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平老故事】“神医”孙百福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0-07-18

□陈雅琴

孙百福(1908-1980)出生在康平县小城子镇,18岁起开始行医。他医术精湛,在内科、妇科等方面很有造诣,尤其擅长治疗风湿、乙脑、精神失常等。他还自制中药,无私帮带学徒。在他5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经他治疗的病人不计其数,经他治好的疑难杂症数不胜数,他高尚的医德更是让人赞不绝口。他是悬壶济世,医术高超是辽北地区驰名的中医,精湛的医术被当地的百姓传为佳话,淳补的乡民把他当救星一样看待,尊敬地称他为“神医”。

童年的人生向孙百福显示了凄凉的场景。那时,他的家里十分贫穷,两个哥哥从十几岁开始,便被迫给地主“扛大活”,由于极度的劳累和缺乏营养,他们都得了肺痨(即肺结核,当时是绝症),无钱医治,先后去世了。孙百福是不幸的,他生下来就体弱多病,家里也没钱给他添加营养,他看起来单薄而瘦小。但他很懂事,也很聪明,为此深得他舅爷的喜欢。他的舅爷出钱把他送进了私整。一年学习期满后,他成绩优异。舅爷很高兴,看他是学医的好材料,又托人把他送去跟当时一位知名的中医系统地学习医术。正是这次学医的经历,改变了他的命运,成就了他的人生。孙百福十分珍惜这次学医的机会,他克服困难,刻苦上进。家庭的贫穷,使他过早地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他一边学习,一边乖巧地给人家扫地烧水干零活。那时候,他穿着满是补丁的衣裤、一天天忙来忙去。手中的书已经翻得破旧不堪,依然通读不倦。

孙百福十分刻苦上进,他的梦想是立志苦学,成为悬壶救世的名医。他的师傅十分喜欢他的刻苦与聪明、认定他将来一定会有出息,不但免收了他的学费,还破例让他又多学了一年,因而,他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基础,十八岁就能行医治病。1926年,十八岁的孙百福已经能骑着毛驴,四处行医治病。那时侯的孙家是个大家庭,人口多,生活十分贫困,常常是衣不蔽体,食不裹腹。孙百福用瘦弱的双肩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当时的农村十分贫困,农民的手头没有现钱,看病先记帐,秋收后用粮米柴草顶帐,加之诊疗费又十分低,因此,无论孙百福如何辛苦奔波,全家人仍然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

1947年11月康平解放后,为了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党在全县范围内成立了各级医疗机构,县城成立了县人民医院,各区(相当于现在的乡镇)也成立了区级医疗机构。孙百福一直是七区(今小城子镇)医疗机构的负责人,1948年任七区医士工会主任,1949年任东北卫生协会七区分会主任,1952年负责组建七区医院,任负责人,1953年他主动要求做专职大夫,一直工作到去世。孙百福很珍惜很热爱自己的医务工作,他爱岗敬业、医术精通。听当地的老乡们讲,他救活了很多危险病人,使很多病危的人起死回生,也经常被县卫生局抽调去县医院抢救危险病人。尤其是他多次被抽去抢救当时称为疑难症的大脑炎病人,他的精湛的医术被当时的百姓广为流传,人们像讲神话一样传诵他的事迹,绘声绘色地讲述他如何把一个个临死亡的患者神奇般地救活,如何使一个个瘫痪在床的病人奇迹般地康复,如何让一个个精神失常的百姓变得又和正常人一样地生活,人们敬仰他像敬仰神一样,称他是华佗、李时珍再世,是”神医”。

人们之所以称孙百福是李时珍再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因为他精通李时珍的医学名著《本草纲目》,能自制中草药成药,经常免费用自制的草药为群众疗伤治病。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实行合作医疗,由孙百福负责成立了区医院采药队,自采自制草药、农民吃自制的草药不花钱。采药是十分辛苦的,孙百福那时候已经五六十岁了,却跟年轻人一样背着麻袋上山采药,他的足迹遍及了小城子的南坨子、北坨子,内蒙古科左后旗的西北土、公河来南坨子等地,经常去十几里以外采药,最远去过30多里的地方。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常常是带点干粮或买点饼干充饥,有时候去农户家喝点凉水,多数时候连水都喝不上,因为那些地方都是远离人烟的去处。他们采回来的药材有三四十种,由他组织把药材晾干后,在医院院里的一ロ大锅里煎制,能做出一二十种中草药,丸剂、散剂都有,疗效十分神奇,在百姓中很有名气。康平北部内蒙南部的很多乡村医疗机构及农民都信服他的中药,县医院也经常使用他的药。其中,他制作的益母丸,比从外地进来的、国家批准生产的益母丸疗效还好,制作的柳叶膏消肿效果奇佳。辽宁省中医学会曾在小城子医院召开过大型现场会,专门参观他领导的制药活动。他的一些制药秘方还收录至《康平中医验方》,广泛向社会推广。

