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汐钰文艺范 2020-07-18

人类在采集打制石器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了玉石。考古发现中所见的最早玉制品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在鞍山海城小孤山仙人洞遗址里,曾发现3件用透闪石玉材加工而成的砍斫器,其年代距今约12000年。不过有的专家认为,由于此时玉、石尚未分离,还不能说是成熟的玉器。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玉石与普通石材的特殊性。玉石的圆润、坚韧、美丽、细腻等物性表现出超凡脱俗的优越性,按照古人万物皆有灵性的观念,认为玉是山川的精华,上天恩赐的宝物,具有沟通天地鬼神的灵性,被作为部族的图腾物、部族首领的标志和祭祀祖先、鬼神的礼仪用品。一般认为各种礼制活动供奉和仪仗品,代表鬼神和权力、等级和图腾的标志物玉器均归为礼制玉器之列。其中,玉璧是礼制玉器中一个重要的品种,存在时间很长,从新石器时代到清朝,都有玉璧出现,可以说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而且到了现代还派生出了一个重要的玉饰品种——平安扣。

关于玉璧的灵感来源,有人认为是由研磨谷物的环状石器演变形成,也有人认为源于圆形石斧等原始工具。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玉璧,形状为圆形扁平体,中部挖孔,根据孔洞的大小比例又分为三种:中心孔洞大于璧面实体部分为玉瑗,中心孔洞等于璧面实体部分为玉环,中心孔洞小于璧面实体部分为狭义的玉璧。尽管造型各有特点,但使用方式大致相同,为祭天的礼器,古代有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用以象征太阳和天宇。后来玉璧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作为权力和等级的标志,既可以佩戴,也可以随葬,同时又是社会交往中的馈赠物、信物。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早在六千年前的良渚文化中,玉璧就已经大量出现,当时的玉璧通常不雕刻任何花纹。到了商代,作为祭天礼器的玉璧,还曾在殷墟的大型祭坛遗址中被挖掘出来。周代非常注重礼制的建立,从而促进礼仪玉器的发展,玉璧由此进入最繁盛的时期,不同的玉璧还被分出了不同等级。这时的玉璧不仅表面雕刻了各种复杂的花纹,而且有的玉璧从里到外都装饰了精美的图案。按类型分,可分为拱璧、系璧两大类。拱璧为持握、供奉的礼器,包括大璧、谷璧和蒲璧:大璧直径在40厘米左右,多用青色玉制作,以与天空的色泽对应,是天子礼天的用器;谷璧的表面雕琢有纵横排列有序的饱满谷纹,即成排密集的,呈漩涡状的小乳钉,寄托了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蒲璧的表面雕琢有蒲纹,呈六角方形格子状,象征草木茂盛,欣欣向荣。系璧形制较小,一般直径为10厘米以内,用作佩饰,系于腰部。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战国时代开始,玉璧不仅纹饰更加精美,而且出现了镂空玉璧和出廓玉璧,出廓玉璧即在璧的外缘雕有纹饰,使玉璧更显高贵。秦汉时期继承了先秦时期玉雕的精华,继续有所发展,并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基本格局,其玉璧的造型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璧两侧密布谷纹或蒲纹,自边缘起,立而平直;第二种是除了有谷纹和蒲纹外,还有以丝束纹为界加一圈相互缠绕的兽面纹;第三种就是出廓璧,出廓部分多为龙凤纹、螭纹或吉祥文字等。汉代以后玉璧形式变化较少,形制纹饰多重复前代,唐代玉璧流行龙戏珠及云朵纹图案,宋元玉璧出现各种凸雕螭纹、兽面纹、花鸟纹等。顺便说一句,春秋战国时还出现了璧、璜等组合的"组佩",成为重要的礼仪佩饰,传至明清时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玉璧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虢国墓地M2001玉器出土现场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以下为江西南昌海昏侯墓考古发现出土的玉璧(含玉环)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到了现代,祭天的仪式虽然不再流行,但向天祈福的观念早已深入我们的骨髓之中。由古代的玉璧派生的平安扣,被认为是一种很吉祥的赠品或自我祈福的饰品。平安扣又称为怀古,是一种璧面较薄、中心孔较小的扣形饰品。有的琢玉师为了体现工艺,常仿照汉代的出廓璧,在璧身之外雕琢纹饰。但大多数平安扣为素面,不做任何雕琢,只是会做一些抹边儿:圆形中间有小孔,璧的中间较厚,而孔处与周围的边缘均较薄。也有的平安扣不做抹边儿,只挖一个小孔,这就对原料有着极高的要求,因为一般情况下最好的原料除了挖作戒面就是做手镯,这种平安扣通常是由手镯的镯芯料制成,所以品质上乘,也十分难得,具有相当的收藏价值。

平安扣的形体可大可小,大者可佩于胸前或挂于腰间,小者可做手链、耳坠,其形圆而无棱角,无论男女老幼,均可佩戴,没有性别和年龄的区分。所以,尽管平安扣造型简单,但却受到人们的喜爱,是收藏、佩戴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以下图片为自家藏品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从苍璧礼天到平安扣

2020年7月14日

庚子年五月廿四

资料来源

I图书类

刘道荣、王玉民、崔文智编著《赏玉与琢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郭颖编著《翡翠品鉴与投资》,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7年版

姚晓刚、乔羽编著《翡翠投资收藏三百问》,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II期刊类

乙戌君《玉璧玉环玉瑗玉玦:我们不一样》,微信公众平台《博物馆看展览》

蔡保全等《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玉器》,《文物》2018年第11期

周世荣《浅谈良渚文化玉璧的功能》,《中国钱币》1998年第2期

钟华邦《玉璧溯源》,《中国宝玉石》2000年第2期

《古代玉器组佩的演变》,微信公众平台《三万春》

III视频类

纪录片《中国古代玉文化》

探索发现《考古中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