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见了我的小世界

 突突101 2020-07-18


01

一直记得《楚门的世界》的最后一幕,金凯瑞饰演的楚门一步一步走上台阶,手滑过“世界”的壁沿,蹒跚着终于来到通往新世界的门口。

楚门是一个从小被“圈养”的真人秀演员,而他自己,三十年来却毫不知情,当楚门发现自己所在的那个“桃花源”式的小岛,不过是一个电视节目的片场,身边所有人,“父母”、“妻子”、“朋友”都是演员;眼前的一切,“花草”、“天空”、“大海”都是道具;当他知道自己的所有的生活,都是一场精心编织的巨大骗局时,想到了逃离。

电影的最后,他从未见过的“造物主”(电视节目的高层)与他进行最后的对话,他说:“外面的世界比我虚构的世界更不真实,同样充斥着谎言、虚伪,但在我的世界里,你不必害怕。”楚门迟疑了一下,还是坚定的迈出了脚步。

最终离开的时候,他说:“如果再也见不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一如平常和“邻里”问候的方式,楚门最后一遍与他所处的这个世界问好并再见。

这一幕告别与电影《房间》里的最后一场戏异曲同工,而电影里小男孩jack的心境,大抵也像极了楚门——jack与母亲重回曾囚禁他们几年时间的房间,他一一的与房间里的物件告别,他说:“再见盆栽,再见椅子一号,再见椅子二号,再见桌子,再见衣柜,再见水槽,再见天窗…”就像从前每一天的早晨,他曾兴奋的与它们打招呼:“你好盆栽,你好椅子,你好桌子,你好衣柜…”

02

这是一部被外媒誉为2015年最让人感动的电影,在电影里饰演母亲的演员布丽·拉尔森获得了第88届奥斯卡影后,这是一个让人心碎的故事,同样电影中的母亲也着实让人心揪。

7年前,妈妈在一次上学的路上被强暴和绑架,后来一直被囚禁在一间房间里,无法逃脱,沦为性奴,后来他与绑架者老尼克生下了一名孩子——小男孩Jack,电影《房间》讲述的就是这对母子逃出牢笼心灵重建的故事。

电影至始至终以小男孩Jack的视角讲故事,电影从Jack5岁生日那天讲起。正如片名定为《房间》,房间的意义在小男孩Jack的眼里,其实等同于世界,尽管这间房间不过几平米,唯一与外界联系的就是房顶的一扇小天窗,以及一台信号不太好的电视机。

Jack在这个房间出生、成长,从未抵达过外面,他每一天在房间里不停的踱步,妈妈告诉他,只要往回走,这里就是无限的,他乐此不疲的在这里呼喊打闹,每个清晨与水槽、马桶、衣柜、盆栽打招呼。在他的眼里,电视里播放着的一切都是虚构的假象,只有自己触摸到的才是全部的真实。

就像三十年来怡然自得的楚门,对于这个世界,Jack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也许因为天生的好奇心,也曾幻想过房间外的天地,但绝大部分时刻,相比母亲的绝望,Jack认为一切都理所应当。

直到母亲觉得不该再这样下去,Jack长大了,身体越长越快,他不能就此被囚禁限制下去,她开始告诉Jack真相,她跟儿子说,那个送我们食物吃的老尼克不是魔术师,他是绑匪,是他把我们囚禁在这里,电视里播放的事物都是真的,房间外才是世界。她开始训练Jack,让他装病,装死,以便让老尼克把他的“尸体”带出去,寻找求救的可能。

面对母亲的言论,Jack只是不停的哭闹,他甚至说,我宁愿回到四岁,那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

03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在一个地方熟悉熟识之后,便很难再到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开始。当我们对某些事物形成了一定的持久的认知观之后,也很难再改变这种看法。因为我们对于任何一种改变,对于任何未知的东西,都是有恐惧的。

