县秦家屯城址)、开远(即云内州,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南沙尔沁城址)、临海(即锦州,今辽宁省锦州是旧城)等军节度使。“威名治迹,所至有称。虽申伯之作翰四方,李愬之秉旄六镇,同年而语,亦未加焉。国家以殷子古墟,鲜卑别部,风俗桀骜,镇抚实难,式籍沉谋,俾遏乱,命公为汤河女直详稳。”在任汤河女直(今辽宁省辽阳、海城东部)详稳时,萧袍鲁恩威并济,人心归向,百姓安居乐业。昌平堡(今法库)有一片常年积水和过湿的土地,每年都会有很多候鸟在此停留,有白鹤、大雁等。其中寓意延年益寿、富贵吉祥的白鹤比往年多出很多,经常可以看到成“一”字或“人”字队形的白鹤群从空中飞过,百姓对萧袍鲁的敬重之情更甚,无不认为这是萧袍鲁的功劳。“高秩厚礼,思报于殊勋;隆器大名,亟膺于异厔。”特授太子太傅。任职期满之后,拜任北府宰相。《辽史》中记载:“大安元年十一月丁酉,以南女直详稳萧袍里为北府宰相”13.萧袍里即萧袍鲁,同音异译。

萧袍鲁有命世之才,又逢知己之明君,经常以修德来要求自己,心怀百姓疾苦。乞求致仕,但辽道宗“重念乃劳,遂违所请。不得已,复起视事。”本将尽心尽力辅佐道宗使其成为尧舜那样的君王,开创太平盛世,然而大志未就,大安五年(1089年)正月二十三日,逝于跟随皇帝出游的行帐。辽道宗听闻后极度悲伤,特为辍朝以示哀悼。大安六年三月十九日,“归葬于祺州娘子庄,从合祔也”。这说明萧袍鲁世居娘子庄,才能“归葬”。

(李玉君: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院长)

注释:

1、向南:《辽代石刻文编·萧袍鲁墓志》

2、向南:《辽代石刻文编·萧袍鲁墓志》

3、向南:《辽代石刻文编·萧袍鲁墓志》

4、向南:《辽代石刻文编·萧袍鲁墓志》

5、《辽史》卷十九

6、《辽史》卷十九

7、《辽史》卷十九

8、《辽史》卷十九

9、《辽史》卷九十三

10、《辽史》卷九十三

11、李弼,字景和,辽东襄平人。李弼从小就有远大抱负,体力超过一般人。在战场上以勇猛闻名。在作战时,李弼总是率先冲锋陷阵,所向无敌,贼众无不怕他。

12、寇恂(?—36年),字子翼,东汉上古县昌平(今北京)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文武备足,有牧民御众之才。后任颍川太守,治颍川,有政绩。一日寇恂随光武帝再至颍川。百姓请求再借寇恂留任一年,皇帝准许,史称“借寇恂”。

13、《辽史》卷二十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