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宁学苑 || 沈欣瑜 | 一个人必须有真才实学

 溪云斋 2020-07-18

中宁学苑

一个人必须有真才实学

作者:沈欣瑜

指导老师:李富成

写在前面

为弘扬文化,提高学生文学兴趣,锻炼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溪云斋》原创文学平台与宁夏中卫市中宁二中合作在平台设立《中宁学苑》栏目,由学校老师指导并选出优秀的师生原创文学作品定期推送并适时进行有奖竞赛征文,吸引和鼓励更多学生爱好并参与写作,促进学习。





一个人必须有真才实学

——读《滥竽充数》有感

要想有一番成就,就必须有真才实学,学习也一样,绝不能华而不实,弄虚作假,自欺欺人。一天,我翻开了《寓言故事》,那具有传奇色彩的民间寓言马上把我吸引住了,特别是《滥竽充数》一文,使我感同身,至今令我受益匪浅。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人要虚心,不能不懂装懂。正如孔子所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则寓言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这则寓言平凡常见,但令我收到了许多启发。这则寓言记叙了这么一件事:话说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并且要三百人合奏,他对每位乐师都有重赏。一天,南郭先生也申请入队,齐宣王答应了。其实南郭先生并不会吹竽,每次吹奏时,他便装腔作势,蒙混过关。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湣王继位,他也喜欢听吹竽,但却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知道后,便连夜逃跑了。

我觉得《滥竽充数》似乎在描写着我们现在许多青少年学习的往日的一贯行为。每次上学期间,英语老师总是要求我们多读多背英语单词,然而大多数人并不在乎,不以为然,每次齐读时,总有人摇头晃脑,装模作样,装腔作势,应付一下就算了,每当是时候展现出自己的真正水平,总是一塌糊涂,生活中这样“滥竽充数”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们应该认清状况,不能自欺欺人。

《滥竽充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做人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不学无术,经不起考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种人始终都会被时代淘汰,成为“二等废物”。

是块金子总会发光,无论走到哪里,面对怎样严峻的考验,接受怎样的挑战,克服怎样的挫折与困难,只要是一块儿真真确确,不弄虚作假的金子,都会闪耀,散发出最惹人,耀眼的光芒。

正所谓眼望高山,脚踏实地。是个君子,绝会有用武之地。我明白了要做明日的栋梁,一定要有真才实学,决不能有半点弄虚作假。只要我们树立信心,努力付出,何愁登不上知识的高峰!同学们,开启地下宝库的钥匙就在前方,要想拿到它去获得无尽的宝藏,那就请你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去开启吧!



end



作者简介

沈欣瑜,14岁,就读于中宁二中,已发表文章多篇



溪 云 斋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李立  冯岩   王相华   铎木   项见闻

总编策划:风剪云

编辑制作:风剪云  沙上舟

特邀主播:安心

朗诵嘉宾:水晶·简  天宝宝  李磊  三月  小暖

诚谢友情支持:雪馡儿  豆丁  夕眉  翡儿

随缘用稿

随缘用稿:投稿作品需原创首发,以纯文本方式发送,并附100字内作者简介,投稿三日未收到用稿通知可另行处理。所有作品稿费由赞赏产生,发文七日为限,限期内稿费70%与您,30%留于斋用,低于十元及七日后续赏皆作斋用。合辑作品赞赏稿费留作斋用。朗诵作品赞赏稿费,平台留用30%后,余归作者、朗诵者均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