孙百福的居住地,离内蒙古科左后旗不到八里地,那里的农村更是偏僻而贫穷,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他经常背着药箱,徒步去那里送医送药,为患者解除痛苦除去病根。他不仅医术高明,人格更是高尚,他行医看病,无论是有没有钱,贫富贵贱,他都一视同仁。也无论炎热酷暑,还是数九寒天,刮风下雨,都不影响他徒步出行看病,经常顶风冒雪去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公河来乡的几个偏僻的小村屯去送医送药。那时的交通条件很差,别说是火车,就连汽车也不通,又没有钱买自行车,但他不顾路途遥远,常年累月徒步跋涉,无怨无悔地去那里为贫困的百姓们行医治病。那里的卫生条件差,妇女们得病的很多,那里的老乡们都说他对妇女病治疗的特别好,治一个好一个。那里的百姓生活十分的贫困,孙百福老先生经常垫付医药费,质朴的乡亲就给他送些柴草、粮食以及牛奶和黄油之类的土特产品,报答他垫钱治病的恩情。

笔者采访过的每一个人都说他是一个好人,是可亲可敬的老大夫,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医生。他帮助的贫困户是数不清的。乡亲们一提起他的名字,都赞不绝口,都说他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大夫。他治疗过的病人,不少都在他家住过,一些重病人在他家一住就是一月半月的,他不但供吃供住,有时还垫付医药费。建国初期时物质十分缺乏,孙家也比较贫困。尽管这样,他每月发工资时没有一次不被扣替贫困户垫付的药费的,面对入不敷出的家境,妻子免不了要唠叨几句。可他总是笑着对妻子说,都是乡里乡亲的,没有现钱你就不给看病了,能见死不救吗?同村一个叫张海龙的贫困户,妻子体弱多病,孩子又多,孙百福更是常年为他家免费治病,还让自己的妻子在生活上帮助他家。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妻子经常帮助像张海龙那样的贫困户,节省下来一些米面衣布等送给一些急需的贫困农户,因此左邻右舍都夸他们好。

孙百福性格沉稳平和,内向谦虚,总是默默无闻的工作着。由于他的医术高明,药方对症,常常是两三味小中药就治好了病,很少开一些十几味的滥竽充数的大药方,人们都爱找他看病,他的往诊包(即药箱)总背在身上。他家住村西边,乡医院在村东边.相距三里多地,百姓们都爱在半路上截他看病,他则是有求必应,乐此不疲。他可以说没有一天正点下班回过家,很少吃上过应时的热乎饭菜。妻子常常抱怨他,担心他本来就不好的身体,她总是把饭菜做好等他回来吃,可常常是等到天黑了也不见踪影。当他回来的时候,免不了挨几句牢骚,但他从不生气,一笑了之。由于这样忘我的工作,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给他后来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痛苦。

孙百福的家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常常被患者深更半夜的叫醒去出诊,尤其是冬季,从热乎乎的被窝里爬起来就走。家人都很心疼,常常抱怨这些百姓不去医院找值班大夫,特别是在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的时候,家人便干脆阻拦不让去,而他却不领情,反倒批评家人不尽人情,说病情不等人,何况人家来找你看病是对你最大的信任,怎能把人家往外推呢?由于他如此不知疲倦的工作,再加上他从小就身体不好,因而经常患感冒,久而久之患上了气管炎,最后发展到了肺气肿。家人拦也拦不住,只好由他了,终于盼到他退休了,以为他终于可以歇歇了,可他还是停不下脚,百姓们在医院里找不到他,就赶着大车到家里找他看病。由于他如此没日没夜地的工作,在他69岁时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孙百福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精湛的医术源于他勤奋的学习,他的儿女们一提起他门的父亲,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他坐在小煤油灯下看书的情景,直到病重都不肯放下书本。他也曾为乡村无私地培养了很多徒弟,那时,许多比他年轻的医生都称他为老师,他带学徒的主要方法是身教言传,要求学员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他在给病人看病时,把学员带在他的身边,把全部医术毫无保留的传给了他们。学徒们印象最深的是,他曾有过很多珍贵的医书,那书都是很薄的黄纸双折两面印的繁体黑字,后来这书几乎都让学徒们拿光了,他却从不心疼,他不怕学员比他强,只怕学员学不会,他想的从来都不是自己的名和利。他一生工作動恳,任劳任怨,把百姓的疾苦放在了第一位,把自己个人的冷暖得失放在了最后一位。对工作精益求精,对同志坦诚相待,从没有因个人私事和哪个同志闹过不快。孙百福虽然只在一个小小的乡镇医院工作,但他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在当时的辽北地区名气很大,声望很高,康平县卫生局曾几次调他去县医院工作,但都由于经济条件等原因未能成行。也由于他救死扶伤的事迹突出,曾被评为全国的医务战线的先进分子,去北京参加“讲用”大会。但是由于大雪封地又不通火车,县委派了一台吉普车走到半路就走不了了,结果没有去成,这应该是老先生一生中最大遗憾吧。

孙百福在医务岗位上整整工作了51个年头,他用自己无私的奉献和精湛的医术践行了一个人民医生的职责,诠释了他悬壶济世的高尚品德。如今,他虽然已经去世将近30年了,但他依然被纪念着,被缅怀着。每当清明节到来时,都有一些不知名的人给他扫墓、为他焚烧纸钱,供上祭品,奉上花,年年如是,岁岁如一。这是让人感动的情景,笔者感到了百姓对他深深的爱,这不正是一个医生无悔奉献的珍贵回报吗?这不正是树立在人们心中的伟大丰碑吗?让我们共同记住一个“神医”的名字吧——孙百福。

编辑:康法微同城  图片来源:网络 

老故事更新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