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氏大型活动之--- 番禺“三苏”文化节

 苏氏信息平台 2020-07-18

天下苏氏信息平台

苏氏大型活动之

番禺“三苏”文化节

很多人都知道,在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是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为苏东坡)、苏辙( 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

在广州市的番禺区,也有祭“三苏”活动,他们每年都轮着来举办“秋分祭祖”仪式,而且越办越精彩。而今年“秋分祭祖”,即“三苏”文化节,正轮到甘棠村举办。

九月二十三日的清晨,顺德的天气十分晴朗,碧江的天空中还飘着朵朵亮丽的白云。在晴空下,我碧江乡亲驱车从广明高速再转番禺大道,约三十分钟车程就到了甘棠村的村口。由于主办方的后勤工作做得非常到位,我们的车子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很快就停好了。随着那锣鼓声步近,很快地来到了甘棠村的苏氏宗祠。甘棠大道已开始着八狮巡游,从远看过去,整条大道都舞起了外形威武、动作刚劲的狮子,还有神态多变而又非常盏鬼的大头佛,直引我们哈哈大笑。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舞狮很快来到苏家祠堂门前,一翻使劲起舞后慢慢地开始表现出洗脸、梳胡子、出洞、玩耍、找食物等,再绕着圈子走,边走边晃脑,或是突然站起把脖子伸得高高,非常生动而有趣。正是:

秋风送爽九月天,

锣鼓咚咚苏祠边。

炮竹声声甘棠村,

宗亲欢聚手心连。 

再看苏氏宗祠,很明显刚做过修复工程不久,其木雕、灰雕及砖瓦杉都是崭新而亮丽的,那些金漆在黑色的木面中闪闪发光。从祠堂宣传栏的资料介绍,该祠堂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约1679年),始建筑面积570.80平方米。我再前后观看,祠堂共分前、中、后三进,后座有两个厢房,主要是由石、木柱支承上盖的瓦面,前、中、后三进梁脊均有装饰吼及花、鸟、兽造型。正在沉醉祠堂建筑艺术精美之际,穿着红衫的苏景新(罗家村)走过来与我握手,我好奇地问:你们“三苏”中,甘棠苏、黄编苏、罗家苏的衣服分别是黄、绿、红吗?苏景新笑着点点头,还示意让我等一等。原来他十分客气地吩咐苏家的迎宾小姐苏秀芳(甘棠村),拿出两件黄色的苏家衫,分给我与苏龙基(罗定,番禺工作)兄弟各一件。我们换好衣服后,苏秀芳小姐又热情地给我们介绍甘棠村的简单情况。从她口中得知,原来甘棠村分别有苏地和陈地,两个地都以姓为地方而辖名。苏地现有姓氏:苏、朱、苏(西庄苏)、叶、黄、胡、袁。而陈地有姐氏:陈、蔡。在宋朝时,苏地乃姓欧为开村主,后至元朝再有姓朱和西庄苏的到来,到明朝时,苏氏“远庵公”和“东高”二兄弟才到甘棠,陈地乃姓招及姓林为开村主,后有姓陈和姓蔡到来,当时姓朱和西庄苏与陈地相连,故合并为甘棠村。“甘棠”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树名,即甘棠树;二是指“德政”之意思,因为“康公”巡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式舍甘棠之下。苏秀芳在说话中一直都展示着她那美丽自然的笑容,再看她仪态万方、唇红齿白,她的说话词语优美而且十分流利,仿佛北宋的苏小妹(苏轼之妹)重现……。

不知不觉已到十点,我和苏龙基兄弟再四处观赏。此时正在进行三苏秋分祭祖仪式,这是由番禺三苏选定的十三童子展现仪式,其主要目的是引导青少年了解民俗,不忘祖德,爱国爱乡。苏广伟(西关名人)在此早已忙于拍摄,只见他大汗淋漓,上衣早已湿帖着身体,连长长白白的鬍鬚也沾了汗水。尽管再忙,他还是不忘和宗亲们打招呼和握手,另一只手拿的单反相机在不时捕捉精彩的镜头。再看祠堂天井左侧的走廊,摆放着各式各样甘棠村的农业技术产品成果,有甘棠村特产嫩芥兰、甘棠甜番薯、甘棠脆豆芽菜、甘棠鹅场出品大鹅蛋等系列的农产品展示。再看对面的天井右侧走廊,几位书法家们在摆好的桌子上即席挥毫,把刚写好的墨宝赠送给现场的宗亲,更可按照宗亲的要求词语来书写,两个书法家写的字都刚劲有力、丁真楷草,把每一笔划都显得入木三分,此时前来观看的宗亲赞声不绝,更为想得到喜欢的宝墨而排起了长龙,人声及锣鼓声的热闹在祠堂内已笙歌鼎沸。……

