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山水美不胜收,品八大山人山水画,方知山水还有这等韵味

 蓝鹰书院 2020-07-18
蓝鹰书画专注于文化领域,书画传播推广领先品牌。
江西山水美不胜收,品八大山人山水画,方知山水还有这等韵味
文/文涓
宜春温泉、庐山瀑布、井冈山翠竹等等,这些江西美景光是远远观赏就让人心旷神怡,身临其境时便知美不胜收。
特别是在初春时节,云雾和群山缭绕间的一抹抹绿色,让游客们满眼尽是春意盎然之感,心灵在恬淡间多出了希望。
八大山人在这样的景象当中也留下了气势磅礴的画作,读来让人心境开拓、受益匪浅。 
1、寄托心境,怀念故国
朱耷创作时的境遇十分特殊,在他六十岁时才开始使用八大山人的名号,而在署名时,又常常将其写成“哭之”的形势,其中意蕴颇为深厚。
这样的名字实则是寄托心境,表达的是怀念故国的感情。 

在八大山人的画作中,也常常会出现一种奇特的鹤型符号,而仔细观之会发现,是“三月十九”的组合体。
而这个日子对朱耷而言意义深远,因为1644年三月十九日,明朝灭亡。 
2、沧桑孤傲,影响深远
清初的“四僧”中,八大山人是代表之一,他们皆为逃避政治剃发为僧,相较于波澜壮阔的山水画,八大山人的画作常常有着一种沧桑孤傲的感觉。

在画中往往树木稀疏、山石倒立,呈现出的画面便颇为个性,但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悲凉感。 
但是观其画作,其中不乏气势磅礴的描绘,展现的是画家心中不受约束、不拘一格的气概。

在这种氛围中所营造的气韵,和很多画家都不同,奠定了清初画坛的繁荣之景,同时对后人的影响也相当深远。
观之八大山人、张大千、齐白石等人的水墨写意画中,可见近代画家受到他的影响不俗。 
3、不求神似,带入情感
相似与否其实在很多画家心中都十分纠结,因为相似是对自然景致的认可和更大程度的还原,而不相似则代表着画家对其中融入了个人情感。
八大山人的画作其实在似和不似之间,因此画中对于心境和精神的塑造较为到位。 

内在的思想和精神比单纯神似的画作读来更有韵味,这也是八大山人画作个性之外的另外一种表现。
作画时如果画家本身有思想、有情感,则免不了将个人思想融入其中,在画中体现的正是这种内涵。 

品味了八大山人的山水画作,读懂了画家心境之后,那种悲凉和愤慨穿越了时光,以具有艺术化的形式展现在面前,方知山水画还有这等韵味!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