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窗 || 黄予 || 晚霞中的红蜻蜓

 溪云斋 2020-07-18

乔延凤——著名诗人,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诗歌报》原主编,《溪云斋》特邀顾问。

溪云斋散文

作者:黄予 

版面:豆丁

晚霞中的红蜻蜓

01

十七岁时,我在县城里读书。在一个夏天的傍晚,一个人抱本书坐在宿舍楼的楼顶,看西边金黄色的晚霞悄悄落下。那时校园的广播里播放的,正是《晚霞中的红蜻蜓》那首歌。彼时没有红蜻蜓,我只看到在天与地交接的远方火红一片,渐渐的,颜色变浅,变浅,到最后,半轮白月亮跳上眼帘。我忽然有一种莫名的失落,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的忧伤。

父亲三十岁时,我出生在他出生的地方,那里贫穷得似乎只剩下在骄阳下破旧的茅厕边乱舞的蝴蝶和蜻蜓,以及夜晚闪闪发光的流萤。然而,我从来没有觉得贫穷是一件让人多么不愉快的事,哪怕它有时候真的让人不愉快。我从父亲的血液里遗传了他敏感细腻、容易伤感的特性,而我自己又是阳光的。当我看到花蕊上飞舞的蝴蝶、池塘边跳跃的青蛙,看到夜晚被奶奶的蒲扇扇得晕头转向的萤火虫,我便觉得,生命是神奇的,而生的气息就会在这个古朴的小山村里绵延下去。

那时夏天的夜晚是热闹的,不像现在这样冷清。往往是我一个人坐在空调房里边看电视边和千里之外的父亲唠嗑,听他讲童年时一起玩的谁谁娶媳妇了,隔壁那双目失明的大婶去世了,或者谁家发了财,谁又盖起了一幢漂亮的楼房。我从来没和他说过,我是如此怀念二十年前的每一个夏天。

我还未成人的时候,乖巧温顺,内向害羞,属于见了生人就恨不得钻到地下的内型,却十分爱热闹。(我想我的两种极端的性情在那时就已经初见端倪了。)我常常很大了还喜欢躲在奶奶的怀里,看她时不时地用扇子在我的头上,或者腿上轻轻的拍打一下,驱赶蚊虫。那时村里还没有电视,也不像现在,每到夜幕降临便麻将声一片。

晚饭后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时光,我喜欢看村里的男女老少饭后典着圆鼓鼓的肚皮,端着自家的竹木凳子慢悠悠慢悠悠地晃到村子正中间那口池塘边,就着一声饱嗝,便开启了一个夜晚的故事。家长里短是婶娘大嫂们的强项,秦皇汉武则是年轻后生的专长,小伙伴们玩捉迷藏,兴奋得像枝头的云雀。我就不声不响地立在他们中间,看谁讲的话题精彩就凑上去听上一段,有时候遇到讲鬼故事,被他们一吓,还要战战兢兢地跑回奶奶怀里。那时我就忽然看到村子东边一家橘黄色的灯光灭了,或者西边一家灯泡突然亮了。这一亮一灭之间,人间的悲喜就这样反复无常的上演。遇上有萤火虫的夜晚,我就跟小伙伴们一起,东一下西一下的忙乎着。而那时,萤火虫该是一种多么神奇的昆虫,只一飞一落,整个童年都被照亮。就像傍晚的红蜻蜓,让我觉得所有的黄昏都和自己一样,是个女孩。

我本能的钟爱红色,是那种火红,鲜血一样,我觉得那才是生命的颜色。我夏天的裙子,大多是红色,这与我的童年不无关系。母亲没读多少书,大道理不懂几个,却很会扎辫子,每天我小小的脑袋上都有新花样。那时没什么发饰,但经过母亲的巧手,穿上红裙子的我也分外阳光。我七八岁的时候,村里人流行看露天电影,似乎是《红牡丹》什么的,爱情故事,因了我圆圆的脸蛋和红裙子,二十岁左右的姑姑们将她们一腔怀春的情怀全倒在我身上,把"红牡丹”那个美丽的外号毫不吝啬地送给了我,直叫道她们出嫁为止。而我当时并不以为然,我觉得我应该更像池塘的上空,在阳光下飞舞的红蜻蜓。

它们飞得并不高,但速度极快,常常在你还来不及准备的时候,“嗖”的一声就掠过了耳畔,等你转身,才看到它们火红的、轻薄的羽翼在阳光下闪闪生辉。我曾捉过不少颜色的蜻蜓,但从来没有逮住过一只红色的。我时常一个人坐在池塘边,看那些蜻蜓在眼前飞来飞去,偶尔会有几只蝴蝶过来凑热闹,但我还是能从那大片飞舞的队伍中,一眼分辨出自己喜欢的那一只,就像在人群中,一眼看到自己喜欢的那个人一样。你看到了,心里就欢喜。

但我终究还是离开了,穿着红裙子徜徉在他乡。迟子建说:我相信萤火虫依旧穿梭于山中的白骨间,吸取千年的能量,照耀我的村庄。我也相信,那红蜻蜓依旧盘旋在池塘的上空,用火红的生命,守护那段并不孤独的时光。

日子就这样流淌着。

在江南婉约的流水间,我看着黄昏徐徐降临。一只红红的蜻蜓立在眸子深处,拭去了我所有的忧伤。

作者简介

黄予,笔名予尔。致力于散文,诗歌、小童话的学习创作。有诗评、散文、短诗散见各类报刊杂志!

入斋云映溪,闲坐心悠然。

在这里,我用自己的方式不停的写你,你没有清晰的面孔,可我确信着你的存在。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李立  冯岩 

王相华   铎木  项见闻

    总编:风剪云

    主编:雪馡儿

制作:豆丁    校阅:馡豆

特邀主播:水晶·简

特邀主播:天宝宝

主播:三月  杨娟

随缘用稿:

随缘投稿溪云斋,作品需原创首发无烦扰,与斋结缘篇勿起他意,扰心责自负。稿费由赞赏产生,发文七日为限,限期内稿费70%与您,30%留于斋用,低于十元及七日后续赏皆作斋用。为鼓励创作和文学宣扬,凡期内阅读量满五百者赞赏稿费增加10%,阅读量每增加五百稿费上浮10%,直至全额发放。如有朗诵的作品,赞赏稿费平台留用30%后,余60%归作者,40%归主播。

投稿微信:lbau786

稿件确保原创首发,纯文本方式发送,并附150字以内作者简介,三日未收到用稿通知可另行处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