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艺花蹊】 古典诗词中的空间变化艺术

 虹72 2020-07-18

转:登书山的博客

古典诗词常常通过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来表现特定的情感。主要有空间的大小比衬、空间的扩展与浓缩、空间位置的转向等艺术手法。

一、空间的大小比衬

视野中的背景越是阔大,背景下的物体就显得越是渺小,古典诗词常常运用这一艺术手法,表现人生的孤独感。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悲愤之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俯仰古今,是条上下的历史纵线,写出时间的漫长;“念天地之悠悠”,是一条横线,写出空间的辽阔;历史纵线和地理横线构成了交汇点,交汇点上有座幽州台,台上站着一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者,他正在抚今思昔、怀古伤今,满怀感慨而怆然涕下。一面纵深的历史沧桑感和广漠无声的天地,一面是孤独渺小的诗人,显得画面中的人物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种空间大小的比衬给人留下的孤独寂寞苦闷的深刻感受。

二、空间的浓缩

即通过空间的逐渐缩小来达到某种抒情效果,是动态的比较。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山水诗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江乡雪景图: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艺术手法是将画面成倍缩小,从充斥画面的“千山”,浓缩到千山中的“万径”;再从“万径”浓缩到其中一条小径旁的江渚边,再由江畔缩至“孤舟”,由孤舟再缩至舟上披着蓑衣在寒江上独钓的老人,让这位清高又孤独的“钓翁”在画面中不断放大,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凸显期孤高的人格。从而寄托诗人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全诗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三、空间的拓展

这是与空间的浓缩截然相反的一种空间关系处理手法。首先突显一个细部,然后慢慢放大,最后形成一个整体,一个全局。

杜甫《旅夜抒怀》

细草微风岸,桅樯独夜舟。

星垂原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用阔大无垠的夜景衬托深沉滞重的孤独感,使人感受到诗人生命的激情正如他笔下奔涌的江流一样澎湃难平,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细草微风岸,桅樯独夜舟”写近景,“星垂原野阔,月涌大江流”写远景。这四句由岸边的小草到水中的孤舟,再由细草所在的江岸拓展到整个原野,江中的孤舟拓展到整个大江。通过空间的逐步扩大,诗人漂泊江湘的孤独和伤感被反衬得更加突出。第三联揭示出政治上的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末联借景抒情,再一次以“天地”和“沙鸥”的大小比衬,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四、空间的回旋

空间的回旋是空间的浓缩和拓展两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即先由细部逐渐放大,然后在逐渐缩小回归这个细部,形成一个回环。

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此词主要抒写早春南方行旅的离愁。上阕写行人客旅的思念。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以时空的转换,写人在旅途,漂泊无际,且无止期,从而展示了游子剪不断的离愁。下阕写居者对高楼的企盼和悬想,写远望之人的内心活动。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全词从诗人旅途上暂居之处——驿馆;转到妻子所居之地——高楼危栏,设想她对自己的思念;最后的结句又回到行人自己所处之地——“春山外”,回旋往复,一唱三叹,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