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身益寿解百毒——升麻

 心心相印一一一 2020-07-18

升麻的形态特征

又名:周麻。李时珍说,此物叶像麻,性上升,所以叫升麻。在张揖《广雅》及《吴普本草》中,升麻有名周升麻。此周应指周地。

多年生草本,根茎呈不规则块状,须根多而长。茎直立,有分枝,被疏柔毛。羽状复叶,叶柄密被柔毛,叶片卵形或披针形,边缘有深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被短柔毛。花序生于叶腋或枝顶,圆锥形,白色。果长矩圆形,略扁。

药用部分:升麻根

修治:雷斅说:采得升麻后刮去粗皮,用黄精汁浸泡一夜,晒干,锉碎蒸后再晒干用。

李时珍说:现在人只取里白外黑而紧实,称作鬼脸升麻的去须及头芦,锉碎用。

性味:味甘、苦,性平、微寒,无毒。

李杲说:升麻引葱白,散手阳明经风邪;引石膏,止阳明经齿痛;人参、黄芪,不用升麻引,不能上行。

李时珍说:升麻与柴胡同用,引升发之气上行;与葛根同用,能发阳明之汗。

主治:解百毒,辟瘟疫瘴气、邪气蛊毒,入口皆吐出,治中恶腹痛,流行疾病,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久服不夭,轻身长年。小儿惊痫,热壅不通,疗痈肿豌豆疮,煎汤用棉沾拭疮上。——甄权

治阳明头痛,补脾胃,祛皮肤风邪,解肌肉间风热,疗肺痿咳唾脓血,能发浮汗。——张元素

治牙根浮烂恶臭,太阳鼻衄,是疮家的圣药。

——王好古

治小儿痘疹,解疮毒,咽喉肿,喘咳音哑。肺热,止齿痛。乳蛾,痄腮。——《滇南本草》

能消斑疹,行瘀血,治阳陷眩晕,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阳痿足寒。

——李时珍

李时珍说:升麻是禀赋素弱、元气亏虎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药中最重要的一味药。升麻葛根汤是发散阳明风寒的方药,用来治阳气郁遏及元气下陷所致各种疾病,如红眼病,都有很好的疗效。升麻能解痘毒,但只有在初起发热的时候可用来解毒。

医家名论

《名医别录》载:升麻生长在益州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晒干。苏颂说:现在蜀汉、陕西、淮南州郡都产升麻,以蜀川所产的为好。升麻春天生苗,高三尺多;叶像麻叶,为青色;四五月开花,像粟穗,白色;六月以后结实,黑色;根像蒿根,紫黑色,多须。

使用禁忌

如有阴虚阳浮,喘满气逆及麻珍已透等症者忌服。升麻不可一次使用过多,服用过量可导致头军、发额、四肢拘挛等症状。若有上实气壅、诸火炎上的症状,皆不宜用。

实用妙方

豌豆斑疮,由头面传及躯体,状如火烧疮,都有白浆,此为恶毒之气所致:用蜜煎升麻,随时取食。并以水煮升麻,用棉花蘸药汁拭洗疮。

清瘴明目,用七物升麻丸:升麻、犀角、黄芩、朴消、栀子、大黄各二两,豆豉二升,微熬后同捣为末,蜜调做成梧桐子大的药丸。如果觉得四肢发热,大便困难时,即服三十丸,取微利为度。如果四肢小热,只需在饭后服二十玩。

各位亲们:

本平台分享的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寻求专业医师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