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平老故事】一枚校徽的记忆(第140期)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0-07-18

□孙仲永

我收藏了一枚康平县解放初期哈拉沁屯五区的校徽徽章,它承载着当年那一带那一段教育发展的历史…

我喜欢收藏老物件。不但把家里老辈传下的铜钱,钱币、邮票、徽章都收集在一起,平时也去亲属家、朋友家和古玩店去“淘宝”。在我收藏的物品里,有一枚康平五区七家子中心校的校徽,让我格外珍惜。

校徽的材质为红铜,用薄铁片精心包制边沿,面文为“康平五区七家子中心校”。经过岁月的啄噬,校徽的表面已经失去了原有金属的光泽。在这枚校徽的的背后有一段康平教育发展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1947年康平解放前,全县有完全小学13所,初级小学124所。有教职员工312名。有些学校名曰恢复,实际还没有上课。

康平解放后,结束了国民党占据康平小学教育的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康平县的小学迎来大发展的时期。到1949年全县小学达237所。学生21545名,教职员工521名。当时提出“教育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口号,小学教育很快步入“新型正规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53年,根据政务院指示,仍沿用“四、二”制,分初、高两级。经调整有小学210所,673个班,学生31744名,入学率达89.5%。1954年按行政区划,分为10个学区,每学区设中心完全小学一处。       

我收藏的这枚校徽就是全县划分学区的实物证明。1945—1949年哈拉沁屯的行政区划为五区。直到1949年,为纪念被反动地主杀害的五区区长张强烈士,把哈拉沁屯改为张强镇。行政区划的五区到1949年结束。校徽上的五区指的是学区,七家子暨七家子村(当时五区区政府所在地)。“七家子中心校”就是1954年在第五学区把中心完全小学设在七家子村。以实物佐证历史史实,这就是收藏的意义。因为一枚校徽蕴含的历史信息,它不再只是一个小小的铜片,而是具有沉甸甸历史分量的实物资料。

图为校徽正面

图为校徽背面

作者简介:孙仲永,古钱币收藏爱好者,热衷搜集本地历史实物。系康平民俗文化协会理事、康平县历史暨辽金文化研究会会员。


图文来源:《神奇的哈拉沁张强镇》

老故事更新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