而一个人长期被禁锢缺失自由,世界观被限制,他对于自由和世界,同样是充满恐惧的,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老布克,在肖申克监狱里呆了半辈子,行将就木时却被释放,面对当时光怪陆离的社会,老布克无论如何也无法再融入,最终只得把自己吊死在公寓的横梁上,留下悲凉地一句:老布克到此一游。

早些年,当我看完《楚门的世界》,总觉得意犹未尽,我会想象楚门面临新世界时该发生些什么,这个世界观有缺陷的男人在进入到更广阔更未知的世界后,必将发生诸多的碰撞和撕扯。

这种碰撞和撕扯,在Jack母子身上得到了展现。

小Jack重未走出过房间,没有闻到过花香,不知道树叶是真实的,不知道街道、汽车与人群的概念,当Jack按照母亲教的逃生办法,从老尼克的皮卡车上跳下,在街道上奔跑时,整个状态都是震惊而恐惧的,他第一次看到那么广阔的蓝天,第一次看到那么多活生生的人,世界就像是一场巨大的海啸,对着Jack铺面而来,面对前来询问情况的警察,他甚至说不出一句话。

当母子俩最终获救,老尼克锒铛入狱,身体摆脱了房间的囚禁,而心灵上如何摆脱那种无形的囚禁才刚刚开始,并且这种无形的心灵囚禁更加难以走出,那些因灾难而衍生的恐惧和膈应似乎总是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就像电影里所表现的一样,在媒体、家人、邻居或朋友的眼里,这一对母子始终是需要特别照顾的对象,他们在面对这对母子时慎之又慎的行为表情,恰恰是一种别样的信息传递,每一句轻声细语的措辞,每一次真情流露的怜爱或鼓励,都在强调,你们曾是有过那般悲惨遭遇的可怜人。老父亲甚至坦言,他再也没有办法像从前那样面对自己的女儿,和这个从天而降的外孙。

04

好在Jack还只是一个5岁多的小男孩,他对于世界的认知还没有被僵化,他有着人类天性般的好奇心,同样比成年人更无谓,在外婆一家人的帮助下,Jack渐渐融入了社会,并且找到了自己的朋友。

而在身心长期经受凌辱的母亲身上,这种心灵重建和重新融入社会却显得益加的艰难。她时常会发呆抑郁,和家人莫名的发脾气,甚至想到了自杀。当Jack发现了在卫生间自杀未遂的妈妈,哭的撕心裂肺。

外婆说:“我们都是相互帮助,让彼此坚强有力量,没有人可以独自坚强。”Jack曾是妈妈在“房间”里坚强活下去的希望所在,后来也是妈妈重新接纳过去的最大动因。对于妈妈而言,Jack是自己与绑匪的儿子,他身上混合着爱与仇恨,这种复杂的感情必将随着Jack而伴随自己一生,她必须试着去接纳,只有先接纳这一切,才有可能真正的放下。

Jack一直念叨着回房间去看看,对于他而言,那是最初的家,有温馨的记忆,有喜欢的一切,而且在那里,妈妈时刻都在身边。起初妈妈总是不同意,甚至厌恶,但最终还是答应了。孩子回到了房间,他用手轻轻的触碰房间里的一切,对着曾经朝夕相伴的水槽、盆栽、衣柜、天窗一一说再见。

Jack对妈妈说:“妈妈,你也跟房间说再见吧。”妈妈打量着房间,临出门时,轻声的说一句:再见,房间。

05

《房间》是一部涵盖了许多内容的电影,关于自由,关于世界观,关于母爱,关于社会,关于心灵的重建。电影以小孩的视角,在饱满而戏剧的故事里,大量诗一般的旁白构建了一个直抵心灵的电影世界,我们从中获得的感动也并非单线条的,而是一种更为深邃的复杂情感。

Jack在片中的旁白里说:妈和我做了一个决定,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些什么,所以每样都试试,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东西,有时候还很恐怖,但是那没事,因为还是你和我在一起。

因为有身边人,我们相互帮助,让彼此坚强有力量,无论面临怎样的世界,我们都可以走下去。

注:音乐来自电影《房间》的原声OST《In the Wor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