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核心病机新论

 malibag 2020-07-18

弹性自适应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维持着整个机体的功能、结构统一性,自身运动推动着体内物质能量的正常运行,为各功能器官提供物质、能量、信息支持,并作为一个整体对外来刺激做出反应。病理情况则多为机体弹性自适应系统功能发生障碍,或运动发生阻滞,而出现一系列非正常反应,具体如下:

第一节 病理机制

一、受激反动

受激反动,简单说就是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当你牵拉一条橡皮筋的时候,橡皮筋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弹出,这就是受激反动。人体是一个弹性自适应系统,所以也遵循这一规律。人体弹性自适应系统运载物质、能量、信息运动时,若受到外来能量的冲击,则会反应性地做出逆向对抗运动的现象。也就是俗话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如:表证的产生,也是由于表部向上、向外的气机运行收到刺激后产生的反动现象,这属于一种自适应的保护性变化。

不当使用下法后,本来向下运行的胃气反而上冲,就是一种受激反动现象。

二、激发太过

人体的气机运行受到逆向冲击后,会产生一种保护性的反应性对抗现象。但若逆向冲击因素过强,造成了弹性自使用功能衰竭,抵消甚至压制了保护性的反应性冲击,则可使原来气机的运行处于一种失控性的正向太过现象,称为激发太过。

如表气郁遏,采用发汗法本来是要打通郁遏,但过强大发汗不止打通了郁遏,且形成了汗漏不止,就是一中激发太过的现象。

同理,胃气本来主降,有宿食阻滞,用攻下法,若连续攻下,导致胃气下陷,下利不止,滑脱不禁,也是属于激发太过。

激发太过易发生于机体弹性自适应系统本来就比较衰弱的情况,故治疗激发太过,一般需要用到附子。

三、刺激挛引

刺激挛引,是指收到刺激后产生的挛缩收引。人体弹性自适应系统是一个整体,若某一局部存在哪怕一点瘀血、水饮、食积、顽痰等刺激,都会导致整个筋膜系统做出反应而挛缩、牵引,从而形成以刺激点为中心,逐步扩大的筋膜拘挛团,并自其中凝聚更多的痰浊死血,最终可形成徵积。该拘挛团可影响到整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甚至可影响到远端脏器的功能。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妇女使用的宫内节育环,就是依靠节育环对子宫内膜某一点的刺激导致整个子宫、输卵管功能的异常,从而使受精卵无法着床而发挥避孕作用。这也提示,凡使用宫内节育器者,只要发现有不适就应取出,停止使用。

经方体系中的十枣汤、大陷胸汤、抵挡丸、下瘀血汤、大承气汤等,均是依据这一原理而设。

经方诊疗技术中的腹诊,很多也是基于这一原理。

四、阻遏熵增

熵:描述体系混乱度的状态函数叫做熵,是一种测量在动力学方面不能做功的能量总数。机体弹性自适应系统按其自身独有的规律运动的同时运载物质、能量、信息,完成机体的各项正常功能,这是一种低熵状态。这一低熵状态收到阻遏时,其运动就会变得加强而混乱,从而出现一种熵增的状态,具体就可表现为红肿、发热、疼痛、无汗或汗出、强直疼痛及功能障碍等,类似于西医的急性炎症状态。

伤寒六经病的三阳经病,其病理改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阻遏熵增现象。

我们在切脉、按腹中,也能清晰地感受到阻遏熵增现象。比如,重按寸脉,则关脉增强,重按关脉,则尺脉增强。腹诊中下腹部有痞块,则上腹部动气就甚。柴胡桂枝干姜汤,胸胁满微结,所以一般有心下动甚及胸中有动。

五、功能衰退

机体弹性自适应系统本身需要保持一定的活力,作为沟通人体信息,协调自主运动和内脏运动、传输物质能力的总平台、总枢纽,其自身的“功率”、“带宽”必须与机体相适应。若功率过低不能与机体适应,就表现为功能衰退。

六经辨证中的三阴病,三阳病中的各种坏病,大多存在机体弹性自适应系统的功能衰退问题。

在临床治疗中,若发现存在功能衰退,则其他任何治疗即使完全对症,也会表现为全然无效甚至使原有病情加重。经方扶阳法中的扶阳,即基于此。

相反,若实证中伴有功能衰退,在振奋功能的同时采用对症去实的办法,则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千金温脾汤,大黄附子细辛汤,桂枝加附子汤等。

但若功能衰退严重时,当先救其虚,再攻其实。

六、厥闭必热

厥阴病之厥,非单指厥冷而言,更主要的是描述了一种全身外周小动脉痉挛,腹主动脉波动波下行收到阻遏,导致腹深部主动脉周围筋膜系统向心脏逆冲的病理现象。因腹主动脉其位处于前正中线深部,故发生逆冲时,其循行部位与经脉学说中的冲脉重合,故亦称为冲气上逆。

此冲气上逆,其实是前述受激反动和阻遏熵增同时存在的一种特殊现象,根据阻遏熵增原理,无论周围小动脉痉挛伴随的外周虚寒程度多严重,内位的冲逆必然会表现出热象,这就是所谓冲逆必热的原理所在。乌梅丸大队热药中配伍黄连、黄柏等寒性药,也是这个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