此时“三苏”节的后勤工作人员已忙开了午餐的准备,为了不给本活动添乱,宗亲们都自觉地先找到了自己的餐枱,井然有序地对号入座,有的还帮忙搬凳及分碗筷等,展示出苏氏家族团结友好的温馨场面。端来热茶不久后,开始上菜了。由于在甘棠午餐的宗亲人数也不少,连村口番禺大道的高架桥下也摆满了餐枱,虽然酒席的地方多而分散,但正个秩序井然有顺,这才是开心尽情饮的喜宴。而整个苏宗祠堂可以说是,高朋满座、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来形容。……

吃过饭后,苏沛英(番禺)、苏惠新(揭西)、苏龙基(罗定)、苏坤(东莞)马上又约我和苏炳志(碧江)一起到村里散步。我们漫步在甘棠大街,微微的阳光洒在大街上显得特别明亮与整洁。说真的,甘棠村真是个好地方,这里离番禺行政中心市桥只有四公里,又在番禺大道傍,虽然说是城中村,但同样有着城市街道的繁华,更有四通八达的马路。可能今天是“三苏”节,大街特别热闹,街两旁的商铺都大开正门迎接四面八方的顾客。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一些商家还主动向路人打招呼问好,并说“欢迎苏氏兄弟来甘棠”。展示出甘棠人的热情好客、文明礼貌之道。经过村内的文化公园不久就到了活动的另一个主场地,新天地广场。这时已是下午十四点了,活动中的“百人青少年书法”大赛,就在这个广场大舞台进行的。此时的阳光有点猛,很多宗亲都觉得有点热,但参赛的小书法家们都不惧酷热,他们穿着白色的礼仪服,红领巾在胸前十分耀眼,正在认真细心地书写自己的作品。为了不使他们比赛时分心,宗亲们都只在远处观看及拍照。……

忽然苏渊白(韶关)给我来电,说是广东省武功苏氏联谊会第一届总结会,现在甘棠村委会三楼召开了,让我马上过来参加。我赶快来到会议室。这次总结会由“粤苏会”秘书长苏桂开主持。在会上,省武功(苏氏)联谊会会长苏中平先生,全面回顾和总结了首届联谊会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对如何继续开展今后的工作和巩固成果提出了一些建言献策。在这次总结会上,“粤苏会”执行会长苏晋云、常务副会长苏乌殿、常务副会长苏林基、监事长苏章宏、常务副会长苏瑞通、“世苏”第十届副理事长苏贵涛等宗长,他们各抒己见,分别在总结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发言。最后苏晋云执行会长发出通知,“粤苏会”定于11月28日在南雄市珠玑巷召开“粤苏会”换届选举代表大会,在座的都必须抽时间来参加。通过认真学习这次省苏会精神,更使我们认识到,目前虽然大家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一些成绩,但存在和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还不少,还需进一步互相学习与团结,锐意进取,继往开来,使广东省武功苏氏联谊会有着更大、更辉煌的成就,更同时努力把下一届的世苏会争取在广东省内召开。这些都是靠着我们全省苏氏的共同去努力。……

会议结束后,活动主场地之一的新天地广场已着手准备着今晚五千人的晚宴了,随着时间的临近,各地的宗亲陆续开始进场。从场地环境可以看出,这是番禺当地政府非常支持的,因为五百酒席要占用多少地方?现场就是两条宽阔的大马路,成T字形。全面都封起来,就是为给今天的“三苏”文化节而腾出来用的。并有消防、公安、卫生等部门来积极配合的。可见番禺“三苏”理事会对此的精心策划、考虑周详。只见航拍的遥控飞机在上空不停地盘旋着,地面上的宗亲有的拍照,有的忙着与宗亲们握手,舞台上的大型电子屏幕在放着苏东坡的诗词,广播里讲着苏东坡的故事。从大舞台上远望台下四周,只见都无边无际的酒席,远望在两幢大厦之间,整条马路都是人山人海,几乎望不到酒席的尽头,我们苏氏家族五千人的大型宴会盛放空前。此时,苏杏芝(罗家村)走过来对我自豪地说:“真是奇怪,今天市桥有着倾盆大雨,而这边一直都晴天,真是先祖保佑了”。我微笑着点点头回答:“可能上天不忍心苏氏五千人淋着雨吃饭吧”!……

时间不早了,宗亲们也都按枱号入座了。广东省武功苏氏联谊会常务副会长苏志生,稳步走上台上向各与会宗亲致词:

“大家晚上好!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叔伯兄弟,各位朋友对这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同时感谢赞助这次活动的有关单位(其中包括星河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电建设集团公司、 姚庆良(香港)、广东恒辉建设有限公司、广东建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番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力钢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广东利盾电气消防检测有限公司、广州雄智照明实业有限公司、广州佳盛房地产公司等等单位和善心人仕们),以及各位乡亲。谢谢大家!”

接着给大家介绍番禺“三苏”是指那三苏?原来,番禺“三苏”是指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的“甘棠苏”、大龙街的“罗家苏”和市桥街的“黄编苏”,“甘棠苏”为孟房,“罗家苏”为仲房,“黄编苏”为季房,“番禺三苏”还成立了苏氏宗亲理事会,现任会长也是苏志生;“番禺三苏”每逢农历八月秋分节三个村的苏姓人家都会相聚举办“秋分祭祖”,“祭祖”恭奉的是斜洲公(据《武功书院世谱》记载,斜洲公生于元朝文宗元年,即公元1328年。“秋分祭祖”这一传统习俗约起源于明末清初年间,至今已有约500年的历史,1950年轮值至甘棠苏孟房秋分祭祖后便停办了,2015年起“番禺三苏”重新恢复举办“秋分祭祖”。……

大家一遍热烈的掌声后,接着受邀请来表演艺人《外来媳妇本地郎》的演员黄伟香、谭宪炳及陈贤君等,再加上番禺本土知名演员与主持参与晚会表演,使正个晚会现场气势磅礴,妙趣横生,还有相声杂技表演及三苏风趣故事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全场的高潮,令宗亲们都叹为观止。宗亲们边观看表演边进餐,可能是由于节目好戏连台、群英会萃,又或者是四百多围酒席实在太多太大型了,宗亲们都只在自己的座位上慢慢地品尝着大会指定接待酒“苏东坡”,只有同枱互碰,并没见四处流动碰杯现象。“三苏”节的晚宴也可叫做“三苏”宴,那些菜式名称离不开“三苏”大名。除了“苏东坡”酒,还有东坡发财肘子、东坡竹笋、幸福三苏丁、三苏炖肉汤。我特别喜欢吃东坡竹笋,还有大条的东坡肘子,入口肥而不腻,微微有点辣,十分好吃。“三苏”节里吃东坡美食,听着东坡故事,应景又应节,名副其实的“三苏”文化节。

一个好的宗亲节目,可让宗亲们互动互助,了解自己的宗族文化,更可发扬传统中华文化,了解民族历史,繁荣社会经济,促进国富民强,早日实现中国梦。

甘棠村中盛宴开,

苏氏儿女四方来。

文坡路上志生轩,

三苏文化代有传。

           ---苏晋云

编写:苏健强(广东碧江)

            2017.09.25晚

注:苏晋云,

为广东省武功苏氏联谊会执行会长

左起:苏坤、苏龙基、苏健强、苏景新。

左:苏健强、右:苏秀芳(甘棠苏)

左:苏健强、右:苏小东

左起:苏龙基、苏健强、苏泽新、苏锐光。

左:苏健强、右:苏志行

左:苏健强、右:苏志生

苏茂深说:大会指定的“苏东坡”酒,非常好饮、爱不释手。

左起:余小明(摄影师)、苏健强(作者)、苏广伟(摄影师)

穿绿衫的黄编苏合影

穿红衫的罗家苏合影

黄色的甘棠苏与醒狮队合照

广东省武功苏氏联谊会常务副会长:苏志生在大会上致词。

在起:苏林基、苏健强、苏志行、苏敬源。

碧江参会的部份女宗亲在祠堂前合影

左起:苏根鸿、苏健强、潘小娴(当代女作家)

苏杏芝(罗家苏)在开心地打鼓

左:苏炳志、右:苏健强,在甘棠村委会门口合影

左起:苏桂开、苏林基、苏乌殿、苏中平、苏晋云、苏章宏

左起:苏沛英、苏健强、苏惠新。

左三:苏耿仁(总编辑)、左五:苏茂深(顺德工作)

左六:苏健强(作者)

左七:苏沛英(番禺茭塘)

左八:苏尚凯(苏记起重)

前:苏中平、后左:苏坤、后中:苏沛英、后右:苏龙基。

这帅哥是谁呢?在写留言处猜猜。

“三苏”文化节丰富多彩▶五千人欢宴盛况空前(下 篇)


点开➝苏氏宗亲,您老家那里?请投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